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类微胶囊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7080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6
本申请涉及化妆品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类微胶囊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和一种类微胶囊的制备方法。类微胶囊前驱体包括溶剂、增稠剂、皮肤调理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其制备方法为:将原料加热直至完全溶解、均质后进行冷却即可得到类微胶囊前驱体,类微胶囊前驱体的5(wt%)的水分散体即为类微胶囊。本申请打破了常规微胶囊结构,创造了无壁结构的类微胶囊前驱体缓释体;实现了具有可长期维持,并在使用中可快速释放核心成分活性的类微胶囊前驱体的制备,且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放大生产。易于放大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类微胶囊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化妆品制备的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类微胶囊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如何提高化妆品的高功效性、稳定性和降低化妆品的低刺激性是化妆品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国内外,每年都有大量的关于化妆品刺激性、化妆品无相应功效作用的投诉。
[0003]化妆品微胶囊化是目前比较有效的制备集高功效性和低刺激性于一体的化妆品的方法。微胶囊技术是一种微型封装技术,由聚合物包裹着活性物质芯材形成微小粒子,微胶囊的大小从10-1000μm不等。微胶囊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包封活性物质(芯材),从而保证被芯材不受所在使用区域环境的影响,活性物质(芯材)可以是固体、气体和液体,壳体的渗透性可以控制芯材的释放,以达到活性成分在环境中的长期释放、在另一种介质中的释放或者完全不释放。这使得微胶囊产品具有减小对皮肤刺激、掩盖原料气味,改善原料配伍性及提升功效性等特性。
[0004]化妆品中,微胶囊的造粒方法主要将芯材制成水溶性物质后,通过加入高分子聚合物溶液中,使得高分子聚合物包覆于芯材表面,形成薄壁。微胶囊所用壁材可分为三类:(1)全合成高分子材料,不易降解,部分壁材名称与塑料微珠(Plastic Microbead)一致,极易引起消费者恐慌;(2)半合成高分子材料,易水解,不耐高温,原料局限性较大,需临时配制,容易引起化妆品品质不良,功效性降低;(3)天然高分子材料,物化稳定性较差,可用稳定壁材种类偏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放大生产难度较高,所制备产品极易受贮存环境影响,在外观及使用感方面引起较大变化。目前,人们在微胶囊在化妆品的应用方面起步不久,因此,如何解决微胶囊技术的化妆品具有的原料局限性、物化稳定性、功效性降低和放大生产难度大等成为化妆品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0005]目前市场大部分微胶囊产品存在问题1、涂抹起来微胶囊不容易破裂,主要由含壁微胶囊结构导致;2、2019年国家规定塑料微珠产品禁用,虽然微胶囊壁材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塑料微珠,但最终体现在化妆品全成分(化妆品包装成分信息)存在一致可能,容易引起恐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目前化妆品微胶囊产品存在问题,本申请进行了无壁类微胶囊前驱体的研究开发。
[0007]为了替代传统微胶囊技术制备高功效、无薄壁胶囊的低刺激性护肤品,本申请提供一种类微胶囊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类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类微胶囊前驱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类微胶囊前驱体,包括以下原料组成:溶剂、增稠剂、皮肤调理剂,所述溶剂、增稠
剂、皮肤调理剂的重量份之比为1:0.3~0.8:0.5~2;所述溶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衍生物,PEG类衍生物,聚硅氧烷及衍生物、突厥蔷薇花油、霍霍巴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为鲸蜡硬脂醇、地蜡、蜂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皮肤调理剂为:氢化C6-14链烯烃聚合物类、氢化卵磷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季戊四醇四(乙基己酸)酯、红没药醇、玫瑰花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基于微胶囊制备现有技术中存在局限性、物化稳定性、功效性降低和放大生产难度大等问题,一种新型不受原料局限的高功效微粒成为新的探索方向。专利技术人发现,在无壁微胶囊(类微胶囊)方面,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有相关的报道。将微胶囊前驱体(即还未进行包埋形成微胶囊产品的原料配方)制备成无壁微胶囊结构,即可替代传统微胶囊而成为制备高功效、低刺激性化妆品的方法之一。因此开发一种不受原料所限,可长期维持核心原料功效,配方配伍性好、操作简单,易于放大生产的缓释体(类微胶囊前驱体)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0010]专利技术人在多次试验中发现,将类微胶囊前驱体制成油溶性蜡状物质,在投入水分散相中,能够形成无壁的类似微胶囊产品的功能性原料产物。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溶剂、增稠剂、皮肤调理剂等原料均选用油溶性物质,原料之间存在较好溶解效果。选用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衍生物,PEG类衍生物,聚硅氧烷及衍生物、突厥蔷薇花油、霍霍巴籽油等溶剂与增稠剂、皮肤调理剂的配合,制成产品使用时具有较好的使用感,推开顺滑,加强皮肤的吸收;配合选用氢化C6-14链烯烃聚合物类、氢化卵磷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季戊四醇四(乙基己酸)酯作为皮肤调理剂制成类微胶囊产品时,维持皮肤稳定,提高皮肤含水量;配合选用的红没药醇、玫瑰花油等作为皮肤调理剂时,在提高皮肤的含水量的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美白提亮效果。
[0012]主要由溶剂、增稠剂、皮肤调理剂组成的类微胶囊前驱体,且重量份之比为1:0.3~0.8:0.5~2。由于该配比下的这三种原料配合之后,形成了油溶蜡状的物质,在水分散体系中能够形成无壁的类似微胶囊产品的功能性原料产物。相比于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微胶囊产品,本申请制备的类胶囊前驱体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简单,能够实现放大生产;且转化为类胶囊产品在保持功效性成分在稳定发挥作用的情况下,还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低刺激性。本申请打破了常规微胶囊结构,创造了无壁结构的类微胶囊前驱体缓释体;实现了具有可长期维持,并在使用中可快速释放核心成分活性的类微胶囊前驱体的制备。
[0013]优选的,还包括抗氧化剂和防腐剂,所述抗氧化剂为生育酚及其衍生物、丁羟甲苯、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虾青素、母菊花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腐剂为苯氧乙醇、羟苯甲酯、氯苯甘醚、苯甲酸钠、辛酰羟肟酸、山梨酸、甲基异噻唑啉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防腐剂和抗氧化剂,一方面提高了类微胶囊前驱体自身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还增加了对皮肤的功能性作用。抗氧化剂和防腐剂选用以上组合的复配,与溶剂、增稠剂、皮肤调理剂的配伍性好,致敏性低,抗氧化效果好。
[0015]优选的,所述溶剂、增稠剂、皮肤调理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重量份之比为1:0.3~0.8:0.5~2:0.05~0.3:0.0001~0.005。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溶剂、增稠剂、皮肤调理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重量份
之比为重量份之比为1:0.3~0.8:0.5~2:0.05~0.3:0.0001~0.005之时,配方具有良好的配伍性,类微胶囊前驱体制备的类微胶囊产品会皮肤的调理作用较佳。
[0017]优选的,所述溶剂、增稠剂、皮肤调理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重量份之比为1:0.5:1:0.1:0.001。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原料组成的重量份配比为1:0.5:1:0.1:0.001,制备而成的类微胶囊产品具有高稳定性,且对皮肤的调理作用、功能性效果最佳。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类微胶囊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加热溶解均质:将原料分别投入加热容器中加热直至完全溶解,均质,得到混合溶液;冷却:将得到的混合溶液,缓慢搅拌,冷却,得到类微胶囊前驱体。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只需要辅以加热设备及搅拌设备即可完成类微胶囊前驱体的制备,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类微胶囊前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成:溶剂、增稠剂、皮肤调理剂,所述溶剂、增稠剂、皮肤调理剂的重量份之比为1:0.3~0.8:0.5~2;所述溶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及其衍生物,PEG类衍生物,聚硅氧烷及衍生物、突厥蔷薇花油、霍霍巴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稠剂为鲸蜡硬脂醇、地蜡、蜂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皮肤调理剂为氢化C6-14链烯烃聚合物类、氢化卵磷脂、辛酸/癸酸甘油三酯、季戊四醇四(乙基己酸)酯、红没药醇、玫瑰花油中的一种或多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微胶囊前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氧化剂和防腐剂,所述抗氧化剂为生育酚及其衍生物、丁羟甲苯、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虾青素、母菊花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防腐剂为苯氧乙醇、羟苯甲酯、氯苯甘醚、苯甲酸钠、辛酰羟肟酸、山梨酸、甲基异噻唑啉酮中的一种或多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类微胶囊前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增稠剂、皮肤调理剂、抗氧化剂和防腐剂的重量份之比为1:0.3~0.8:0.5~2:0.05~0.3:0.0001~0.005。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类微胶囊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暴跃许晋荣李东闫惠丽
申请(专利权)人:科玛化妆品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