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送式棉花喷雾风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03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1
一种风送式棉花喷雾风筒,涉及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护罩、风筒本体、连接杆、固定杆,风筒本体的下部连接有喷头组件,喷头组件的喷口朝向后侧上方以及两侧上方,风筒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朝向喷头组件喷口的出风口;护罩的截面呈人字形、并且开口朝后设置,风筒本体固定的前侧壁朝前安装在护罩的开口内,护罩的下端两侧设置有露出风筒本体的出风口及喷头组件的缺口;连接杆设置在护罩与风筒本体的中部之间,连接杆的上端向上伸出护罩、并通过弹簧与固定杆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护罩可以对风筒本体形成防护、并向两侧将棉花的枝叶向两侧旋开,而风筒是通过弹簧可摆动与固定杆连接,使得风筒遇到阻碍时能够向上转动,从而避免对棉枝及护罩造成损伤。成损伤。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送式棉花喷雾风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具体为一种风送式棉花喷雾风筒。

技术介绍

[0002]棉花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而对于棉田的施药,国内通常使用纯压力雾化喷雾机施药,从棉花冠层上方向下喷药,药液无法穿过棉叶稠密的冠层,因此,冠层中下部的药液沉积量很少,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且红蜘蛛、棉铃虫等害虫喜欢在叶片反面,传统施药不能起到很好作用。
[0003]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年市场中也出现了少量风送式喷雾风筒,但现有技术中的风送式喷雾风筒不能适应棉花特殊的种植结构、以及不同生长周期的喷药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送式棉花喷雾风筒,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送式棉花喷雾风筒,用于在行走机构的带动下向前位移、并喷洒药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罩、风筒本体、连接杆、固定杆,所述风筒本体的下部连接有喷头组件,喷头组件的喷口朝向后方以及两侧,风筒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朝向喷头组件喷口的出风口;护罩的截面呈人字形、并且开口朝后设置,风筒本体固定的前侧壁朝前安装在护罩的开口内,护罩的下端两侧设置有露出风筒本体的出风口及喷头组件的缺口;连接杆设置在护罩与风筒本体的中部之间,连接杆的上端向上伸出护罩、并通过弹簧与固定杆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风筒本体包括垂直段,垂直段的下端设置有向后倾斜向下设置的下倾斜段,下倾斜段的下端连接有与下倾斜段同轴线布置的出风段,喷头组件布置在出风段的下部后侧,出风段的下端向后折弯,形成倾斜向上的出风口。
[0007]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呈扁平结构,出风口为弧形、并且弧形为优弧。
[0008]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5
°
~30
°

[0009]进一步地,喷头组件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连接在出风段下部的两侧,喷头组件包括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连接有相对连接管垂直设置的喷头,连接管上设置有药液输入接头;两组喷头组件上的喷头呈弧形布置在出风段的侧壁上、并且喷口朝向后方以及两侧。
[0010]进一步地,喷头的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10
°
~25
°

[0011]进一步地,护罩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延伸至下端的凹槽,连接杆配合设置在凹槽内,连接杆的下端水平折弯、并卡装在风筒本体与护罩之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出风段内的两侧设置有两片导流片,通过导流片将出风段分隔为呈左、中、右布置的出风腔。
[0013]进一步地,两片导流片向后呈八字形布置结构,位于左右侧的出风腔向两侧倾斜
向上输出气流,位于中部的出风腔向后上方输出气流。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工作时,通过固定杆连接在行走机构的连接架上,风筒的上端与供风管道连接,喷头组件的药液输入接头与药液输入管路连接,风筒设置护罩的一侧朝前、并随行走机构向前位移,护罩可以对风筒本体形成防护、并向两侧将棉花的枝叶向两侧旋开,而风筒是通过弹簧可摆动与固定杆连接,使得风筒遇到阻碍时能够向上转动,从而避免对棉枝及护罩造成损伤。
[0015]本专利技术工作时,风筒本体经出风段的出风口吹出的风对其上方的喷头组件喷出的药雾在有效空间内充分混合,进一步进行雾化以及进行加速,再均匀向上送达至位于两侧上方、以及后侧上方的棉叶上,挠动枝叶使得棉叶正反面的沾药率达到最大化。
[0016]本专利技术采用风送式的喷雾结构,具有喷雾距离远,幅宽大,喷药均匀,能够实现棉花植株在25~90cm高度,行距在760mm的不同生长时期喷药需求,并且能够适用现有技术中任意的棉花种植行距使用。
[0017]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本专利技术不能适用于棉花在合行之后的喷药使用。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风筒本体的侧视图;图4为连接杆的侧视图;图5为出风段的主视图;图6为出风段的俯视图;图7为出风段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7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棉花治虫风筒,用于在行走机构的带动下向前位移、并喷洒药液,包括风筒本体1,风筒本体1包括垂直段1.1,垂直段1.1的下端设置有向后倾斜向下设置的下倾斜段1.2,下倾斜段1.2的下端连接有与下倾斜段1.2同轴线布置的出风段1.3,出风段1.3下部后侧安装有沿周向布置的喷头组件2,喷头组件2的喷口朝向后侧上方以及两侧上方,出风段1.3的下端向后折弯,形成倾斜向上的出风口1.4,出风口1.4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b,b=15
°
~30
°
,出风口1.4朝向喷头组件2的喷口,出风口1.4呈扁平结构,可以提高出风风速,出风口1.4为弧形、并且弧形为优弧,所述出风口1.4的两端向前上方延伸。
[0020]出风段1.3内的两侧设置有两片导流片7,通过导流片7将出风段1.3分隔为呈左、中、右布置的出风腔1.31,两片导流片7向后呈八字形布置结构,位于左右侧的出风腔13.1向两侧倾斜向上输出气流,位于中部的出风腔1.31向后上方输出气流。
[0021]喷头组件2设置有两组、并对称连接在出风段1.3下部的两侧,喷头组件2包括连接管2.1,连接管2.1的两端连接有相对连接管2.1垂直设置的喷头2.2,连接管2.1上设置有药液输入接头2.3;两组喷头组件2上的喷头2.2呈弧形布置在出风段1.3的侧壁上、并且喷口
朝向后方以及两侧,喷头2.2的轴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a,a=10
°
~25
°

[0022]风筒还包括形状与风筒本体1相配合的护罩3,护罩3的截面呈人字形、并且开口朝后设置,风筒本体1的前侧壁朝前、并固定安装在护罩3的开口内,护罩3的下端两侧设置有露出风筒本体1的出风口1.4及喷头2.2的缺口3.1。
[0023]护罩3的中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延伸至下端的凹槽,凹槽内配合设置有连接杆4,连接杆4的下端水平折弯、并卡装在风筒本体1与护罩3之间,连接杆4的上端向上伸出护罩3、并通过弹簧5连接有固定杆6,固定杆6通过弹簧5可以相对连接杆4进行摆动。
[0024]本专利技术工作时,通过固定杆6连接在行走机构的连接架上,风筒的上端与供风管道连接,喷头组件2的药液输入接头2.3与药液输入管路连接,风筒设置护罩3的一侧朝前、并随行走机构向前位移,护罩3可以对风筒本体1形成防护、并向两侧将棉花的枝叶向两侧分开,而风筒是通过弹簧5可摆动与固定杆6连接,使得风筒遇到阻碍时能够向后上方向转动,从而避免对棉枝及护罩造成损伤。
[0025]风筒随行走机构向前位移的同时,风筒本体1经出风段1.3的出风口1.4吹出的风对其上方的喷头组件2喷出的药雾在有效空间内充分混合,进一步进行雾化以及进行加速,同时风挠动枝叶,将雾滴均匀向上送达至位于两侧上方、以及后侧上方的棉叶上,使得棉叶正反面的沾药率达到最大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送式棉花喷雾风筒,用于在行走机构的带动下向前位移、并喷洒药液,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罩、风筒本体、连接杆、固定杆,所述风筒本体的下部连接有喷头组件,喷头组件的喷口朝向后侧上方以及两侧上方,风筒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朝向喷头组件喷口的出风口;护罩的截面呈人字形、并且开口朝后设置,风筒本体固定的前侧壁朝前安装在护罩的开口内,护罩的下端两侧设置有露出风筒本体的出风口及喷头组件的缺口;连接杆设置在护罩与风筒本体的中部之间,连接杆的上端向上伸出护罩、并通过弹簧与固定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送式棉花喷雾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筒本体包括垂直段,垂直段的下端设置有向后倾斜向下设置的下倾斜段,下倾斜段的下端连接有与下倾斜段同轴线布置的出风段,喷头组件布置在出风段的下部后侧,出风段的下端向后折弯,形成倾斜向上的出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送式棉花喷雾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呈扁平结构,出风口为弧形、并且弧形为优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送式棉花喷雾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15
°
~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禄观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黄海药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