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603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给出了一种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包括潜污泵和排水管,潜污泵的出水口和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伸出管井外侧;排水管侧壁连接有至少一个紊流管,所述紊流管一端与排水管相通,所述紊流管另一端开口对准潜污泵的电机外壳。从紊流管下端射出的水流在朝向井底的同时也对着电机外壳,这样一来既能使井底出现紊流,保证了泥沙不会沉淀,又能保证电机外壳始终在湿润状态下,确保了电机不会出现干烧情况,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响电机的使用寿命。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管井降水作业中管井井点设备主要由潜污泵和排水管等组成。管井井点设备较简单,排水量大,降水较深,较轻型井点具有更大的降水效果,可代替多组轻型井点作用,易维护。但现有设备在作业尾声时,管井中的水位较低,容易出现潜污泵电机发热干烧的问题,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包括潜污泵和排水管,潜污泵的出水口和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伸出管井外侧;
[0005]排水管侧壁连接有至少一个紊流管,所述紊流管一端与排水管相通,所述紊流管另一端开口对准潜污泵的电机外壳。
[0006]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从紊流管下端射出的水流在朝向井底的同时也对着电机外壳,这样一来既能使井底出现紊流,保证了泥沙不会沉淀,又能保证电机外壳始终在湿润状态下,确保了电机不会出现干烧情况,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0007]本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的排水管侧壁连接有一个紊流管,所述排水管靠近潜污泵位置设有三通管,三通管上三个端口中的其中两个分别与潜污泵的出水口和排水管连接;三通管的另一个端口与紊流管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后,通过三通管连接排水管和紊流管,方便二者连接。
[0008]本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至少一个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紊流管一一对应,所述电磁阀设置在紊流管上,温度传感器检测潜污泵的电机内温度,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磁阀电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潜污泵的电机内温度高于阈值时,电磁阀启动,水流从紊流管向电机外壳射出。
[0009]本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的排水管侧壁连接有两个紊流管,所述排水管靠近潜污泵位置设有四通管,四通管上四个端口中的其中两个分别与潜污泵的出水口和排水管连接;四通管的另两个端口分别与两个紊流管连通,两个紊流管分别处于潜污泵两侧。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是本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一
[0014]如图1所示
[0015]本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包括潜污泵1和排水管2,潜污泵1的出水口和排水管2连通,排水管2伸出管井外侧;
[0016]排水管2侧壁焊接有一个紊流管3,紊流管3为一个8mm光面铜管,紊流管3上端与排水管2相通,紊流管3下端延伸至潜污泵1上侧,紊流管3的下端开口对准潜污泵1的电机外壳。
[0017]从紊流管3下端射出的水流在朝向井底的同时也对着电机外壳,这样一来既能使井底出现紊流,保证了泥沙不会沉淀,又能保证电机外壳始终在湿润状态下,确保了电机不会出现干烧情况,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0018]实施例二
[0019]如图2所示
[002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仅在于:排水管2侧壁连接有两个紊流管3。
[0021]排水管2靠近潜污泵1位置设有四通管4,四通管4上四个端口中的其中两个分别与潜污泵1的出水口和排水管2连接,四通管4的另两个端口分别与两个紊流管3上端连通,两个紊流管3分别处于潜污泵1两侧,两个紊流管3下端对准潜污泵1外壳。
[0022]实施例三
[0023]如图3所示
[002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仅在于:本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还包括三通管5和控制组件,三通管5设置在排水管2靠近潜污泵1位置,三通管5上三个端口中的其中两个分别与潜污泵1的出水口和排水管2连接;三通管5的另一个端口与紊流管3连通。
[0025]控制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6,电磁阀6与紊流管3对应,电磁阀6设置在紊流管3上,温度传感器检测潜污泵1的电机内温度,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磁阀6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检测到潜污泵1的电机内温度高于阈值时,电磁阀6启动。
[002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三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包括潜污泵和排水管,潜污泵的出水口和排水管连通,排水管伸出管井外侧;其特征为:排水管侧壁连接有至少一个紊流管,所述紊流管一端与排水管相通,所述紊流管另一端开口对准潜污泵的电机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井降水的潜污装置,其特征是:排水管侧壁连接有一个紊流管,所述排水管靠近潜污泵位置设有三通管,三通管上三个端口中的其中两个分别与潜污泵的出水口和排水管连接;三通管的另一个端口与紊流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井降水的潜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龙尹广跃赵长海储山张平张祥王星丁继冬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