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武生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摆摊的车篷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797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篷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摆摊的车篷框架,该车篷框架包括有框体、窗框、门框和篷杆。所述框体位于车尾的侧面设有门口,该门口的两侧均铰接有所述门框,此门口和门框的结构可便于人们的出入。框体顶部设有敞口,该敞口上连接有所述篷杆,将各篷杆同时连接至一块篷布,以此可起到对车厢遮风挡雨的作用,并且将各篷杆移动至靠拢,可使敞口敞开,以增加车厢内的光线强度,同时增加车厢的空气流通性。框体的两侧还设置有窗口,该窗口处铰接有窗框,通过支撑杆对窗框的支撑可使窗口保持敞开,可便于人们挑选售卖的产品。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多种作用,将其组装在三轮车上作为摆摊交易的平台使用,十分方便且好用。且好用。且好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摆摊的车篷框架


[0001]本技术涉及车篷结构
,特别是指一种用于摆摊的车篷框架。

技术介绍

[0002]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次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由此引发了全民摆摊的热潮。
[0003]此前摊贩在摆摊中,常见的均自备一辆经过改装的三轮车作为售卖商品的平台。具体的说是在三轮车的后斗上焊接一个框架,再在该框架上封装平板形成车厢,以此作为售卖商品的平台。然而,目前车辆后斗改装的框架大多数是直接焊接固定的,并且框架均不具备可以开启和关闭的窗户,导致摆摊交易过程较为不便,以及收摊后车厢无法防尘防雨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摆摊的车篷框架。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摆摊的车篷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0006]框体,所述框体由若干管件可拆卸的连接构成,且所述框体的侧边具有窗口;框体于窗口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固定孔和连接孔;
[0007]窗框,所述窗框铰接有支撑杆,该支撑杆末端穿插有插销;
[0008]所述窗框铰接至所述窗口上端,使所述窗框形成有相对窗口翻转的状态一和状态二;所述状态一为,所述窗框嵌入所述窗口,此时所述支撑杆转动至所述插销插入窗口顶部的所述固定孔;所述状态二为,所述窗框向所述框体外翻转,此时所述支撑杆转动至所述插销插入至窗口底部的所述连接孔。
[000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有门框,所述框体固定至车上后,框体在车的背面一侧具有门口,且框体在所述门口的两侧均铰接有所述门框。
[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有篷杆,所述篷杆两端均设置有移动孔;所述框体顶部具有敞口,该敞口上设有若干所述篷杆,且所述篷杆两端的所述移动孔分别套在所述框体顶部两侧的管件上。
[001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连接形成所述框体的管件为支杆,相连接的两所述支杆中,其中一支杆在连接处设有缩径部,另一支杆在连接处设有由管件构成的套孔,所述缩径部嵌入所述套孔内。
[00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缩径部和构成所述套孔的管件均设有贯穿的安装孔所述缩径部嵌入所述套孔后,将螺丝穿过套孔和所述缩径部后螺旋连接螺母。
[001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杆相对所述插销的另一端固定有铰接管,该铰接管套在所述窗框嵌入所述窗口时下方的管件上。
[0014]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的车篷框架中作为主体的框体有多根管件可拆卸的连接形成,因此框体可分离成多个独立的管件,便于搬运以及收纳。当在摆摊过程中,可将窗框向所述窗口外翻转,并且将支撑杆转动至使插销插入至窗口底部的所述连接孔,使支撑杆保持将窗框撑起的状态,从而使窗口保持敞开,便于人们挑选售卖的产品。而当收摊时,可将窗框嵌入所述窗口,再将支撑杆向框体内且向上转动至插销插入窗口顶部的所述固定孔,使窗口保持关闭的状态,以此防止骑行过程中遭尘土或者雨水的嵌入。由此可见,本技术的车篷框架安装在车辆后斗上之后可便于摆摊交易以及收摊后车厢的防尘。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框体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框体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框体固定于车辆后斗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3中A向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5为框体上的窗框嵌入窗口、门框嵌入门口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7为两支杆连接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8为图5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9为框体上的窗框打开、门框打开以及各篷杆靠拢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为图9中D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5]图11为图9中E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7]如附图4和7所示,一种用于摆摊的车篷框架,该车篷框架包括有框体1、窗框2、门框3和篷杆4。
[0028]所述框体1由管件可拆卸的连接构成,具体如附图1和2所示,连接形成所述框体1的管件为多个支杆14。再结合附图6和7所示,相连接的两所述支杆14中,其中一支杆14在连接处设有缩径部141,另一支杆14在连接处设有由管件构成的套孔142,安装时将一支杆14的所述缩径部141嵌入另一支杆的所述套孔142内,即可使两支杆14形成连接。
[0029]继续参照附图6和7,所述缩径部141和构成所述套孔412的管件均设有贯穿的安装孔143,所述安装孔143贯穿方向为与所述缩径部141和套孔142的轴心线垂直。所述套孔142外还连接有螺丝15,在所述缩径部141嵌入所述套孔142后,再将螺丝15穿过套孔142和所述缩径部141后螺旋连接螺母16,通过此方式即可使连接后的两支杆14相互固定,并且依此方式连接固定各支杆14即可组装形成所述框体1。而在拆卸时,将所述螺丝15拆卸后,再将所述缩径部141抽出至所述套孔142外,即可使两支杆14分离,并且依此方式逐个拆卸,即可将框体1分离成如附图2所示的多个独立的支杆14,便于搬运以及收纳。
[0030]优选的,如附图3和4所示,所述框体1底部两侧的管件为方管18,通过所述方管18连接至车辆(如三轮车或小型货车)的后斗两侧,即可实现框体1的固定,以附图3所示的三
轮车为例,采用方管18的结构固定相对于圆管结构而言可防止所述框体1转动,因此其固定方式可以捆绑缠绕钢丝19的方式固定,或者直接焊接固定。而所述框体1上竖向的支杆14连接至所述方管18的方式则可以是,在竖向的支杆14的底部焊接具有卡口的C字型扣件144,将该扣件144卡在方管18上之后,再利用穿装螺丝145锁固的方式即可实现将竖向的支杆14固定于方管18上,且采用螺丝固定的方式也方便于后期各支杆14的拆卸。
[0031]当本技术车篷框架固定于车辆后斗上后,可在本技术的车篷框架外连接篷布(示图未示)或者通过锁螺丝的方式固定封板(示图未示)至所述框体1的支杆14,以使车辆后斗形成放置售卖产品的车厢。所述框体1在车的背面一侧具有门口12,且框体1在所述门口的两侧均铰接有所述门框3,此门框3的结构可便于人们的出入,并且在两门框3上加上锁具(示图未示)并上锁至所述框体1之后,还可避免车厢内的物品被盗。
[0032]参照附图1、5和6所示,所述篷杆4的两端均设置有移动孔41,所述移动孔41可以是焊接管件形成,所述管件中的通孔即为所述移动孔41。所述框体1顶部具有敞口13,该敞口13上设有若干所述篷杆4,具体可在组装敞口13两侧的支杆14前,将所述支杆14穿过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摆摊的车篷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框体,所述框体由若干管件可拆卸的连接构成,且所述框体的侧边具有窗口;框体于窗口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固定孔和连接孔;窗框,所述窗框铰接有支撑杆,该支撑杆末端穿插有插销;所述窗框铰接至所述窗口上端,使所述窗框形成有相对窗口翻转的状态一和状态二;所述状态一为,所述窗框嵌入所述窗口,此时所述支撑杆转动至所述插销插入窗口顶部的所述固定孔;所述状态二为,所述窗框向所述框体外翻转,此时所述支撑杆转动至所述插销插入至窗口底部的所述连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摆摊的车篷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门框,所述框体固定至车上后,框体在车的背面一侧具有门口,且框体在所述门口的两侧均铰接有所述门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摆摊的车篷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武生
申请(专利权)人:蔡武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