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798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床垫产品领域,具体为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包括从下往上铺设叠在一起的基底支撑层、中间自洁净模块以及上软垫层,所述上软垫层中填充有旋磁器和磁颗粒,所述上软垫层上开设有供所述旋磁器嵌入的第一孔,所述上软垫层上还开设有供所述磁颗粒嵌入的第二孔,磁场进一步优化。场进一步优化。场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床垫产品领域,具体为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带旋磁的床垫种类繁多,如申请号为202010805489.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旋磁传动床垫,包括床垫,以及设置在所述床垫上的主动磁组件和被动磁组件,所述主动磁组件包括电机结构和旋磁体一,所述电机结构的传动轴水平设置并驱动所述旋磁体一转动,所述被动磁组件包括与所述传动轴平行的转轴,以及随所述转轴转动的旋磁体二。
[0003]上述的床垫中对于旋磁结构的设计在床垫底部的架桥等结构中,对于旋磁的利用率较少,磁保健的效果大打折扣,也是一种变相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场进一步优化的磁强化床垫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包括从下往上铺设叠在一起的基底支撑层、中间自洁净模块以及上软垫层,所述上软垫层中填充有旋磁器和磁颗粒,所述上软垫层上开设有供所述旋磁器嵌入的第一孔,所述上软垫层上还开设有供所述磁颗粒嵌入的第二孔。
[0006]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旋磁器具有两个以上并设置在所述上软垫层左右靠中间的区域中以形成动磁场发生区域。
[0007]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磁颗粒具有两个以上并设置所述上软垫层位于所述动磁场区域左右两侧的边沿区域以形成两个静磁场发生区域。
[0008]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中间自洁净模块包括上下堆叠的空气流通加强垫和吸湿排汗加强垫。
[0009]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空气流通加强垫包括上网布层、下网布层以及所述上网布层和下网布层之间连接有的若干呈直立状的纤维支撑柱。
[0010]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纤维支撑柱呈X架构状。
[0011]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吸湿排汗加强垫为石墨烯泡棉层。
[0012]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空气流通加强垫上开设有上下贯穿并与所述第一孔上下相对连通并用于供旋磁器下部置入的第一延伸孔。
[0013]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旋磁器旋转磁场强度大于800mT。
[0014]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磁颗粒的表磁强度大于400mT。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磁场进一步优化,使得动磁磁场更贴近人体,还能更好地作用人体;2.人体使用更加舒适;3.透气性更好,除湿排汗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的床垫结构的一种样式拆分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下侧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中间自洁净模块2和上软垫层3叠合后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18]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包括从下往上铺设叠在一起的基底支撑层1、中间自洁净模块2以及上软垫层3,基底支撑层1可以采用矩形块状的EPP架桥或者EPE架桥,也就是常用的聚丙烯发泡塑料块,是作为基底的支撑用的,也是很多床垫常用的结构,EPP架桥做支撑,具有保温隔音、通风透气、导汗排湿等特性,上软垫层3优选采用相应矩形块状的乳胶垫块,中间自洁净模块2的形状也是相应的采用矩形块状结构,他们的长宽尺寸尽量保持一致,厚度方面,中间自洁净模块2和基底支撑层1的厚度要比上软垫层3厚一些为宜,上软垫层3厚度尽量控制在5厘米以内,一般在3厘米左右为宜,中间自洁净模块2的厚度和基底支撑层1的厚度都尽量控制在20厘米以内,一般在10cm左右为宜。本实施例中最大的特点在于,所述上软垫层3中填充有旋磁器4和磁颗粒5,特别是让旋磁器4能处在更靠近人体的上软垫层3处,使得动磁能更好地发挥效果,旋磁器4可以采用现有的胶囊式旋磁电机,也就是一些微型旋磁设备,通常是一个小的电机通过电机轴带着一个永磁体并在外围套一个外壳的结构,现有的这种旋磁器有很多种类,这里不再赘述,当然,旋磁器4会有电源线伸出壳体的。在这个结构设计中,中间自洁净模块2是需要较好的空气流通性,方便旋磁器4的散热以及床垫本身的透气性保证,既能保证旋磁器4在床垫上部使用的有效性。旋磁器4优选呈柱状并成横卧状,所述上软垫层3上开设有供所述旋磁器4嵌入的第一孔a,第一孔a优选呈相应的矩形条状孔,所述上软垫层3上还开设有供所述磁颗粒5嵌入的第二孔b,第二孔b设计出圆孔结构即可,第一孔和第二孔均优选上下贯通,特别是第一孔,上下贯通的结构更利于其使用。
[0019]作为优选,所述旋磁器4具有两个以上并设置在所述上软垫层3左右靠中间的区域中以形成动磁场发生区域40,旋磁器4的数量一般最好采用3个以上,例如采用4个,并且这些旋磁器4从床头到床尾间隔设置并且左右交替,也即在床垫中间区域中,从床头到床尾依次一个靠左一个靠右这样逐个排布设置,这些旋磁器的旋磁电机的电机轴方向优选都是沿着床垫左右方向设置。而磁颗粒也是可以具有两个以上并设置所述上软垫层3位于所述动磁场区域40左右两侧的边沿区域以形成两个静磁场发生区域50。磁颗粒5的数量可以是更多的,一般两侧都至少优选要10个以上的磁颗粒5,磁颗粒采用常规的呈圆柱的直立状的稀土磁铁结构。左右两侧靠边沿的区域内各均设置左右两排从床头到床尾间隔设置的磁颗粒。
[0020]作为优选,所述中间自洁净模块2包括上下堆叠的空气流通加强垫21和吸湿排汗加强垫22。空气流通加强垫21比吸湿排汗加强垫22要厚一些,优选空气流通加强垫21的厚度为吸湿排汗加强垫22的厚度的2-5倍。空气流通加强垫21和吸湿排汗加强垫22可以通过
环保胶水上下粘结在一起,或者上下通过上下穿针线缝制在一起,现有常规的上下层连接手段即可。
[0021]具体地,所述空气流通加强垫21包括上网布层211、下网布层212以及所述上网布层211和下网布层212之间连接有的若干呈直立状的纤维支撑柱213,上网布层211和下网布层212可以采用纱网布或者尼龙网布或者涤纶网布等,网布具有很多网孔,具有很好的透气性。纤维支撑柱213优选为涤纶纤维丝制作而成的上下支撑的结构,通过现有的编织工艺,将纤维支撑柱213编织在上网布层211和下网布层212之间。这种工艺也是现有的3d床垫层的常用结构,这种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具有更加好的使用效果。当然,上网布层211和下网布层212之间可以编织一层纤维支撑柱213,并且每平方厘米大约拥有40个纤维支撑柱213。还可以上网布层211和下网布层212之间编织上下两层纤维支撑柱213,但是如果是两层的话,上网布层211和下网布层212之间还需要加设一层中间网布层,这两层纤维支撑柱213分别编织在上网布层211和中间网布层之间以及中间网布层和下网布层212之间,这样的话,同样,每一层的纤维支撑柱213也最好是每平方厘米大约拥有40个纤维支撑柱213。
[0022]作为优选,所述纤维支撑柱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往上铺设叠在一起的基底支撑层(1)、中间自洁净模块(2)以及上软垫层(3),所述上软垫层(3)中填充有旋磁器(4)和磁颗粒(5),所述上软垫层(3)上开设有供所述旋磁器(4)嵌入的第一孔(a),所述上软垫层(3)上还开设有供所述磁颗粒(5)嵌入的第二孔(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磁器(4)具有两个以上并设置在所述上软垫层(3)左右靠中间的区域中以形成动磁场发生区域(4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颗粒(5)具有两个以上并设置所述上软垫层(3)位于所述动磁场区域(40)左右两侧的边沿区域以形成两个静磁场发生区域(5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强化床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自洁净模块(2)包括上下堆叠的空气流通加强垫(21)和吸湿排汗加强垫(22)。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彦雯汪富兵施来春方志财刘萌雨
申请(专利权)人: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