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磨削中心内部夹持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778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7
本申请涉及一种数控磨削中心内部夹持工装,涉及数控磨削中心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内同步反向滑动连接有两根定位杆,定位杆上设置有驱动定位杆复位的复位机构,支撑架内同步反向滑动连接有两根抵紧杆,支撑架内设置有驱动抵紧杆滑移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架内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抵紧杆滑移。本申请具有从刀具安装孔内壁对刀具进行夹持,操作简单方便的效果。对刀具进行夹持,操作简单方便的效果。对刀具进行夹持,操作简单方便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磨削中心内部夹持工装


[0001]本申请涉及数控磨削中心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控磨削中心内部夹持工装。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目前数控磨削中心又称数控刀具磨床,是通过数控技术控制磨具对刀具端面进行磨削的机床,一般采用金刚石磨砂轮作为磨具对刀具进行磨削。
[0003]数控刀具磨床包括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磨头,底座上设置有工件定位夹紧装置,底座上设置有机械手立柱,机械手立柱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机械手臂移动导轨,机械手臂移动导轨上设置有上料机械手,底座上设置有料盘,上料机械手设置在料盘的上方,上料机械手上设置有竖直运动的升降导轨。
[0004]上料机械手将料盘上的刀具放置于工件定位夹紧装置上,工件定位夹紧装置将刀具夹紧并向磨头移动,从而对刀具进行磨削,磨削完成的刀具经上料机械手从工件定位夹紧装置上取下并放置于料盘上。
[0005]参照图1和图2,工件定位夹紧装置包括夹钳机构600,夹钳机构600包括底架610,底架610一端可拆卸连接有下钳臂620,下钳臂620上端面可拆卸连接有定位板630,定位板630背离底架610一端开设有定位槽631,底架610一端转动连接有上钳臂640,上钳臂 640位于定位板630上方,底架610上端面转动连接有连接环,连接环内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670,第二气缸670活塞杆上铰接有L 形动力杆650,动力杆650一端转动连接于底架610上,动力杆650 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杆660,连杆660远离动力杆650一端铰接于上钳臂640一端。底架610内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680,第一气缸680 活塞杆沿水平方向伸缩,第一气缸680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690。
[0006]第二气缸670活塞杆伸出推动动力杆650转动,动力杆650带动连杆660向靠近地面方向滑移转动,连杆660推动上钳臂640转动,从而将定位板630露出,将刀具放置于下钳臂620上端面,刀具抵接于定位槽631侧壁,第二气缸670活塞杆收回缸体内带动动力杆650 转动,动力杆650带动连杆660向远离地面方向滑移转动,连杆660 带动上钳臂640转动将刀具夹紧在下钳臂620上。
[0007]现有部分刀具虽形状不同,但在中心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
[0008]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缺陷:需要磨削的刀具形状不同,需要根据刀具形状更换上钳臂、定位板和下钳臂,操作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方便对刀具进行夹持,简化操作,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控磨床中心内部夹持工装,可以适用于多种刀具,从刀具安装孔内壁对刀具进行夹持,操作简单方便。
[0010]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控磨削中心内部夹持工装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1]一种数控磨削中心内部夹持工装,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同步反向滑动连接
有两根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驱动定位杆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支撑架内同步反向滑动连接有两根抵紧杆,所述支撑架内设置有驱动抵紧杆滑移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架内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抵紧杆滑移。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料机械手将刀具夹持运输至定位机构上方,刀具向下移动,定位杆和抵紧杆穿入安装孔内,刀具不断向下移动,定位杆受安装孔约束而互相靠近对复位机构进行挤压,当刀具下端面抵接于支撑架上端面时停止滑移,抵紧杆在驱动机构驱动下同步反向滑移从而抵接于刀具安装孔侧壁,抵紧杆将刀具抵紧方便进行磨削,操作简单方便。
[0013]优选的,所述定位杆背离另一定位杆一侧设置为楔形面,楔形面上端向另一定位杆方向倾斜。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具下降,定位杆进入刀具安装孔内,安装孔侧壁与定位杆楔形面抵触,刀具继续下降,定位杆受刀具安装孔束缚而互相靠近,操作简单方便。
[0015]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定位杆上的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相对底座呈上下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上下设置增加定位杆复位过程中的稳定性。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定位杆朝向另一定位杆一侧的第一连接杆,另一定位杆朝向第一连接杆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同轴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内,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均为空心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内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定位杆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受刀具安装孔约束从而使两根定位杆互相靠近,第一连接杆滑入第二连接杆内,第一复位弹簧被压缩,当刀具取走后第一复位弹簧推动定位杆滑移从而恢复原状,操作简单方便。
[0019]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杆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连接杆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内径等于第一连接杆外径,所述第二限位环外径等于第二连接杆内径。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复位弹簧复位时,第一限位环抵接于第二限位环,可以有效防止第一复位弹簧复位时将第一连接杆从第二连接杆内推出。
[0021]优选的,所述第二复位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定位杆一侧的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与第一连接杆位于同一侧,另一定位杆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连接杆,所述第四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位于同一侧,所述第四连接杆同轴滑动连接于第三连接杆内,所述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为空心杆,所述第四连接杆内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定位杆上。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受刀具安装孔约束从而使两根定位杆互相靠近,第四连接杆滑入第三连接杆内,第二复位弹簧被压缩,当刀具取走后第二复位弹簧推动定位杆滑移从而恢复原状,操作简单方便。
[0023]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内竖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第一复位组件和第二复位组件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沿第二连接杆轴向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杆侧壁的第一驱动齿条,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第
一驱动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三连接杆侧壁沿第三连接杆轴向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齿条,所述第二驱动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具磨削完毕后,上料机械手将刀具取下,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复位推动定位杆滑移,第二连接杆滑移带动第一驱动齿条滑移,第三连接杆滑移带动第二驱动齿条滑移,因第一驱动齿条与第二驱动齿条均与驱动齿轮啮合,故两根定位杆距支撑杆滑移距离相同,提高定位杆的定位能力。
[0025]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转动连接于支撑架内的双向丝杠,两根所述抵紧杆下端分别与双向丝杠右旋螺纹部分和左旋螺纹部分螺纹连接,所述双向丝杠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驱动电机主轴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后,第二锥齿轮驱动第一锥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磨削中心内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00),所述支撑架(100)内同步反向滑动连接有两根定位杆(200),所述定位杆(200)上设置有驱动定位杆(200)复位的复位机构(300),所述支撑架(100)内同步反向滑动连接有两根抵紧杆(400),所述支撑架(100)内设置有驱动抵紧杆(400)滑移的驱动机构(500),所述驱动机构(500)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00)内的驱动电机(540),所述驱动电机(540)驱动抵紧杆(400)滑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磨削中心内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00)背离另一定位杆(200)一侧设置为楔形面,楔形面上端向另一定位杆(200)方向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数控磨削中心内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300)包括固定连接于定位杆(200)上的第一复位组件(310)和第二复位组件(320),所述第一复位组件(310)和第二复位组件(320)相对底座呈上下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数控磨削中心内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位组件(310)包括固定连接于定位杆(200)朝向另一定位杆(200)一侧的第一连接杆(311),另一定位杆(200)朝向第一连接杆(311)一侧固定连接于第二连接杆(312),所述第一连接杆(311)同轴滑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杆(312)内,所述第一连接杆(311)和第二连接杆(312)均为空心杆,所述第一连接杆(311)和第二连接杆(312)内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313),所述第一复位弹簧(313)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根定位杆(200)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数控磨削中心内部夹持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312)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314),所述第一连接杆(311)外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环(315),所述第一限位环(314)内径等于第一连接杆(311)外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法昌祝巍祝清坤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浩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