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面打标的振镜标定方法、板状物体的双面打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7151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双面打标的振镜标定方法和板状物体的双面打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振镜标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标定第一振镜,得到第一振镜的纠偏矩阵;标定相机,得到相机与第一振镜的打标系统的变化矩阵;标定第二振镜。标定第二振镜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振镜和第二振镜中间设置具有透光性能的标记面板,用第二振镜在标记面板上标刻呈m阶矩阵分布的基准点,利用前述步骤的相机捕获的基准点,并记录下基准点相对相机的实际坐标;根据步骤相机捕获所得到的实际坐标和第二振镜的理论坐标,得到第二振镜的纠偏矩阵。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快速实现对位于物体两侧的振镜的标定,并确保在进行双面打标时正反两侧的打标位点的一致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双面打标的振镜标定方法、板状物体的双面打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激光打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双面打标的振镜标定方 法和板状物体的双面打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激光打标具有标记速度快、清晰度高以及便于进行精确打标等优点,因而 在电子、医疗、汽车等多个行业中被广泛应用。
[0003]在进行激光打标时,需要利用激光器产生激光,并借助振镜对其射出方向 进行控制,以实现对特定位点的打标。在进行激光打标前,需要对振镜进行标 定,以确保打标的精准性。
[0004]在对PCB板等需要进行双面打标的产品进行打标时,需要在待打标的产品两 侧分别设置一个激光器并分别连接有一个振镜,因而,为了保证打标的良品率, 需要确保位于产品两侧的振镜的打标位点保持一致性。然而,现有技术中,在 需要进行双标打标的校正时,需要进行多次校正调整后才能完成对双面打标的 振镜的校正过程,费时费力,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面打标的振镜标定方 法,用于对分别放置于待打标的物体两侧的第一振镜和第二振镜进行标定,其 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标定第一振镜,得到第一振镜的纠偏矩阵,步骤2:标 定相机,得到相机与第一振镜的打标系统的变化矩阵,步骤3:标定第二振镜,
[0006]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31:在第一振镜和第二振镜中间设置具有透光性能的标记面板,相机 能捕捉位于标记面板任意一侧的标记;步骤32:用第二振镜在标记面板上标刻 呈m阶矩阵分布的基准点;步骤33:利用步骤2的相机捕获基准点,并记录下基 准点相对相机的实际坐标;步骤34:根据步骤33所得到的实际坐标和步骤32的 第二振镜的理论坐标,得到第二振镜的纠偏矩阵。
[0008]本专利技术的振镜标定方法,通过设置具有透光性能的标记面板,并在其上标 刻出基准点,并利用相机捕获,因而得到第二振镜的纠偏矩阵,并利用同一相 机与第一振镜的关联矩阵参数,而建立起第一振镜与第二振镜间的关联,因而, 能够快速实现对位于物体两侧的振镜进行标定,并确保在进行双面打标时正反 两侧的打标位点的一致性。
[0009]进一步的,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S11:利用第一振镜在待打标的物体的一侧标刻出呈n阶矩阵分布的标 记点;步骤S12:测量并计算得到各个标记点的实际坐标位置;步骤S13:根据步 骤S12的实际坐标与步骤S11的第一振镜的理论坐标,得到第一振镜的纠偏矩阵。
[0011]更进一步的,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1:利用相机捕获步骤S11的标记 点的像
素坐标;步骤S22:根据标记点的实际坐标与相机所捕获的像素坐标计算 得到相机与第一振镜的打标系统的变化矩阵。
[0012]进一步的,相机与第一振镜设置在待打标物体的同一侧。
[0013]进一步的,标记面板为透明材质的面板。因而,便于相机对基准点的捕获。
[0014]进一步的,m与n相等。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板状物体的双面打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01: 在板状物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正面振镜和反面振镜,利用正面振镜在板状物体的 正面标刻出呈n阶矩阵分布的标记点,根据标记点的实际坐标与正面振镜的理论 坐标得到正面振镜的纠偏矩阵;步骤102:利用相机对步骤101在板状物体表面 打出的标记点位置进行捕获,并得到相机与正面振镜的打标系统的变化矩阵; 步骤103:将板状物体替换为透明材质的标记面板,并利用反面振镜在标记面板 上标刻出呈m阶矩阵分布的基准点;步骤104:利用相机捕获步骤103的基准点, 并记录下基准点相对相机的实际坐标;步骤105:根据步骤S104的实际坐标与步 骤103的反面振镜的理论坐标,得到反面振镜的纠偏矩阵;步骤106:取下标记 面板,将待打标的板状物体重新放置于正面振镜和反面振镜中间,利用步骤105 所得到的反面振镜的纠偏矩阵在待打标的板状物体的反面标刻。
[0016]因而,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板状物体的双面打标方法,能够快速完成对位于物体 两侧的振镜的标定,并能确保双面打标位点的一致性,因而,大幅提高了对物 体双面打标的效率和打标准确度。
[0017]进一步的,相机与正面振镜均设置在待打标的板状物体的同一侧。
[0018]更进一步的,m与n相等。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 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 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20]本专利技术的于双面打标的振镜标定方法,用于对分别放置于待打标的物体两 侧的正面振镜和反面振镜进行标定,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振镜标定方法能确保对待打 标的物体两侧的振镜对物体同位点的正反两侧的精确打标。本专利技术以待打标的 物体为PCB板为例进行说明,很显然,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也适用于对其他需要双面打 标的物体进行打标。
[0021]本实施例的PCB板的双面打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2]1、将PCB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正面振镜和反面振镜,将相机与正面振镜设置 在靠近PCB板的正面一侧,利用正面振镜在PCB板的正面标刻出呈3阶矩阵分布的 标记点,标记点一共为9个;
[0023]2、以位于中心的标记点为基础,利用卡尺对其他各个标记点与位于中心的 标记点的相对位置进行测量,确定各个标记点的实际坐标位置,在对各个标记 点的位置进行测量时包括X向、Y向和Z向的差值的测量。
[0024]3、利用步骤2的各个标记点的实际坐标位置与正面振镜的理论坐标值构建 正面振镜的纠偏矩阵;
[0025]4、利用相机对步骤1在PCB板表面打出的标记点位置进行捕获,并构建得到 相机
与正面振镜的打标系统的变化矩阵;
[0026]5、将PCB板替换为透明的标记面板,调整好正面振镜和反面振镜相对标记 面板的焦距,调整光源,使相机能捕获到反面振镜打标的位置,利用反面振镜 在标记面板上标刻出呈3阶矩阵分布的基准点;
[0027]6:利用相机捕获步骤5的基准点,并记录下基准点相对相机的实际坐标;
[0028]7、根据步骤6的实际坐标与步骤5的反面振镜的理论坐标,得到反面振镜的 纠偏矩阵;
[0029]8、取下标记面板,将待打标的PCB板重新放置于正面振镜和反面振镜中间, 利用步骤7所得到的反面振镜的纠偏矩阵在待打标的PCB板的反面进行打标。
[0030]本实施例的步骤3的正面振镜的纠偏矩阵、步骤4的变化矩阵和步骤7的纠偏 矩阵均采用橙子软件构建。
[0031]本实施例的标记面板为玻璃面板,且也可以为其他任意的具有良好透光效 果的材质,如塑料材质。
[0032]本专利技术的标记点和基准点的矩阵为3阶,很显然其也可以为任意阶数,优选 的,标记点和基准点的阶数一致并且都为奇数阶。
[0033]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双面打标的振镜标定方法,用于对分别放置于待打标的物体两侧的第一振镜和第二振镜进行标定,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标定第一振镜,得到第一振镜的纠偏矩阵,步骤2:标定相机,得到相机与第一振镜的打标系统的变化矩阵,步骤3:标定第二振镜,步骤3包括如下步骤:步骤31:在第一振镜和第二振镜中间设置具有透光性能的标记面板,相机能捕捉位于标记面板任意一侧的标记;步骤32:用第二振镜在标记面板上标刻呈m阶矩阵分布的基准点,步骤33:利用步骤2的相机捕获基准点,并记录下基准点相对相机的实际坐标;步骤34:根据步骤33所得到的实际坐标和步骤32的第二振镜的理论坐标,得到第二振镜的纠偏矩阵。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双面打标的振镜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1:利用第一振镜在待打标的物体的一侧标刻出呈n阶矩阵分布的标记点;步骤S12:测量并计算得到各个标记点的实际坐标位置;步骤S13:根据步骤S12的实际坐标与步骤S11的第一振镜的理论坐标,得到第一振镜的纠偏矩阵。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用于双面打标的振镜标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21:利用相机捕获步骤S11的标记点的像素坐标;步骤S22:根据标记点的实际坐标与相机所捕获的像素坐标计算得到相机与第一振镜的打标系统的变化矩阵。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双面打标的振镜标定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福涛吴俊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领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