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超细湿拉钢丝模具的高精度修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73536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用于超细湿拉钢丝模具的高精度修模装置,包括修模台以及修模支架,修模支架上设置有主修模电机和纵移驱动器,主修模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修模针,修模支架上水平设置有平移滑轨,平移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平移滑块,修模支架上设置有平移驱动器,平移滑块上竖向设置有纵移滑轨,纵移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纵移滑块,主修模电机竖向固定连接在纵移滑块上,纵移驱动器固定连接在平移滑块上,纵移驱动器与纵移滑块连接,通过驱动纵移滑块来带动主修模电机上下移动,修模台一侧的修模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一个砂轮,修模支架上设置有驱动砂轮转动的磨针电机,平移驱动器驱动平移滑块移动以带动修模针在修模台和砂轮之间切换。换。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超细湿拉钢丝模具的高精度修模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特种钢丝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细湿拉钢丝模具的高精度修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超细湿拉钢丝的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因拉丝粉积累、模具拉丝孔发热积碳等因素导致拉丝孔内径发生变化,存在内径缩小、圆度下降等不利于钢丝成品质量的问题,因此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进行及修模,采用修模针对模具的拉丝孔的内径和圆度进行修复,以恢复模具正常的、优良的拉丝效果。
[0003]在实际修模过程中,修模针安装在修模支架上,操作人员操作修模针上下移动对固定在修模台上的模具进行修模,模具修模之前,需要在拉丝孔处滴加糊状修模膏,修模针在修模过程中会粘上修模膏,随着修模次数越来越多,修模针上的修模膏粘的也会越多,在修模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使修模膏牢固地贴接在修模针上,使修模针的尺寸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模具修模后的孔径不一致,影响成品钢丝的质量。
[0004]为了避免上述技术问题,通常操作人员被限定对一定数量的模具进行修模后,要拆下修模针,对修模针进行打磨,使修模针恢复初始状态,但这只能缩小模具拉丝孔孔径的偏差范围,并不能消除同一批模具的拉丝孔孔径偏差,而且,操作人员为了提高修模效率,会人为降低磨针频次,造成成品钢丝质量的进一步下降,而要监控操作人员严格按磨针的要求实施,又给监管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超细湿拉钢丝模具的高精度修模装置,该装置可消除因修模针外径变化引起的同批次模具拉丝孔孔径偏差的问题,提高同批次成品钢丝质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超细湿拉钢丝模具的高精度修模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模具的修模台以及设置在修模台一侧的修模支架,修模支架上设置有主修模电机和驱动主修模电机上下移动的纵移驱动器,主修模电机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修模针,修模针与修模台上下相对,所述修模支架上水平设置有平移滑轨,平移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平移滑块,修模支架上设置有驱动平移滑块滑动的平移驱动器,平移滑块上竖向设置有纵移滑轨,纵移滑轨上滑动连接有纵移滑块,主修模电机竖向固定连接在纵移滑块上,纵移驱动器固定连接在平移滑块上,纵移驱动器与纵移滑块连接,纵移驱动器通过驱动纵移滑块来带动主修模电机上下移动进行修模,修模台一侧的修模支架上转动连接有一个砂轮,同时,修模支架上还设置有驱动砂轮转动的磨针电机,所述平移驱动器驱动平移滑块移动以带动修模针在修模台和砂轮之间切换。
[000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修模装置还包括一个模具自动上料机构,该模具自动上料机构设置在修模台的一侧,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推料座,推料座的前端与修模台配合,推
料座上方设置有一个储模座,储模座上竖向开设有一个插孔,插孔内插接有一根储模管,推料座后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活塞缸,活塞缸的推杆朝向推料座前端,推杆前端连接有一块推料板,推料板位于推料座和储模座之间且位于储模管正下方,活塞缸驱动推料板沿推料座的前后方向做往复运动,推料座上表面高度与修模台上端面高度一致。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料板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凹槽,该凹槽向推料座前端延伸并在推料板前端形成开口,该凹槽与储模管下端正对,凹槽可容纳模具,位于插孔前方的储模座上铰接有至少一个止退杆,止退杆沿推料板移动方向设置,止退杆接近储模管的一端与储模座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自然下摆至储模座下方,使整个止退杆成倾斜状态,储模座上设置有限制止退杆下摆角度的限位轴,止退杆处于下摆极限位置时,下端到凹槽内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模具的高度,止退杆的自由端可向上摆动。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修模台包括竖向固定设置的辅助修模电机,辅助修模电机的输出轴向上设置,输出轴轴端连接有一个用于承载模具的承台。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承台成帽状,承台同轴套接在辅助修模电机的输出轴端,承台内部设置有圈簧,圈簧下端与辅助修模电机的输出轴轴端抵接,上端与承台内顶面抵接,承台内侧壁上周向均布有多根轴向延伸的凸筋,辅助修模电机的输出轴外壁上设置有与凸筋一一对应配合的导槽,凸筋插接在对应导槽内沿导槽上下滑动,修模针未接触模具时,圈簧支撑承台使承台上端面与推料座上表面齐平。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修模装置还包括一个收模盒,收模盒与模具自动上料机构分设在修模台相对的两侧,收模盒与修模台之间设置有一个导模滑梯,导模滑梯包括倾斜设置的底板和分别竖向连接在底板两侧的两块挡板,导模滑梯下端延伸至收模盒内,上端延伸至修模台的承台处,底板上端不高于推料座上表面,底板上端与推料座上表面的高度差小于一个模具的高度,导模滑梯的底板上端开设有与承台间隙配合的半圆形第一嵌槽,推料座前端开设有与承台间隙配合的半圆形第二嵌槽,承台分别位于第一嵌槽和第二嵌槽内。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修模支架上设置有一个罩住砂轮的罩壳,罩壳朝向修模针的一侧开设有磨针口供修模针移动进入罩壳内与砂轮接触,罩壳上连接有一根抽气管,抽气管与一个粉尘过滤器连接,粉尘过滤器与一个吸风风机连接。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上述修模装置还包括一个控制器,控制器用于连接纵移驱动器、平移驱动器、主修模电机、磨针电机、活塞缸、辅助修模电机、吸风风机,并控制纵移驱动器、平移驱动器、主修模电机、磨针电机、活塞缸、辅助修模电机、吸风风机相互配合作业。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在修模支架上设置砂轮,使修模针能够在每个模具上料的时候进行磨针,从而使修模针每次修模时的外径保持恒定。
[0015]本技术进一步通过模具自动上料机构提高修模装置的自动化程度,除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外,还进一步提高了待修复模具上料位置的一致性,为每个模具修模效果的一致性打基础。
[0016]本技术进一步对自动上料机构中的推料板结构进行改进,设置成台阶状推料板,形成二级推料,使一个模具的上料形成分成两次完成,缩短每次推料模具的移动距离,提高上料效率。
[0017]本技术进一步利用辅助修模电机带动模具与修模针反向转动,提高修模效
率。
[0018]本技术进一步采用圈簧弹性连接承台和辅助修模电机的输出轴,使修模台对模具形成弹性支撑,使修模针下压模具过程中,模具与修模台之间的摩擦力提高速度放缓,从而在修模针下压过程中,模具具有更多的时间来调整位置,当模具拉丝孔中心与修模针中心不同轴时,修模针对拉丝孔孔壁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分离还能够驱使模具相对于修模台台面移动,使模具的拉丝孔与修模针同轴,提高修模精度。
[0019]本技术进一步通过设置收模盒和导模滑梯来实现模具的自动收纳或自动收料,节约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导模滑梯上端的位置及结构使得模具被下压后,处于第一嵌槽和第二嵌槽之间,导模滑梯和推料座形成径向的防护,避免模具从修模台上滑落。
[0020]本技术进一步在修模支架上设置罩壳罩住砂轮,并采用吸风风机吸收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超细湿拉钢丝模具的高精度修模装置,包括用于支撑模具的修模台(1)以及设置在修模台(1)一侧的修模支架(2),修模支架(2)上设置有主修模电机(3)和驱动主修模电机上下移动的纵移驱动器(4),主修模电机(3)输出轴上同轴连接有修模针(5),修模针(5)与修模台(1)上下相对,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模支架(2)上水平设置有平移滑轨(6),平移滑轨(6)上滑动连接有平移滑块(7),修模支架(2)上设置有驱动平移滑块(7)滑动的平移驱动器(8),平移滑块(7)上竖向设置有纵移滑轨(9),纵移滑轨(9)上滑动连接有纵移滑块(10),主修模电机(3)竖向固定连接在纵移滑块(10)上,纵移驱动器(4)固定连接在平移滑块(7)上,纵移驱动器(4)与纵移滑块(10)连接,纵移驱动器(4)通过驱动纵移滑块(10)来带动主修模电机(3)上下移动进行修模,修模台(1)一侧的修模支架(2)上转动连接有一个砂轮(11),同时,修模支架(2)上还设置有驱动砂轮(11)转动的磨针电机(12),所述平移驱动器(8)驱动平移滑块(7)移动以带动修模针(5)在修模台(1)和砂轮(11)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超细湿拉钢丝模具的高精度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模具自动上料机构(13),该模具自动上料机构(13)设置在修模台(1)的一侧,包括一个水平设置的推料座(13-1),推料座(13-1)的前端与修模台(1)配合,推料座(13-1)上方设置有一个储模座(13-2),储模座(13-2)上竖向开设有一个插孔(13-3),插孔(13-3)内插接有一根储模管(13-4),推料座(13-1)后端固定设置有一个活塞缸(13-5),活塞缸(13-5)的推杆朝向推料座(13-1)前端,推杆前端连接有一块推料板(13-6),推料板(13-6)位于推料座(13-1)和储模座(13-2)之间且位于储模管(13-4)正下方,活塞缸(13-5)驱动推料板(13-6)沿推料座(13-1)的前后方向做往复运动,推料座(13-1)上表面高度与修模台(1)上端面高度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超细湿拉钢丝模具的高精度修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板(13-6)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凹槽(13-7),该凹槽(13-7)向推料座(13-1)前端延伸并在推料板(13-6)前端形成开口,该凹槽(13-7)与储模管(13-4)下端正对,凹槽(13-7)可容纳模具(14),位于插孔(13-3)前方的储模座(13-2)上铰接有至少一个止退杆(13-8),止退杆(13-8)沿推料板(13-6)移动方向设置,止退杆(13-8)接近储模管(13-4)的一端与储模座(13-2)铰接,另一端为自由端且自然下摆至储模座(13-2)下方,使整个止退杆(13-8)成倾斜状态,储模座(13-2)上设置有限制止退杆(13-8)下摆角度的限位轴(13-9),止退杆(13-8)处于下摆极限位置时,下端到凹槽(13-7)内底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模具(14)的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玲殷闽程俊杰张遵树黄陈
申请(专利权)人:苏闽张家港新型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