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汽车尾气处理液的尿素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8113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尿素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尾气处理液的尿素输送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称重筒和分度轴,分度轴设于称重筒内部,分度轴外部设有四个分度盘,相邻两个分度盘与称重筒内壁间构成给料腔,称重筒外侧设有缺口,缺口内设有称重块,称重块前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凹槽分为上槽与下槽,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一弹簧设于下槽内,上槽内设有压力探针,压力探针下端贯穿隔板,并正对压力传感器,压力探针顶端延伸至上槽外部,并且设有球头,球头与隔板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称重筒外部设有回退气缸,回退气缸活塞与称重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尿素定量输送,并且有效去除尿素中的其他杂质。并且有效去除尿素中的其他杂质。并且有效去除尿素中的其他杂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产汽车尾气处理液的尿素输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尿素输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尾气处理液的尿素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尾气处理液用以净化汽车尾气;尾气处理液中的成分包含有尿素,现有的尿素输送装置中不具备尿素的定量称重功能,尿素与去离子水具有严格配比要求,并且生产汽车尾气处理液需要大量的尿素,传统的方式需要将尿素存储在存储房,采用螺旋输送设备打通至混合罐,尿素到达厂区后,需要破袋放料,传统的方式人工操作,效率非常慢,劳动强度大,目前采用传统的切割装置进行切割,但是切割锯片在旋转的时候,可能会将尿素包装袋切割口处的包装袋打散,混入尿素中,后续影响尿素与去离子水混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尾气处理液的尿素输送系统,主要解决现有尿素输送系统不具备称重功能的问题。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尾气处理液的尿素输送系统,包括螺旋喂料器,还包括控制器、压力传感器、称重筒和分度轴,分度轴能够绕称重筒轴线转动的设置在称重筒的内部,分度轴的外部设有四个绕其周向等夹角布置的分度盘,相邻的两个分度盘与称重筒的内壁之间构成给料腔,称重筒的外侧开设有缺口,缺口内设有称重块,称重块的前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凹槽分为上槽与下槽,压力传感器通过第一弹簧设置在下槽内,上槽内设有压力探针,所述压力探针的下端贯穿隔板,并正对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压力探针的顶端延伸至上槽外部,并且设有球头,球头与隔板之间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称重筒的外部设有回退气缸,回退气缸的行程活塞与称重块连接,所述回退气缸用以驱使称重块的前端移动至给料腔内,所述球头能够接触所有分度盘中处于缺口位置的一个分度盘的底部,称重筒的外侧设有上下对应的进料口和出料口,称重块处于出料口和进料口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螺旋喂料器的放料端与进料口连通。
[0005]进一步地,所述称重筒的下方设有第一引流筒,第一引流筒内设有分流板,分流板用以将第一引流筒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层的上腔与下腔,上腔始终与出料口相连通,分流板上开设有引流开口,上腔与下腔通过引流开口相连通,第一引流筒的下端设有与之相连通的第二引流筒,所述第二引流筒内设有分流支架,分流支架与第二引流筒的端面齐平,所述分流支架用以将第二引流筒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绕第二引流筒的周向等间隔布置的分流腔,所有分流腔均与下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筒的外部设置有引流电机,分流板的中心处设有呈竖直的转轴,转轴的顶端与第一引流筒内的顶壁铰接,并且二者共轴线,所述引流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分流板传动连接,并用以驱动所述分流板绕第一引流筒的轴线自转,所述第一引流筒的下端还设有多个绕其周向等间距分布的预输送罐,所有预输送罐分
别与所有分流腔一一上下对应,并且每个预输送罐的上端通过一个第一送料管与各自对应位置的分流腔流通,预输送罐的下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二送料管,第二送料管的下端内设置有过滤筛,第二送料管的下端还设置有净化料管,第二送料管与净化料管之间通过电磁阀相连,预输送罐的上部设置有注入口,预输送罐的下部设有反排水口。
[0006]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板的底部设有若干个绕第一引流筒的周向等间隔布置的第一拨料板,所述第一拨料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分流板的底部以及分流支架的顶部接触。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腔内始终远离出料口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第二拨料板,第二拨料板的底部设有硬毛刷,所述硬毛刷始终接触分流板的顶部,第二拨料板的一端与转轴接触,并且转轴能够绕第一引流筒的轴线转动与第二拨料板相匹配。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腔内还设置有能够沿第一引流筒的轴线活动的探测板,探测板始终处于第二拨料板的上方,所述探测板的中心开设有避让孔,所述探测板通过避让孔套设在转轴上,并且与转轴外表面留有间隙,探测板的顶部与上腔的顶壁之间通过探测弹簧弹性连接,第二拨料板与探测板之间留有过料间距,上腔的顶壁设有呈倒置、并且与控制器电性连接的红外测距传感器。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送料管为螺旋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引流筒为长筒状,并且其下端中心处设有开口气囊,第二引流筒的底部边缘分别设有多个配合块,所有配合块分别与所有分流腔一一对应,每个配合块分别处于一个分流腔的旁侧,开口气囊的外表面能够膨胀至与所有配合块接触。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自转的分度轴,以及由控制器控制的回退气缸,能够实现称重后的定量投放,这样尿素的投放量可控,与去离子水比例可控,生产质量得到有效保障;采用能够自转的分流板,使得称重后的尿素,得以均匀的分给所有分流腔,使得每个预输送罐内的尿素量比较均匀,这样利于每个预输送罐内的尿素与去离子水之间混合;采用第一拨料板、第二拨料板可以使得尿素不会产生堆积,能够即时排入分流腔;采用探测板,探测弹簧,过料间距可以使得上腔内的尿素的投放量较大时,红外测距传感器根据检测的值,返回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回退气缸,不会使得上腔内部尿素量持续堆积过大,直至造成分流板的卡死,而是控制回退气缸工作频率,达到对上腔内尿素环境的缓解;第二引流筒采用长筒结构,可以实现缓存定量的尿素,在下一批作业时,可直接经过第二引流筒进行排放,无须经过分流腔和第一引流筒,极大节省时间。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平面剖视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分流腔底部开口被开口气囊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分流腔底部开口敞开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0、压力传感器;1、第一弹簧;2、称重筒;3、缺口;4、进料口;5、出料口;6、称重块;7、隔板;8、压力探针;9、球头;10、第二弹簧;11、回退气缸;12、分度轴;13、分度盘;14、给料腔;15、第一引流筒;16、分流板;17、引流开口;18、引流电机;19、转轴;20、第一拨料板;21、第二拨料板;22、探测板;23、探测弹簧;24、过料间距;25、红外测距传感器;26、第二引流筒;27、分流支架;28、分流腔;29、开口气囊;30、配合块;31、预输送罐;32、第二送料管;33、净化料管;34、电磁阀;35、注入口;36、反排水口;37、过滤筛。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6]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汽车尾气处理液的尿素输送系统,包括螺旋喂料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压力传感器(0)、称重筒(2)和分度轴(12),分度轴(12)能够绕称重筒(2)轴线转动的设置在称重筒(2)的内部,分度轴(12)的外部设有四个绕其周向等夹角布置的分度盘(13),相邻的两个分度盘(13)与称重筒(2)的内壁之间构成给料腔(14),称重筒(2)的外侧开设有缺口(3),缺口(3)内设有称重块(6),称重块(6)的前端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隔板(7),隔板(7)将凹槽分为上槽与下槽,压力传感器(0)通过第一弹簧(1)设置在下槽内,上槽内设有压力探针(8),所述压力探针(8)的下端贯穿隔板(7),并正对压力传感器(0)的感应端,压力探针(8)的顶端延伸至上槽外部,并且设有球头(9),球头(9)与隔板(7)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0)弹性连接,称重筒(2)的外部设有回退气缸(11),回退气缸(11)的行程活塞与称重块(6)连接,所述回退气缸(11)用以驱使称重块(6)的前端移动至给料腔(14)内,所述球头(9)能够接触所有分度盘(13)中处于缺口(3)位置的一个分度盘(13)的底部,称重筒(2)的外侧设有上下对应的进料口(4)和出料口(5),称重块(6)处于出料口(5)和进料口(4)之间,所述压力传感器(0)与控制器电性连接,螺旋喂料器的放料端与进料口(4)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汽车尾气处理液的尿素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筒(2)的下方设有第一引流筒(15),第一引流筒(15)内设有分流板(16),分流板(16)用以将第一引流筒(15)的内腔分隔为上下两层的上腔与下腔,上腔始终与出料口(5)相连通,分流板(16)上开设有引流开口(17),上腔与下腔通过引流开口(17)相连通,第一引流筒(15)的下端设有与之相连通的第二引流筒(26),所述第二引流筒(26)内设有分流支架(27),分流支架(27)与第二引流筒(26)的端面齐平,所述分流支架(27)用以将第二引流筒(26)的内腔分隔为多个绕第二引流筒(26)的周向等间隔布置的分流腔(28),所有分流腔(28)均与下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筒(15)的外部设置有引流电机(18),分流板(16)的中心处设有呈竖直的转轴(19),转轴(19)的顶端与第一引流筒(15)内的顶壁铰接,并且二者共轴线,所述引流电机(18)通过皮带传动机构与分流板(16)传动连接,并用以驱动所述分流板(16)绕第一引流筒(15)的轴线自转,所述第一引流筒(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少杰郭宗华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盈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