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风和出风方向可调节的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9551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进风和出风方向可调节的风机,其包括转换罩、离心式动叶轮、风罩和底座,风罩中的隔板将风罩隔分成上腔室与下腔室;隔板上设置有立柱;上腔室内设置有四块带有风孔的风道板,转换罩的内壁上设置有两块对称设置的扇叶;四块风道板将上腔室内隔分成四个扇形区域,扇叶设置于第一扇形区域和第三扇形区域内,立柱对应第一扇形区域的侧壁上设置有风口一,风罩的侧壁对应第二扇形区域处设置有风口二,隔板对应第三扇形区域处设置有风口三,转换罩的顶部对应第三扇形区域或者第四扇形区域处设置有风口四。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离心式动叶轮中间进风、四周出风的特点,通过扇叶的旋转切换两组风路的启闭,实现了风机进风与出风方向可调节的目的。调节的目的。调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风和出风方向可调节的风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
,特别是涉及到风机。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一些依靠电机提供吸力的电器件的心脏,例如:吸尘器、泡泡浴,喷漆,舞台人工雪花,农业机械等等需要吸力的设备。上述电机由两部分构成:电机部分和风机部分,电机在运转产生热量的同时,带动前面的离心式动叶轮运转,产生吸力会从进风管道吸进大量的空气,空气流动经过电机从后排风排出,带走热量。参见图1,现有的离心式动叶轮都是从中心口子进风,四周出风,风机的进风和出风方向无法调节,导致使用此风机的电器件的功能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进风和出风方向可调节的风机。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进风和出风方向可调节的风机,包括转换罩、离心式动叶轮、风罩和底座,所述风罩安装于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转换罩安装于所述风罩的顶部,所述风罩中间设置有水平隔板将所述风罩隔分成上腔室与下腔室,所述动叶轮设置于所述下腔室内;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进风和出风方向可调节的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换罩(10)、离心式动叶轮(20)、风罩(30)和底座(40),所述风罩(30)安装于所述底座(40)的顶部,所述转换罩(10)安装于所述风罩(30)的顶部,所述风罩(30)中间设置有水平隔板(31)将所述风罩(30)隔分成上腔室(32)与下腔室(35),所述动叶轮(20)设置于所述下腔室(35)内;所述隔板对应所述动叶轮(20)的轴心处设置有竖立于上腔室(32)内的立柱(60),所述转换罩(10)与所述立柱(60)之间通过轴件(70)连接;所述上腔室(32)内设置有四块沿所述立柱(60)等角度阵列的风道板(80),每一块风道板(80)中均设置有风孔(81),所述转换罩(10)的内壁上设置有两块对称设置的扇叶(90),所述扇叶(90)位于相邻的两块风道板(80)之间,所述扇叶(90)的侧面与所述风道板(80)贴合后将对应的风孔(81)封闭;四块所述风道板(80)将所述上腔室(32)内隔分成依次连接的第一扇形区域(A)、第二扇形区域(B)、第三扇形区域(C)和第四扇形区域(D),所述扇叶(90)设置于所述第一扇形区域(A)和第三扇形区域(C)内,所述立柱(60)对应所述第一扇形区域(A)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下腔室(35)连通的风口一(E),所述风罩(30)的侧壁对应所述第二扇形区域(B)处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风口二(F),所述隔板对应所述第三扇形区域(C)处设置有与所述下腔室(35)连通的风口三(G),所述转换罩(10)的顶部对应所述第三扇形区域(C)或者第四扇形区域(D)处设置有与所述外部连通的风口四(H)。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风和出风方向可调节的风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儒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首信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