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机制动器负荷加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77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制动器负荷加载结构,涉及制动器技术领域,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且承载块的上方设置有瓦片,所述瓦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横轴、第二横轴和移动块之间的配合使用,方便根据起重机车轮的位置调节制动片的位置,增加了实用性,且通过承载块、电机、竖槽、主动轴、主动锥齿轮、从动轴、从动锥齿轮、连接块、螺纹槽、瓦片、制动片和凸块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制动功能,起到了制动器的负荷加载效果,防止制动器制动效果不佳时起重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机制动器负荷加载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动器
,具体是一种起重机制动器负荷加载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制动器是具有使运动部件(或运动机械)减速、停止或保持停止状态等功能的装置,是使机械中的运动件停止或减速的机械零件,俗称刹车、闸,制动器主要由制架、制动件和操纵装置等组成,有些制动器还装有制动件间隙的自动调整装置,为了减小制动力矩和结构尺寸,制动器通常装在设备的高速轴上,但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大型设备(如矿井提升机、电梯等)则应装在靠近设备工作部分的低速轴上。一般在起重机等需要控制安全的设备上,均需要使用制动器。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起重机制动器由于长时间使用会出现制动效果不佳的情况,如果不设置保护措施,极易出现起重机的危险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起重机制动器负荷加载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起重机制动器负荷加载结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内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块,所述承载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且承载块的上方设置有瓦片,所述瓦片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承载块的顶部设置有竖槽,所述竖槽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从动轴,且竖槽的内部下侧设置有主动轴,所述从动轴的下侧外壁设置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轴的外壁设置有主动锥齿轮,所述瓦片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制动片,所述制动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移动块的前部贯穿有第一横轴,且移动块的后部贯穿有第二横轴。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横轴的两端分别与框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轴的两端分别与框体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与第一横轴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且移动块与第二横轴通过间隙配合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处于竖槽的内部,且连接块与竖槽相适配,所述从动轴的下端与竖槽的底部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主动轴的一端贯穿于承载块的一侧并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连接,且主动轴的另一端与竖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从动轴与从动锥齿轮和主动轴与主动锥齿轮均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通过啮合连接,所述从动轴处于从动锥齿轮上侧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槽相匹配的螺纹,且从动轴的上端处于螺纹槽的内部。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凸块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凸块分别等距设置在制动片的顶部。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
底部设置有防滑垫,且支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腿分别设置在框体底部的四个角处。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框体的外壁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外接有电源,所述电机与开关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横轴、第二横轴和移动块之间的配合使用,方便根据起重机车轮的位置调节制动片的位置,增加了实用性,且通过承载块、电机、竖槽、主动轴、主动锥齿轮、从动轴、从动锥齿轮、连接块、螺纹槽、瓦片、制动片和凸块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制动功能,起到了制动器的负荷加载效果,防止制动器制动效果不佳时起重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起重机制动器负荷加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起重机制动器负荷加载结构中承载块和连接块主视图的剖面图。
[0015]图3为一种起重机制动器负荷加载结构中A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标记:1、框体;2、支腿;3、开关;4、移动块;5、承载块;6、第一横轴;7、第二横轴;8、电机;9、连接块;10、瓦片;11、竖槽;12、从动轴;13、主动轴;14、从动锥齿轮;15、主动锥齿轮;16、螺纹槽;17、制动片;18、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起重机制动器负荷加载结构,包括框体1,框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2,支腿2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且支腿2设置有四个,四个支腿2分别设置在框体1底部的四个角处,框体1内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移动块4,移动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块5,承载块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8,且承载块5的上方设置有瓦片10,框体1的外壁设置有开关3,开关3外接有电源,电机8与开关3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瓦片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连接块9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槽16,承载块5的顶部设置有竖槽11,竖槽11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从动轴12,且竖槽11的内部下侧设置有主动轴13,从动轴12的下侧外壁设置有从动锥齿轮14,主动轴13的外壁设置有主动锥齿轮15,连接块9的底部处于竖槽11的内部,且连接块9与竖槽11相适配,从动轴12的下端与竖槽11的底部内壁通过轴承连接,主动轴13的一端贯穿于承载块5的一侧并与电机8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连接,且主动轴13的另一端与竖槽11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从动轴12与从动锥齿轮14和主动轴13与主动锥齿轮15均通过过盈配合连接,从动锥齿轮14与主动锥齿轮15通过啮合连接,从动轴12处于从动锥齿轮14上侧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槽16相匹配的螺纹,且从动轴12的上端处于螺纹槽16的内部,瓦片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制动片17,制动片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18,凸块18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凸块18分别等距设置在制动片17的顶部。,移动块4的前部贯穿有第一横轴6,且移动块4的后部贯穿有第二横轴7,第一横轴6的两端分别与框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横轴7的两端分别与框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移动块4与第一横轴6通过
间隙配合连接,且移动块4与第二横轴7通过间隙配合连接。
[001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过程中,将框体1放置于制动器底座的上方,然后通过第一横轴6和第二横轴7移动移动块4,移动块4通过承载块5带动制动片17移动,直至起重机车轮处于制动片17的上方,方便根据起重机车轮的位置调节制动片17的位置,增加了实用性,当制动器的制动效果不佳时,通过开关3控制电机8工作,电机8做功带动主动轴13转动,主动轴13通过主动锥齿轮15和从动锥齿轮14带动从动轴12转动,从动轴12通过螺纹槽16带动连接块9向上移动,连接块9通过瓦片10带动制动片17向上移动,直至制动片17和凸块18与起重机车轮接触,实现了制动功能,起到了制动器的负荷加载效果,防止制动器制动效果不佳时起重机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危险情况。
[0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机制动器负荷加载结构,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内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移动块(4),所述移动块(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块(5),所述承载块(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8),且承载块(5)的上方设置有瓦片(10),所述瓦片(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底部设置有螺纹槽(16),所述承载块(5)的顶部设置有竖槽(11),所述竖槽(11)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从动轴(12),且竖槽(11)的内部下侧设置有主动轴(13),所述从动轴(12)的下侧外壁设置有从动锥齿轮(14),所述主动轴(13)的外壁设置有主动锥齿轮(15),所述瓦片(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制动片(17),所述制动片(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凸块(18),所述移动块(4)的前部贯穿有第一横轴(6),且移动块(4)的后部贯穿有第二横轴(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制动器负荷加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轴(6)的两端分别与框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横轴(7)的两端分别与框体(1)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4)与第一横轴(6)通过间隙配合连接,且移动块(4)与第二横轴(7)通过间隙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机制动器负荷加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奇王自强谢海波朱彦军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巍昂科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