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中RFID的移动标签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691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中RFID的移动标签定位方法,属于无线定位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标签建模、信号处理和目标定位这三个步骤来实现物联网中RFID的移动标签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固定RFID标签和移动RFID阅读器相结合,能够保证其合作式定位,提高标签定位的精准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进行信号处理时采用调制器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可很快地确定其三维定位位置,提高算法的稳定性,降低定位过程中的误差大小,提高定位精度和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RFID的移动标签定位方法无需参考标签,系统简单,成本低,具有定位准确、效率高的优点。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中RFID的移动标签定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定位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中RFID 的移动标签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 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 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 签,操作快捷方便。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是由Reader与电子标签TAG 也就是所谓的Transponder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工作 原理是Re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给Transponder,用 以驱动Transponder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Reader便依序接 收解读数据,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0003]经现有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414972B,公开日 2020年5月19日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相位特征的移动机器人 RFID定位方法,该专利申请通过以下步骤进行操作:RFID读写器在移 动机器人运动时,与目标物上安装的RFID标签形成射频回路,RFID 读写器测量RFID射频回路的相位信息和信号波长信息;将周期非连续 的相位信息转化为连续非周期的相位信息,并获取RFID读写器天线的 位置信息;构建解缠相位-位置模型,将信号波长信息、连续非周期 的相位信息以及天线的位置信息代入解缠相位-位置模型中,计算获 得RFID标签相对于移动机器人的位置信息,以此实现目标物的定位。 但是,该专利技术定位过程过于繁杂,而且效率也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简单、提高其定位效率的基于物 联网中RFID的移动标签定位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基于物联网中RFID的移动标签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标签建模:设置固定RFID标签和移动RFID阅读器,利用耦 合作用对标签进行建模,然后采集邻近标签信息与周围阅读器进行交 换信息,利用标签之间的耦合效应对目标标签进行定位;
[0008]2)信号处理:将步骤1)中采集到的目标标签利用信号接收器 和信号发生器进行信号处理,利用调制器将经过信号处理的标签转化 为电信号,然后采用迭代定位算法进行定位;
[0009]3)目标定位:根据采集和交换得到的邻近信息来估计标签位置, 利用移动RFID阅读器在不同高度移动采样,产生多条孔径,然后利 用非连续周期相位信息,来获取RFID标签相对于移动RFID阅读器的 位置信息,即可对目标标签精确定位。
[00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两条孔径对应位置处的相位差均为零 时,它们各自与任意第三条孔径所产生的候选点子集中存在多个公共 点。
[00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移动RFID阅读器为手持式RFID阅读 器,能够实时获得自身的相对位置并计算自身的移动轨迹。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每隔30~40cm测量RSSI值。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专利技术采用固定RFID标签和移动RFID阅读器相结合,能够 保证其合作式定位,提高标签定位的精准性。
[0015]2)本专利技术在进行信号处理时采用调制器将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可很快地确定其三维定位位置,提高算法的稳定性,降低定位过程中 的误差大小,提高定位精度和效率。
[0016]3)本专利技术的RFID的移动标签定位方法无需参考标签,系统简单, 成本低,具有定位准确、效率高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 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8]一种基于物联网中RFID的移动标签定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1)标签建模:设置固定RFID标签和移动RFID阅读器,利用耦 合作用对标签进行建模,然后采集邻近标签信息与周围阅读器进行交 换信息,利用标签之间的耦合效应对目标标签进行定位;所述移动 RFID阅读器为手持式RFID阅读器,能够实时获得自身的相对位置并 计算自身的移动轨迹,每隔30~40cm测量RSSI值。
[0020]2)信号处理:将步骤1)中采集到的目标标签利用信号接收器 和信号发生器进行信号处理,利用调制器将经过信号处理的标签转化 为电信号,然后采用迭代定位算法进行定位;
[0021]3)目标定位:根据采集和交换得到的邻近信息来估计标签位置, 利用移动RFID阅读器在不同高度移动采样,产生多条孔径,然后利 用非连续周期相位信息,来获取RFID标签相对于移动RFID阅读器的 位置信息,即可对目标标签精确定位。所述两条孔径对应位置处的相 位差均为零时,它们各自与任意第三条孔径所产生的候选点子集中存 在多个公共点。
[002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 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 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 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中RFID的移动标签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标签建模:设置固定RFID标签和移动RFID阅读器,利用耦合作用对标签进行建模,然后采集邻近标签信息与周围阅读器进行交换信息,利用标签之间的耦合效应对目标标签进行定位;2)信号处理:将步骤1)中采集到的目标标签利用信号接收器和信号发生器进行信号处理,利用调制器将经过信号处理的标签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采用迭代定位算法进行定位;3)目标定位:根据采集和交换得到的邻近信息来估计标签位置,利用移动RFID阅读器在不同高度移动采样,产生多条孔径,然后利用非连续周期相位信息,来获取RFID标签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丽周永博栗志鹏李富鹏卫祥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