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好氧沉淀工艺及其专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972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好氧沉淀工艺及其专用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将废水通过进水口加入好氧沉淀模块,并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值,控制好氧沉淀模块内溶液至反应温度;将氧气通入好氧沉淀模块中;好氧菌用水兑匀后加入其中,混凝剂加入到好氧沉淀模块,利用搅拌桨进行搅拌;混合后的废水在好氧沉淀模块中进行好氧沉淀处理,处理过程中固体污泥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好氧池底部,通过底部的排泥口排出,处理后的液体通过溢水堰、出水管排出,气体进入排气管,实现固液气三相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好氧沉淀模块将好氧池与沉淀模块相结合,可代替传统的二沉池结构,减少后期沉淀或过滤负荷,减少后续工艺段设备的SS负荷,保证出水稳定持续达标排放。续达标排放。续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好氧沉淀工艺及其专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好氧沉淀工艺及其专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调节池、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其中调节池的作用是对流入其中的无水进行水质和水量的调节;厌氧池的作用是聚集聚磷菌,进行磷的释放;缺氧池的作用是反硝化菌在此将硝态氮还原为氮气排入大气中;好氧池的作用是降解有机物、硝化氨氮;沉淀池主要用来沉淀固体杂质。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在好氧池的后续再设置絮凝沉淀器结构,带来的问题是增加了设备投入,同时也会造成絮凝沉淀过滤负荷较大,影响沉淀效率,从而影响污水处理的效率。
[0003]三相分离器是污水厌氧处理的重要部件,三相分离器同时具有两个功能:一个是将反应室产生的沼气与固液物分离并收集分离后的沼气,另一个是使分离器内的悬浮物有效沉降从而将水与污泥分离。如何将三相分离器合理高效的应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成为人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好氧沉淀工艺,好氧沉淀护理工艺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节约污水处理成本;同时提高了分离效率,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药剂的使用。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好氧沉淀工艺用装置,该好氧沉淀模块将好氧池与沉淀模块相结合,好氧池上部设置沉淀模块,沉淀模块为三相分离板及高效斜板相结合的气水分离模块;可代替传统的二沉池结构,减少了后期沉淀或过滤负荷50%以上,减少后续工艺段设备的SS负荷,保证出水稳定持续达标排放。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好氧沉淀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废水通过进水口加入好氧沉淀模块,并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值,通过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好氧沉淀模块内溶液至反应温度;同时将氧气通过氧气管道通入好氧沉淀模块中;
[0008](2)好氧菌用水兑匀后加入好氧沉淀模块中,混凝剂通过药剂进口加入到好氧沉淀模块,利用装置中的搅拌桨进行搅拌;混合后的废水在好氧沉淀模块中进行好氧沉淀处理,处理过程中固体污泥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好氧池底部,通过底部的排泥口排出,处理后的液体通过溢水堰、出水管排出,气体进入排气管,实现固液气三相分离。
[0009]所述好氧沉淀工艺,所述混凝剂为过氧化氢、亚铁盐和聚硅酸硫酸铝的混合物,所述过氧化氢、亚铁盐和聚硅酸硫酸铝的摩尔用量比为1:1~3:2~5。
[0010]所述好氧沉淀工艺,调节好氧沉淀模块水中的溶解氧为3~10mg/L。
[0011]所述好氧沉淀工艺,调节好氧沉淀模块溶液pH在4~11之间,温度为25~45℃之
间,处理时间为2~5h。
[0012]所述好氧沉淀工艺,所述好氧菌的用量为2~3g/cm3,每克好氧菌中加入300~400kg水兑匀;所述好氧菌为乙酸钙不动杆菌或短小芽孢杆菌。
[0013]一种好氧沉淀工艺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于壳体内的好氧沉淀模块,所述好氧沉淀模块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的好氧沉淀模块并联设置;所述好氧沉淀模块包括进水口、药剂进口、沉淀模块及设于沉淀模块下方的好氧池;所述沉淀模块包括三相分离器和高效斜板,三相分离器上方设有出气口,下方连接有高效斜板,高效斜板下方连接有导流孔;所述出气口与排气管连通;好氧池底部设有排泥阀;好氧沉淀模块设有排水管。
[0014]所述好氧沉淀工艺用装置,若干个的好氧沉淀模块共用一个排水管,排水管在每个好氧沉淀模块中均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有溢水堰,排水管的出水管伸出壳体。
[0015]所述好氧沉淀工艺用装置,所述排气口上设有排气阀,排泥口上设有排泥阀;所述好氧池底部设有搅拌桨。
[0016]所述好氧沉淀工艺用装置,所述导流孔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活动设于导流孔上。
[0017]所述好氧沉淀工艺用装置,所述好氧沉淀模块中还设有温度控制系统,所述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均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电加热丝设于好氧沉淀模块的内侧壁上。
[0018]所述好氧沉淀工艺用装置,所述好氧沉淀模块中设有氧气管道,气体管道伸入导流孔下方,氧气通过氧气管道进入好氧池。
[0019]有益效果: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包括:
[0020](1)本专利技术好氧沉淀模块将好氧池与沉淀模块相结合,好氧池上部设置沉淀模块,沉淀模块为三相分离板及高效斜板相结合的气水分离模块;可代替传统的二沉池结构,减少了后期沉淀或过滤负荷50%以上,减少后续工艺段设备的SS负荷,保证出水稳定持续达标排放。
[0021](2)本专利技术好氧沉淀护理工艺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进行,节约污水处理成本;同时提高了分离效率,减少污水处理过程中药剂的使用。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好氧沉淀工艺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好氧沉淀工艺用装置,如图1所示。该好氧沉淀工艺用装置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好氧沉淀模块2,好氧沉淀模块2设有若干个,若干个的好氧沉淀模块2并联设置;
[0026]好氧沉淀模块2包括进水口、药剂进口、沉淀模块及设于沉淀模块下方的好氧池;沉淀模块包括三相分离器5和高效斜板6,三相分离器5上方设有出气口,下方连接有高效斜
板6,高效斜板6下方连接有导流孔7,导流孔7将上方的沉淀结构和下方的好氧池分离开;导流孔7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实现在固液物质的进一步过滤分离,过滤网活动设于导流孔上,活动设置方式,可以方便过滤网额拆卸和更换;出气口与排气管8连通,排气管8末端设有排气口4,排气口4上设有排气阀,用于控制气体的不定时排出;好氧池底部设有排泥口3,排泥口3上设有排泥阀;好氧沉淀模块2设有排水管9,排水管9的出水管伸出壳体1,若干个的好氧沉淀模块2共用一个排水管9,排水管在每个好氧沉淀模块2中均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有溢水堰,经过三相分离后的液体水通过溢水堰进入排水管。
[0027]好氧沉淀模块中还设有温度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丝均与温度控制器电连接,电加热丝设于好氧沉淀模块的内侧壁上;电加热丝开启后对好氧沉淀模块中的溶液继续拧加热,温度传感器将溶液的实时温度信号传输给温度控制器,当达到预定反应温度后,温度控制器控制电加热丝关闭,停止加热;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溶液的温度比预定温度低时,温度控制器控制电加热丝开启进行加热。
[0028]好氧沉淀模块中设有氧气管道,气体管道伸入导流孔下方,氧气通过氧气管道进入好氧池,保证好氧沉淀模块中好氧菌的正常存活。好氧池底部设有搅拌桨,搅拌桨开启之后,一方面可以增加氧气的溶,使溶液中各部分氧气浓度处于均衡的条件下,另一方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好氧沉淀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废水通过进水口加入好氧沉淀模块,并加入盐酸调节溶液pH值,通过温度控制系统控制好氧沉淀模块内溶液至反应温度;同时将氧气通过氧气管道通入好氧沉淀模块中;(2)好氧菌用水兑匀后加入好氧沉淀模块中,混凝剂通过药剂进口加入到好氧沉淀模块,利用装置中的搅拌桨进行搅拌;混合后的废水在好氧沉淀模块中进行好氧沉淀处理,处理过程中固体污泥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沉到好氧池底部,通过底部的排泥口排出,处理后的液体通过溢水堰、出水管排出,气体进入排气管,实现固液气三相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好氧沉淀工艺,其特征在于,每立方米污水中加入絮凝剂的质量为0.5~1.0kg;所述混凝剂为过氧化氢、亚铁盐和聚硅酸硫酸铝的混合物,所述过氧化氢、亚铁盐和聚硅酸硫酸铝的摩尔用量比为1:1~3:2~5;溶解氧的浓度为3~10m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好氧沉淀工艺,其特征在于,调节好氧沉淀模块溶液pH在4~11之间,温度为25~45℃之间,处理时间为2~5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好氧沉淀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菌的用量为2~3g/cm3,每克好氧菌中加入300~400kg水兑匀;所述好氧菌为乙酸钙不动杆菌或短小芽孢杆菌。5.一种好氧沉淀工艺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以及设于壳体(1)内的好氧沉淀模块(2),所述好氧沉淀模块(2)设有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尹王凤新张盘新邵华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用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