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持续汽化的蒸汽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796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持续汽化的蒸汽发生器,包括主体、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主体内设有发热腔,发热腔内设有发热体,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盖设于主体两侧,第一盖板与主体之间形成第一汽化室,第二盖板与主体之间形成第二汽化室,第一汽化室与第二汽化室相连通,第一汽化室与进水接头相连通,第二汽化室与蒸汽出口接头相连通。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盖设于主体两侧,形成密封的第一汽化室与第二汽化室,水从进水接头处进入蒸汽发生器内,并依次经过第一汽化室与第二汽化室,充分吸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在蒸汽发生器内连续进行二次汽化,汽化更充分更完全,汽化效率更高,蒸汽温度高且均匀,不再断断续续,后续使用持续性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持续汽化的蒸汽发生器


[0001]本技术属于加热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持续汽化的蒸汽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水经蒸汽发生器能量转换后,向外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不过现有技术中的蒸汽发生器存在一定的缺陷:即水进入蒸汽发生器后进行一次汽化即向外输出,汽化不完全,滴水严重,蒸汽断断续续,严重影响了后续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持续汽化的蒸汽发生器,提高汽化效率,蒸汽温度高,且后续使用持续性好。
[0004]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持续汽化的蒸汽发生器,包括主体、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所述主体内设有发热腔,所述发热腔内设有发热体,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盖设于所述主体两侧,所述第一盖板与主体之间形成第一汽化室,所述第二盖板与主体之间形成第二汽化室,所述第一汽化室与第二汽化室相连通,所述第一汽化室与进水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二汽化室与蒸汽出口接头相连通。
[0005]进一步,所述主体靠近第一盖板一侧设有第一凹腔,所述主体靠近第二盖板一侧设有第二凹腔,所述发热腔两侧分别凸设于第一凹腔与第二凹腔内。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凹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第一凸起,所述一对第一凸起分别位于所述发热腔两侧并与所述发热腔相连接,所述第一凹腔的内壁与发热腔之间还设有一对第一加强筋,所述一对第一加强筋分别位于所述发热腔两侧,所述一对第一加强筋沿所述主体高度方向上错开设置,所述第二凹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第二凸起,所述一对第二凸起分别位于所述发热腔两侧并与所述发热腔相连接,所述第二凹腔的内壁与发热腔之间还设有一对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位于所述发热腔两侧,所述第二加强筋沿所述主体高度方向上错开设置。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盖板上设有一对第一隔断块,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一对第二隔断块,所述第一隔断块与第一加强筋相对应,所述第一隔断块与所述发热腔相接触,所述第二隔断块与第二加强筋相对应,所述第二隔断块亦与所述发热腔相接触。
[0008]进一步,所述发热腔侧面上设有若干散热柱。
[0009]进一步,所述散热柱远离所述进水接头。
[0010]进一步,所述进水接头与蒸汽出口接头位于同一侧。
[0011]进一步,所述主体上设有一对通孔,所述一对通孔位于发热腔两侧,所述一对通孔连通所述第一汽化室与第二汽化室,所述一对通孔远离所述进水接头。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以及主体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盖板与主体之间以及第二盖板与主体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盖设于
主体两侧,形成第一汽化室与第二汽化室,在不增加蒸汽发生器高度的基础上,使进入蒸汽发生器内的水能够依次通过第一汽化室与第二汽化室,充分吸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在蒸汽发生器内连续进行二次汽化,汽化更充分更完全,提高了汽化效率,蒸汽温度高且均匀,后续使用持续性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0019]图5是本技术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中主体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可持续汽化的蒸汽发生器,包括主体1、第一盖板2以及第二盖板3,所述主体1内设有发热腔4,所述发热腔4内设有发热体5,所述第一盖板2与第二盖板3分别盖设于所述主体1两侧,所述第一盖板2与主体1之间形成第一汽化室,所述第二盖板3与主体1之间形成第二汽化室,所述第一汽化室与第二汽化室相连通,所述第一汽化室与进水接头7相连通,所述第二汽化室与蒸汽出口接头8相连通。
[0023]主体1两侧形成第一汽化室与第二汽化室,在不增加蒸汽发生器高度的基础上,进入蒸汽发生器的水依次通过第一汽化室与第二汽化室进行二次汽化,充分吸收发热体产生的热量,汽化更充分更完全,提高了汽化效率,得到的蒸汽温度高且均匀,不再断断续续,后续使用持续性好。
[0024]所述主体1靠近第一盖板2一侧设有第一凹腔11,所述第一凹腔11与进水接头7相连通,所述主体1靠近第二盖板3一侧设有第二凹腔12,所述第二凹腔12与蒸汽出口接头8相连通,所述发热腔4两侧分别凸设于第一凹腔11与第二凹腔12内,本实例中,位于第一凹腔11与第二凹腔12内的发热腔4侧面具有平面41与弧面42,平面41四周通过弧面42与第一凹腔11以及第二凹腔12底部相连接。
[0025]所述第一凹腔11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第一凸起13,所述一对第一凸起13分别位于所述发热腔4两侧并与所述发热腔4相连接,所述第一凹腔11的内壁与发热腔4之间还设有一对第一加强筋14,所述一对第一加强筋14分别位于所述发热腔4两侧,所述一对第一加强筋14沿所述主体1高度方向上错开设置,所述第二凹腔12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第二凸起15,所述一对第二凸起15分别位于所述发热腔4两侧并与所述发热腔4相连接,所述第二凹腔12的内壁与发热腔之间还设有一对第二加强筋16,所述第二加强筋16分别位于所述发热腔两侧,所述第二加强筋16沿所述主体高度方向上错开设置。
[0026]所述第一盖板2上设有一对第一隔断块21,所述第二盖板3上设有一对第二隔断块31,所述第一隔断块21与第一加强筋14相对应,所述第一隔断块21与所述第一加强筋14、发
热腔相接触,所述第二隔断块31与第二加强筋16相对应,所述第二隔断块亦与所述第二加强筋、发热腔相接触。
[0027]通过第一凸起13、第二凸起15、第一加强筋14、第二加强筋16、第一隔断块21以及第二隔断块31的设置,尽可能的增大汽化面积,延长汽化时间,提高汽化效率。
[0028]所述发热腔侧面上设有若干散热柱43,本实施例中,平面41上设有若干散热柱43,所述散热柱43主要分布在平面远离进水接头一端,通过散热柱,进一步提高汽化效率。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接头7与蒸汽出口接头8位于同一侧,但两者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开,所述主体1上设有一对通孔17,所述一对通孔17位于发热腔两侧,所述一对通孔17连通所述第一汽化室与第二汽化室,所述一对通孔17远离所述进水接头3。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延长主体内的汽化路径,提高汽化面积,延长汽化时间,提高汽化效率。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盖板2、第二盖板3以及主体1之间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盖板2与主体1之间以及第二盖板3与主体1之间均设有密封圈9,从而使第一汽化室与第二汽化室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的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持续汽化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第一盖板以及第二盖板,所述主体内设有发热腔,所述发热腔内设有发热体,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分别盖设于所述主体两侧,所述第一盖板与主体之间形成第一汽化室,所述第二盖板与主体之间形成第二汽化室,所述第一汽化室与第二汽化室相连通,所述第一汽化室与进水接头相连通,所述第二汽化室与蒸汽出口接头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持续汽化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靠近第一盖板一侧设有第一凹腔,所述主体靠近第二盖板一侧设有第二凹腔,所述发热腔两侧分别凸设于第一凹腔与第二凹腔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持续汽化的蒸汽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第一凸起,所述一对第一凸起分别位于所述发热腔两侧并与所述发热腔相连接,所述第一凹腔的内壁与发热腔之间还设有一对第一加强筋,所述一对第一加强筋分别位于所述发热腔两侧,所述一对第一加强筋沿所述主体高度方向上错开设置,所述第二凹腔的内壁上设有一对第二凸起,所述一对第二凸起分别位于所述发热腔两侧并与所述发热腔相连接,所述第二凹腔的内壁与发热腔之间还设有一对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分别位于所述发热腔两侧,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卓凡
申请(专利权)人:卓力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