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元互备用臭氧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7645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元互备用臭氧发生装置,包括撬装底座,撬装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器、第二单元臭氧发生器与第三单元臭氧发生器,第一单元发生器包括第一单元臭氧电源与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室,第二、三单元臭氧发生器与第一臭氧发生器结构相同。可以减少臭氧备用机的资金占压,提高备用机的利用率,缩短现场维护的时间,有利于污水处理负荷的峰谷调节,故障点的排查范围缩小。有利于现场快速判断故障位置,缩短了维护时间。单元臭氧发生器的开机数量可以随着负荷灵活调整,避免了大马拉小车现象又有备用机随时可以增加产量应对负荷突增。设备总占地面积小,适合于原有污染物处理厂的原址提标扩容改造,减少土建和占地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元互备用臭氧发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臭氧发生器的制造应用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单元互备用臭氧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臭氧应用越来越受到各行业的青睐,因其绿色环保无二次污染得到广泛应用。因臭氧无法常规保存,所以臭氧都是运行现场现制现用,24小时常开无停歇。为保证臭氧使用的连续性,运行现场的臭氧发生器都是1用1备,就是同等规格的臭氧发生器运行1台同时现场备用1台,如图1所示。第一大型臭氧器100包括第一臭氧电源101与第一臭氧发生室102,第二大型臭氧器200包括第一臭氧电源201与第一臭氧发生室202。
[0003]大型臭氧发生室由数目不等的高压电极并联组成,同时由一台臭氧电源供电产生臭氧。数目不等的高压电极中的1根电极出故障或1台臭氧电源出故障,都需要臭氧发生器整机停机维护同时切换备用机运行,备用机的使用频率只有在运行机故障时才使用,所以备用机利用率不高但是占压了很多资金。
[0004]当一台大型的臭氧发生器故障时,要在数目众多的高压电极中找到故障电极,需要很长时间排查寻找后进行维护,此排查过程会消耗很长时间和人力。
[0005]另外由于污染物处理现场的负荷会随季节出现大幅波动,现有技术的大型臭氧发生器产量调节一般为30-100%,臭氧产量按照污染物处理的最大负荷配置,而到了低负荷季节臭氧使用量甚至会低于大型臭氧发生器的最低产量,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情况,运行不经济导致能源浪费。
[0006]随着我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老旧污染物处理厂需要提标改造,现实状况是老旧污染物处理厂本身已经没有多余土地供给改造用,所以一体化撬装设备总占地面积小,非常适合于原有污染物处理厂的原址提标扩容改造,减少土建和占地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单元互备用臭氧发生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适于推广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单元互备用臭氧发生装置,包括撬装底座,所述撬装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器、第二单元臭氧发生器与第三单元臭氧发生器,所述第一单元发生器包括第一单元臭氧电源与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室,所述第一单元臭氧电源与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室电联接,所述第二单元臭氧发生器、第三单元臭氧发生器与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器结构相同。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室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原料气阀门与第一出冷却水阀门,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臭氧气阀门与第一进冷却水阀门。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单元臭氧发生室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原料气阀门与第二出冷却水阀门,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臭氧气阀门与第二进冷却水阀门。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单元臭氧发生室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进原料气阀门与第三出冷却水阀门,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出臭氧气阀门与第三进冷却水阀门。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室与第一单元臭氧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源开关;所述第二单元臭氧发生室与第二单元臭氧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二电源开关,所述第三单元臭氧发生室与第三单元臭氧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三电源开关。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14]1、可以减少臭氧备用机的资金占压,提高备用机的利用率,缩短现场维护的时间,有利于污水处理负荷的峰谷调节。
[0015]2、减少了备用臭氧发生器的资金,提高了设备资金利用率。
[0016]3、故障点的排查范围缩小,有利于现场快速判断故障位置,缩短了维护时间。
[0017]4、有利于污染物处理负荷的峰谷调节,单元臭氧发生器的开机数量可以随着负荷灵活调整,避免了大马拉小车现象,又有备用机随时可以增加产量应对负荷突增。
[0018]5、设备总占地面积小,适合于原有污染物处理厂的原址提标扩容改造,减少土建和占地成本。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
技术介绍
中原臭氧发生器备用装置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单元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工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实施例:如附图2至附图5所示,一种单元互备用臭氧发生装置600,包括撬装底座601,撬装底座601上安装有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器、第二单元臭氧发生器与第三单元臭氧发生器,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器包括第一单元臭氧电源301与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室302,第一单元臭氧电源301与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室302电联接,第二单元臭氧发生器、第三单元臭氧发生器与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器结构相同。
[0026]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室3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原料气阀门1与第一出冷却水阀门10,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臭氧气阀门4与第一进冷却水阀门7。
[0027]第二单元臭氧发生室40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原料气阀门2与第二出冷却水阀门1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臭氧气阀门5与第二进冷却水阀门8。
[0028]第三单元臭氧发生室5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进原料气阀门3与第三出冷却水阀门12,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出臭氧气阀门6与第二进冷却水阀门9。
[0029]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室302与第一单元臭氧电源301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源开关13;第二单元臭氧发生室402与第二单元臭氧电源401之间设置有第二电源开关14,第三单元臭氧发生室502与第三单元臭氧电源501之间设置有第三电源开关15。
[0030]具体操作是将大型臭氧发生器分为若干个单元小型化的臭氧发生器,现场实际运
行第一、第二单元臭氧发生器,留第三单元作为备用。每单元臭氧发生器可以独立运行或停机。当第一、二单元臭氧发生器中的单元臭氧发生室或单元臭氧电源故障时可以及时停掉进行维护,马上切换备用第三单元臭氧发生器运行,能达到相同的臭氧产率和使用效果。
[0031]臭氧发生器整套装置除了臭氧电源、臭氧发生室外还包含仪表管路、自动控制系统等,发生室上的阀门1、2、3、4、5、6、7、8、9、10、11、12可以使用自动阀门加流量、压力、温度仪表进行自动控制开关及调节流量作用,结合PLC自动控制电路13、14、15就可以达到无人值守自动控制运行及单元切换。此为公知技术,本专利不再赘述。
[00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00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互备用臭氧发生装置,包括撬装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撬装底座上安装有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器、第二单元臭氧发生器与第三单元臭氧发生器,所述第一单元发生器包括第一单元臭氧电源与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室,所述第一单元臭氧电源与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室电联接,所述第二单元臭氧发生器、第三单元臭氧发生器与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器结构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单元互备用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臭氧发生室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原料气阀门与第一出冷却水阀门,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出臭氧气阀门与第一进冷却水阀门。3.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单元互备用臭氧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布杰王培超包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