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淤堵排水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8002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防淤堵排水棱体,该排水棱体内侧依次单层、并排铺设多个反滤单元,反滤单元包括:盲沟,其内部设有插装槽;土工布组件,其包括土工布及固定框,土工布组件通过固定框插装于盲沟的插装槽中;盲沟插装于该排水棱体内侧,且盲沟上端开口处设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反滤单元采用盲沟和土工布进行反滤,替代了传统的砂石反滤层,其施工简单、快捷,且成本低;该土工布由固定框固定,并以可拆卸更换的方式插装于盲沟中,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盖板封盖盲沟上端开口,当发生淤堵失效时,可将盖板打开,并取出土工布后清淤,成功解决传统砂石反滤层易淤堵的问题,极大降低了排水棱体淤堵翻修的成本,提升坝体安全系数。数。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淤堵排水棱体


[0001]本技术涉及河堤护坡
,特指一种新型防淤堵排水棱体。

技术介绍

[0002]排水棱体为土石坝重要的结构组成部分,能有效地降低坝体浸润线和防止坝坡土料的渗透变形,并支撑下游坝坡增加稳定性,保护坝脚不受尾水冲刷。传统的排水棱体结构为在土石坝坝趾处用沙、碎石和块石堆砌成棱形体,这种结构可以有效起到固脚、防渗的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坝体填土中的细颗粒在渗流作用下逐渐迁移至坝脚的排水棱体内,并不断淤积,最后导致棱体失效,引起坝体内浸润线抬升,对坝体稳定构成威胁。传统的排水棱体采用砂石反滤层,一旦发生淤堵失效,需将坝脚排水体全部挖开,重新铺设反滤层、堆石,耗费大量人力、无力。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防淤堵排水棱体。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新型防淤堵排水棱体内侧依次单层、并排铺设多个反滤单元,所述反滤单元包括:盲沟,其内部设置有插装槽;土工布组件,其包括有土工布以及以可拆卸的方式夹持固定于该土工布外缘的固定框,该土工布组件通过该固定框插装于该盲沟的插装槽中;所述盲沟插装于该排水棱体内侧,且该盲沟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盖板。
[000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盲沟呈矩形,且该固定框呈矩形。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装槽断面为半圆形,且该固定框外侧设置半圆形导向部,该半圆形导向部与插装槽对接。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盲沟内部中空,其具有贯通上下端的矩形通孔,并于该矩形通孔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所述插装槽,所述固定框插设于该插装槽中后,该土工布与矩形通孔前端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隔。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有反滤单元在其侧面对接后,其表面平齐。
[0010]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框包括有通过多个R型铆钉锁扣紧固在一起的前框体和后框体,所述土工布外围还设置有供R型铆钉锁扣穿过的孔位。
[0011]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盲沟由热塑性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型。
[0012]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棱体内侧开设有倾斜的槽体,所述反滤单元插装于该槽体中,并回填土至反滤单元于该槽体之间的间隙。
[0013]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盖板为铝合金盖板。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中的反滤单元采用盲沟和土工布进行反滤,替代了传统的砂石反滤层,其施工简单、快捷,且成本低;另外,该土工布由固定框固定,并以可拆卸更换的方式插装于该盲沟中,使用
起来较为方便;再者,本技术采用盖板封盖盲沟上端开口,当发生淤堵失效时,可将盖板打开,并取出土工布后清淤,成功解决了传统砂石反滤层易淤堵的问题,极大降低了排水棱体淤堵翻修的成本,快捷、易替换的模式可以为极端天气(连续暴雨)下的坝体提升安全系数,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与坝体的布局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反滤单元的结构图;
[0017]图3是本技术中盲沟的立体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中土工布组件的立体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土工布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1]见图1-5所示,为一种新型防淤堵排水棱体,其设置于坝体100外侧,该排水棱体1内侧依次单层、并排铺设多个反滤单元2,所述反滤单元2包括:盲沟21,其内部设置有插装槽211;土工布组件22,其包括有土工布221以及以可拆卸的方式夹持固定于该土工布221外缘的固定框222,该土工布组件22通过该固定框222插装于该盲沟21的插装槽211中;所述盲沟21插装于该排水棱体1内侧,且该盲沟21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盖板3。本技术中的反滤单元2采用盲沟21和土工布221进行反滤,替代了传统的砂石反滤层,其施工简单、快捷,且成本低;另外,该土工布221由固定框222固定,并以可拆卸更换的方式插装于该盲沟21中,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再者,本技术采用盖板3封盖盲沟21上端开口,当发生淤堵失效时,可将盖板3打开,并取出土工布221后清淤,成功解决了传统砂石反滤层易淤堵的问题,极大降低了排水棱体淤堵翻修的成本,快捷、易替换的模式可以为极端天气(连续暴雨)下的坝体提升安全系数,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0022]所述盲沟21呈矩形,且该固定框222呈矩形,其面积大,且好装配。
[0023]所述插装槽211断面为半圆形,且该固定框222外侧设置半圆形导向部,该半圆形导向部与插装槽211对接,使固定框222快捷方便装入插装槽211中,且结构更加稳定。
[0024]所述盲沟21内部中空,其具有贯通上下端的矩形通孔20,并于该矩形通孔20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所述插装槽211,所述固定框222插设于该插装槽211中后,该土工布221与矩形通孔20前端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隔,以致在打开盖板后,可直接用便携式水位计或水尺测量排水棱体内水深,进而得出排水棱体内的水位。
[0025]所有反滤单元2在其侧面对接后,其表面平齐。
[0026]所述固定框222包括有通过多个R型铆钉锁扣203紧固在一起的前框体201和后框体202,所述土工布221外围还设置有供R型铆钉锁扣203穿过的孔位204,保证前框体201和后框体202稳定夹持土工布221,且该前框体201和后框体202拆装方便,且装配后结构稳定。
[0027]所述盲沟21由热塑性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型。
[0028]所述排水棱体1内侧开设有倾斜的槽体11,所述反滤单元2插装于该槽体11中,并回填土至反滤单元2于该槽体11之间的间隙。
[0029]所述盖板3为铝合金盖板。
[0030]综上所述,本技术中的反滤单元2采用盲沟21和土工布221进行反滤,替代了传统的砂石反滤层,其施工简单、快捷,且成本低;另外,该土工布221由固定框222固定,并以可拆卸更换的方式插装于该盲沟21中,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再者,本技术采用盖板3封盖盲沟21上端开口,当发生淤堵失效时,可将盖板3打开,并取出土工布221后清淤,成功解决了传统砂石反滤层易淤堵的问题,极大降低了排水棱体淤堵翻修的成本,快捷、易替换的模式可以为极端天气(连续暴雨)下的坝体提升安全系数,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0031]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淤堵排水棱体,该排水棱体(1)内侧依次单层、并排铺设多个反滤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滤单元(2)包括:盲沟(21),其内部设置有插装槽(211);土工布组件(22),其包括有土工布(221)以及以可拆卸的方式夹持固定于该土工布(221)外缘的固定框(222),该土工布组件(22)通过该固定框(222)插装于该盲沟(21)的插装槽(211)中;所述盲沟(21)插装于该排水棱体(1)内侧,且该盲沟(21)上端开口处设置有盖板(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淤堵排水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21)呈矩形,且该固定框(222)呈矩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淤堵排水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插装槽(211)断面为半圆形,且该固定框(222)外侧设置半圆形导向部,该半圆形导向部与插装槽(211)对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淤堵排水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21)内部中空,其具有贯通上下端的矩形通孔(20),并于该矩形通孔(20)两侧内壁分别设置有所述插装槽(21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鸿福吕辉韩会明罗优肖义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