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佳木斯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50084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包括吊顶连接片、安装座、外护壳、扩音结构以及检测结构,所述吊顶连接片安装于内墙顶边一侧,所述安装座与吊顶连接片一体成型,所述外护壳与安装座之间设有姿态调整结构,所述扩音结构安装于外护壳一侧,所述检测结构安装于外护壳上且位于扩音结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结构简单,操控智能,利用可单独拆装的检测结构对进入教室的人数进行统计,从而根据人数,智能控制姿态调整结构,使其带动音响转动,使音响转动到正对当前人群的角度,提升扩音效果,使得教师讲课的效果更佳。使得教师讲课的效果更佳。使得教师讲课的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学教学
,特别是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数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广泛,因而不管在哪所院校内,数学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而在现有的教学任务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而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开课,可能教师只依靠自身的声音,很难覆盖到整个教室,因而需要使用扩声设备进行辅助,而现有的扩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环绕式的布置多个音响于教室的四周,而有时教室未必能够坐满,如果布置过多的音响,不仅会造成声音空旷影响学生的听课效果,且容易产生设备资金的浪费,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包括吊顶连接片、安装座、外护壳、扩音结构以及检测结构,所述吊顶连接片安装于内墙顶边一侧,所述安装座与吊顶连接片一体成型,所述外护壳与安装座之间设有姿态调整结构,所述扩音结构安装于外护壳一侧,所述检测结构安装于外护壳上且位于扩音结构下方;
[0005]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插装槽、检测盒、第一红外检测器、第二红外检测器、检测电路板、计数器、控制器、数据传输口以及数据接头;
[0006]所述外护壳底面开设有插装槽,所述检测盒插装于插装槽内,所述检测盒底面一侧设有第一红外检测器,所述第一红外检测器一侧设有第二红外检测器,所述检测盒内设有检测电路板,所述第一红外检测器以及第二红外检测器分别与检测电路板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板与计数器连接,所述计数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检测盒侧壁设有数据传输口,与之匹配的所述插装槽内设有数据接头,所述数据接头插装于数据传输口内。
[0007]所述姿态调整结构包括:转动槽、凸块、转动轴、调节槽、调节杆、调节齿轮、缺弧半齿轮以及调节电机;
[0008]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外护壳一侧壁延伸出凸块,所述凸块顶面延伸出转动轴嵌装于转动槽内,所述调节槽开设于所述凸块上且位于转动轴一侧,所述调节槽内活动插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顶端套设有调节齿轮,所述转动槽底面延伸出缺弧半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与缺弧半齿轮啮合,所述调节电机嵌装于凸块内且其驱动端与调节杆底端连接。
[000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音结构包括:保护壳、导向槽、发声槽、扩音器以及防护网;
[0010]所述外护壳与凸块相对的壁面开口,所述保护壳安装于外护壳开口一侧,所述保护壳侧壁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下方设有发声槽,所述发声槽内侧安装有扩音器,所述防护网固定于保护壳上。
[0011]所述检测盒顶面设有通过螺钉固定的盖板,所述检测盒两侧延伸出一对匹配的插条,与之匹配的所述插装槽相对壁面上开设有一对匹配的插槽。
[0012]所述吊顶连接片为C型结构,且所述外护壳底端设有旋转座与吊顶连接片的底面活动连接。
[0013]所述检测盒侧壁面上且位于数据传输口一侧设有电源接口,所述检测和内设有电源适配器分别与第一红外检测器、第二红外检测器、检测电路板以及计数器连接。
[0014]所述检测盒两侧开设有一对限位槽,与之匹配的所述插装槽相对壁面上分别设有一对限位组件。
[0015]所述限位组件由开设于插装槽侧壁的固定凹槽,嵌装于固定凹槽内的弹簧以及插装于固定凹槽内与弹簧连接的限位块组成。
[0016]所述调节槽为柱形结构的凹槽,所述调节杆外径与调节槽内径匹配。
[0017]所述保护壳上开设有与防护网匹配的承口,所述防护网通过若干螺栓与保护壳连接。
[0018]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结构简单,操控智能,利用可单独拆装的检测结构对进入教室的人数进行统计,从而根据人数,智能控制姿态调整结构,使其带动音响转动,使音响转动到正对当前人群的角度,提升扩音效果,使得教师讲课的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吊顶连接片;2-安装座;3-外护壳;4-插装槽;5-检测盒;6-第一红外检测器;7-第二红外检测器;8-检测电路板;9-计数器;10-控制器;11-数据传输口;12-数据接头;13-转动槽;14-凸块;15-转动轴;16-调节槽;17-调节杆;18-调节齿轮;19-缺弧半齿轮;20-调节电机;21-保护壳;22-导向槽;23-发声槽;24-扩音器;25-防护网;26-螺钉;27-盖板;28-插条;29-限位槽;30-固定凹槽;31-弹簧;32-限位块;3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包括吊顶连接片、安装座、外护壳、扩音结构以及检测结构,所述吊顶连接片安装于内墙顶边一侧,所述安装座与吊顶连接片一体成型,所述外护壳与安装座之间设有姿态调整结构,所述扩音结构安装于外护壳一侧,所述检测结构安装于外护壳上且位于扩音结构下方;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插装槽、检测盒、第一红外检测器、第二红外检测器、检测
电路板、计数器、控制器、数据传输口以及数据接头;所述外护壳底面开设有插装槽,所述检测盒插装于插装槽内,所述检测盒底面一侧设有第一红外检测器,所述第一红外检测器一侧设有第二红外检测器,所述检测盒内设有检测电路板,所述第一红外检测器以及第二红外检测器分别与检测电路板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板与计数器连接,所述计数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检测盒侧壁设有数据传输口,与之匹配的所述插装槽内设有数据接头,所述数据接头插装于数据传输口内;所述姿态调整结构包括:转动槽、凸块、转动轴、调节槽、调节杆、调节齿轮、缺弧半齿轮以及调节电机;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外护壳一侧壁延伸出凸块,所述凸块顶面延伸出转动轴嵌装于转动槽内,所述调节槽开设于所述凸块上且位于转动轴一侧,所述调节槽内活动插装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顶端套设有调节齿轮,所述转动槽底面延伸出缺弧半齿轮,所述调节齿轮与缺弧半齿轮啮合,所述调节电机嵌装于凸块内且其驱动端与调节杆底端连接;所述扩音结构包括:保护壳、导向槽、发声槽、扩音器以及防护网;所述外护壳与凸块相对的壁面开口,所述保护壳安装于外护壳开口一侧,所述保护壳侧壁面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下方设有发声槽,所述发声槽内侧安装有扩音器,所述防护网固定于保护壳上;所述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包括吊顶连接片(1)、安装座(2)、外护壳(3)、扩音结构以及检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连接片(1)安装于内墙顶边一侧,所述安装座(2)与吊顶连接片(1)一体成型,所述外护壳(3)与安装座(2)之间设有姿态调整结构,所述扩音结构安装于外护壳(3)一侧,所述检测结构安装于外护壳(3)上且位于扩音结构下方;所述检测结构包括:插装槽(4)、检测盒(5)、第一红外检测器(6)、第二红外检测器(7)、检测电路板(8)、计数器(9)、控制器(10)、数据传输口(11)以及数据接头(12);所述外护壳(3)底面开设有插装槽(4),所述检测盒(5)插装于插装槽(4)内,所述检测盒(5)底面一侧设有第一红外检测器(6),所述第一红外检测器(6)一侧设有第二红外检测器(7),所述检测盒(5)内设有检测电路板(8),所述第一红外检测器(6)以及第二红外检测器(7)分别与检测电路板(8)连接,所述检测电路板(8)与计数器(9)连接,所述计数器(9)与控制器(10)连接,所述检测盒(5)侧壁设有数据传输口(11),与之匹配的所述插装槽(4)内设有数据接头(12),所述数据接头(12)插装于数据传输口(1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姿态调整结构包括:转动槽(13)、凸块(14)、转动轴(15)、调节槽(16)、调节杆(17)、调节齿轮(18)、缺弧半齿轮(19)以及调节电机(20);所述安装座(2)上开设有转动槽(13),所述外护壳(3)一侧壁延伸出凸块(14),所述凸块(14)顶面延伸出转动轴(15)嵌装于转动槽(13)内,所述调节槽(16)开设于所述凸块(14)上且位于转动轴(15)一侧,所述调节槽(16)内活动插装有调节杆(17),所述调节杆(17)顶端套设有调节齿轮(18),所述转动槽(13)底面延伸出缺弧半齿轮(19),所述调节齿轮(18)与缺弧半齿轮(19)啮合,所述调节电机(20)嵌装于凸块(14)内且其驱动端与调节杆(17)底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学教学用可智能控制的扩音器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姜春燕杨文泉孙立伟赵鹏起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