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透水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7928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强度透水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粗骨料火山岩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透水砖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透水砖。

技术介绍

[0002]地砖是一种地面装饰材料,也叫地板砖。用黏土烧制而成。规格多种。质坚、耐压耐磨,能防潮。有的经上釉处理,具有装饰作用。多用于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的地面和楼面,透水砖属于地砖的一种,属于绿色环保新型建材,原材料多采用水泥、砂、矿渣、粉煤灰等环保材料为主高压成形,不可为高温烧制;整砖为一次性压缩而成,不得分层压制,形成上下一致不分层的同质砖。能够快速渗水,达到防滑的效果,对市民安全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0003]但现有的透水砖虽然具有渗水和防滑的效果,当自身的强度和耐磨性较差,长时间使用后砖体本身会出现磨损,进而影响砖体的本身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高强度透水砖。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透水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粗骨料火山岩20-100份、中骨料陶粒10-30份、沸石岩5-30份、增强剂2-8份、高标号水泥30-150份、粉煤灰10-30份、高岭土2-16份、减水剂1-7份、水15-25份。
[0006]优选地,所述火山岩、沸石岩、陶粒的粒径大小为0.3-1cm。
[0007]优选地,高强度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泥、高岭土以及粉煤灰充分混合,加入使用配比的水和减水剂,再次搅拌进行混合均匀,得到预料;(2)在预料导入至搅拌机构中,依次加入火山岩、粗骨料、沸石岩以及陶粒,以250r/min-330r/min的速度充分搅拌10-30min,得到混料;(3)在混料中加入增强剂,再次充分搅拌混合,再导入至模具中进行挤压定型;成型时的压力,以每平方厘米500公斤最好;2-7h后通过脱模机构将成型的透水砖导出,再常温放置10-18h;(4)将成型的透水砖置入烧制窑中,在100-280℃的温度下加热10-30min后取出,自然冷却,获得高强度透水砖。
[0008]优选地,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内滑动设置有顶板,所述模具本体的下侧壁固定嵌设有油缸一,所述油缸一的驱动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模具本体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模具本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转杆上侧的连板,所述连板与转杆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所述模具本体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板,所述模具本体的下侧设置有U型板,所述U型板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其中一个导向板上,所述U型板的两端位于连接柱的内侧,所述模具本体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摆杆,所述摆杆
的下端与U型板的内底壁转动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U型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磁铁板,所述连接柱靠近磁铁板的一侧固定嵌设有与磁铁板磁性相同的磁铁块。
[0010]优选地,所述模具本体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端部连接有收集管,所述收集管内滑动有滑板,所述滑板与收集管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模具本体内设置有储水管,所述储水管内滑动设置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与U型板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
[0011]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箱,所述搅拌箱内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箱的下侧设置有底座,所述搅拌箱的边角与底座的内底壁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与搅拌箱的内底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底座上固定嵌设有油缸二,所述油缸二的驱动端竖直向上与搅拌箱的下侧壁相接触。
[00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一种高强度透水砖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的粗骨料火山岩、中骨料陶粒、沸石岩在增加了透水砖成型的强度的同时增加孔隙率,保证了透水砖的透水和强度性能,天机了粉煤灰和高岭土增加了透水砖的可塑性,便于透水砖的成型,添加的增强剂和高标号水泥使各种原料紧密结合,使制品的机械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脱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冷却管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模具本体、2顶板、3油缸一、4转杆、5连板、6伸缩弹簧、7连接柱、8磁铁块、9导向板、10 U型板、11转盘、12摆杆、13磁铁板、14储水管、15连杆、16冷却管、17收集管、18复位弹簧、19搅拌箱、20搅拌杆、21底座、22拉伸弹簧、23油缸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7]实施例一参照图1-3,一种高强度透水砖,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火山岩20份、粗骨料20份、沸石岩5份、增强剂2份、水泥30份、粉煤灰10份、高岭土2份、陶粒10份、减水剂1份、水15份;火山岩、粗骨料、沸石岩、陶粒的粒径大小为0.3-2mm。
[0018]高强度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泥、高岭土以及粉煤灰充分混合,加入使用配比的水和减水剂,再次搅拌进行
混合均匀,得到预料;(2)在预料导入至搅拌机构中,依次加入火山岩、粗骨料、沸石岩以及陶粒,以250r/min-330r/min的速度充分搅拌10-30min,得到混料;(3)在混料中加入增强剂,再次充分搅拌混合,再导入至模具中进行挤压定型,2-7h后通过脱模机构将成型的透水砖导出,再常温放置10-18h;(4)将成型的透水砖置入烧制窑中,在100-280℃的温度下加热10-30min后取出,自然冷却,获得高强度透水砖。
[0019]脱模机构包括模具本体1,模具本体1内滑动设置有顶板2,模具本体1的下侧壁固定嵌设有油缸一3,油缸一3的驱动端竖直向上设置,当模具本体1内成型的透水砖与内壁的接触松动后,油缸一3的驱动端伸出即可将透水砖顶起,实现透水砖的脱模,模具本体1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转杆4,转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模具本体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转杆4上侧的连板5,连板5与转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6,模具本体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板9,模具本体1的下侧设置有U型板10,U型板10的两端分别插设在其中一个导向板9上,U型板10的两端位于连接柱7的内侧,模具本体1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1,转盘11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摆杆12,摆杆12的下端与U型板10的内底壁转动连接,U型板1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磁铁板13,连接柱7靠近磁铁板13的一侧固定嵌设有与磁铁板13磁性相同的磁铁块8,电机带动转盘11转动,转盘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粗骨料火山岩20-100份、中骨料陶粒10-30份、沸石岩5-30份、增强剂2-8份、高标号水泥30-150份、粉煤灰10-30份、高岭土2-16份、、减水剂1-7份、水15-2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骨料火山岩、沸石岩、中骨料陶粒的粒径大小为0.3-1cm。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高强度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水泥、高岭土以及粉煤灰充分混合,加入使用配比的水和减水剂,再次搅拌进行混合均匀,得到预料;(2)在预料导入至搅拌机构中,依次加入火山岩、沸石岩以及陶粒,以250r/min-330r/min的速度充分搅拌10-30min,得到混料;(3)在混料中加入增强剂,再次充分搅拌混合,再导入至模具中进行挤压定型,2-7h后通过脱模机构将成型的透水砖导出,再常温放置10-18h;(4)将成型的透水砖置入烧制窑中,在100-280℃的温度下加热10-30min后取出,自然冷却,获得高强度透水砖。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透水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包括模具本体(1),所述模具本体(1)内滑动设置有顶板(2),所述模具本体(1)的下侧壁固定嵌设有油缸一(3),所述油缸一(3)的驱动端竖直向上设置,所述模具本体(1)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7),所述模具本体(1)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位于转杆(4)上侧的连板(5),所述连板(5)与转杆(4)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6),所述模具本体(1)的外壁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发王建勇王泽宇葛红儒王全志张福卜德彦程美云贺艳霞张贝谢宏祥李桂武郝良群刘雪姚任驰
申请(专利权)人:绿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