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木财专利>正文

筷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6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筷子,具有一对可供夹持物体的杆体,每一杆体的表面间隔突设有多数个条状凸出部,使杆体的截面形成具凹凸状的条纹,藉由凹凸条纹的截面,而增强提高杆体对物体的夹持能力及截断的能力。(*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筷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增强对物体的夹持能力及截断能力的筷子。如附图说明图1、2所示,以往的筷子1是由两支表面呈平滑状的夹持杆体11构成,在该两杆体11的一端并分别具有一个可用以夹持物体的夹持端部12,以手部的手指施力操作该筷子1,使该两夹持杆体11的夹持端部12对应靠拢,而将被夹持物体2夹固其中,达到夹持物体2的效果。该筷子1除了可以提供夹持食物外,有时遇到较大面积的食物时还必须以该筷子1夹断成小面积食物以方便进食。但是,以往的筷子1可供夹持物体2的夹持端部12是呈平滑状的表面且其截面一般都是圆形,因此,在夹持物体2或食物时,很容易滑落,对于不会使用筷子的人来说,更是无法提供有效地夹持效果,就算是直接施以较大的夹持力量来夹持物体,该筷子1平滑状的表面却无法提供阻力来达到较佳的夹持效果,以及将食物夹断。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较佳夹持效果及截断食物效果的筷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筷子,具有两支供夹持物体的杆体,其特征在于该杆体的表面周缘间隔突设有多数个凸出部。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该每一凸出部是平行该杆体长度方向的条状凸肋。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在两两相邻的凸出部间各形成一个条状的凹沟。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该每一凸出部的顶部及凹沟底面是呈圆弧状。本技术的效果是本技术的筷子,具有两支可供夹持物体的杆体,该杆体的表面间隔突设有多数个凸出部,使该杆体的表面形成具凹凸条纹的截面,藉由该杆体表面成型出凹凸条纹的截面,来增强提高该杆体对物体的夹持能力及截断能力。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筷子藉由该杆体3的夹持部30表面直接成型条状凸肋的凸出部31纹路,而可增加该夹持部30表面的摩擦阻力,使该筷子可容易地夹起物体且不容易滑落,比以往呈平滑状表面结构的筷子更具有较佳的夹持效果,且可使筷子比以往更容易截断被夹物体,另外,因为该凸出部31的顶部及凹沟32的底面都是呈圆弧状的,所以可以很方便地清洗该凹沟32内部,而不会卡污垢。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筷子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1是以往筷子的立体图。图2是以往筷子的使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断面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上述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如图3、4所示,本技术的筷子,主要是由可供夹持物体的杆体3所构成,使用时,一般是两支成一组使用,在该两杆体3的底端部并分别形成一个用以夹持物体的夹持部30,该夹持部30的表面均间隔环布有多数个凸出部31,使该夹持部30的表面形成非平滑状的表面,在本实施例中,每一凸出部31是平行于该杆体3的长度方向向外延伸且顶部是呈圆弧状的条状凸肋,藉由该凸出部31,而在该夹持部30的表面对应形成有多数个间隔的条状凹沟32,使该夹持部30的截面形成具条状凹凸纹路,该第一凹沟32底面呈U型状。如图5所示,因为本技术在该杆体3的夹持部30上凸设有间隔排列的凸出部31,因此,在施力夹起欲夹物体时,该物体表面的部分面积会被迫陷入由两两相邻接的该凸出部31所形成的凹沟32纹路内,藉由被夹物体表面部分面积陷入该第一凹沟32的纹路内,来增加该两杆体3与被夹物表面间的接触摩擦力,而使被夹的物体可容易且稳固地夹起,达到较佳的夹持效果,并且,因为该凸出部31与凹沟32形成凹凸的截面,所以要将大面积的食物剪切成小面积食物时,只要利用凹凸的截面设计,配合手指力量,就可容易地将食物截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筷子,具有两支供夹持物体的杆体,其特征在于:该杆体的表面周缘间隔突设有多数个凸出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筷子,具有两支供夹持物体的杆体,其特征在于该杆体的表面周缘间隔突设有多数个凸出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子,其特征在于该每一凸出部是平行该杆体长度方向的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木财
申请(专利权)人:陈木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