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式分区自适应流量调节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977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9
本申请涉及一种并联式分区自适应流量调节冷却系统,属于传热传质技术领域,包括:管壳式换热器,其内部设有呈并联设置的冷却腔室,冷却腔室内均设有流通第一流体的换热管,管壳式换热器的入口和出口设有测量第一流体的流量计及温度测量仪;自适应流量调节单元,其设置在管壳式换热器的入口内,包括围成圆环形结构的若干翼面;电动水泵,其与管壳式换热器的入口连接,电动水泵用于向管壳式换热器内注入第一流体;电气柜,电气柜内设有控制器和变频器,控制器分别与流量计、温度测量仪和变频器电连接,变频器与电动水泵电连接。本申请的自适应流量调节单元可以自适应调节进入管壳式换热器内不同并联分区第一流体的流量。换热器内不同并联分区第一流体的流量。换热器内不同并联分区第一流体的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联式分区自适应流量调节冷却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传热传质
,特别涉及一种并联式分区自适应流量调节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工业应用最广的一种换热器。它主要由壳体、管板、换热管、封头、折流板等部件组成,可采用不锈钢、普通碳钢、紫铜或其它有色金属作为材料。操作时,一种流体由一端封头接管进入,经过换热管,从另一端封头的接管流出,称之为管程;另一种流体由壳体的一个接管进入,从壳体上的另一接管流出,称之为壳程。换热管作为冷热流体传热的关键部件,其结构和型式不断优化。
[0003]随着新型高效换热管的不断出现,管壳式换热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在热力发电、石油化工、海洋平台和船舶动力等领域广泛采用各种管壳式换热器。热源流体包括蒸汽、高温烟气、高温淡水、润滑油等。冷源通常根据应用环境就地取材,常用的冷源流体有空气、河水、海水等。以海洋船舶动力系统为例,其中三种典型的热交换设备有冷凝器、润滑油冷却器、淡水冷却器,其热源流体分别为蒸汽、润滑油和淡水,且热源流体温度各不相同,这三种热交换设备的冷源均可采用海水。...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式分区自适应流量调节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壳式换热器(1),其内部设有多个并联设置的冷却腔室,所述冷却腔室内均设有流通第一流体的换热管,所述管壳式换热器(1)的入口和出口设有测量第一流体的流量计及温度测量仪;自适应流量调节单元(2),其设置在所述管壳式换热器(1)的入口内,包括围成圆环形结构的若干翼面(21),若干所述翼面(21)受到第一流体的来流作用自适应旋转,以调节所述管壳式换热器(1)内多个冷却腔室上游流道的流通面积;电动水泵(3),所述电动水泵(3)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1)的入口连接,所述电动水泵(3)用于向所述管壳式换热器(1)内注入第一流体;电气柜,所述电气柜内设有控制器和变频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流量计、温度测量仪和变频器电连接,所述变频器与所述电动水泵(3)电连接,以调节所述电动水泵(3)的转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式分区自适应流量调节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式换热器(1)的侧壁上连通有向冷却腔室内通入第二流体的热源机组(4),所述热源机组(4)的入口和出口均设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流量计及温度测量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并联式分区自适应流量调节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翼面(21)两端的翼型截面均设有旋转轴(23),相邻的两个翼面(21)之间通过旋转轴(23)转动连接,若干所述翼面(21)两端的旋转轴(23)在同一圆环上,且若干所述翼面(21)沿所述管壳式换热器(1)的轴线圆周均布排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并联式分区自适应流量调节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23)上设有将所述翼面(21)悬空在所述管壳式换热器(1)内的支撑杆(24),所述支撑杆(24)的一端与旋转轴(23)固定连接,支撑杆(24)的另一端与管壳式换热器(1)的内壁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并联式分区自适应流量调节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翼面(21)之间设有双扭簧(27),所述双扭簧(27)穿套在所述旋转轴(23)上,且双扭簧(27)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翼面(21)连接,所述双扭簧(27)的U形连接部与支撑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俊杰韩灿峰孟海波余志庭郑开元赵宏博李俊益冯雪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