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换喷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690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换喷头装置,包括喷头模具及喷头进油板,喷头进油板的后部形成有安装面,喷头模具形成有模具前侧面,喷头进油板的左部形成有垂直于安装面的横向定位面,喷头进油板形成有垂直于横向定位面的竖向定位面,喷头模具形成有第二贴靠面,第一滑板部的左端形成有第一贴靠面,模具前侧面与安装面贴靠连接,第一贴靠面与横向定位面贴靠连接及第二贴靠面与竖向定位面贴靠连接,第一定位压块结合第二定位压块将喷头模具锁定在喷头进油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头模具可以快速定位固定或拆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喷头装置简化了更换喷头模具的操作,有利于快速更换喷头模具。有利于快速更换喷头模具。有利于快速更换喷头模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换喷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喷涂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换喷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喷涂机用于喷涂木板材的边缘,喷涂机设有喷头装置,如图16至图18所示,喷头装置固定在调位支架96上,喷头装置包括用于向板材97边缘喷油的喷头模具1,调位支架96包括蜗轮蜗杆摆动机构98,如图17所示,喷头装置与蜗轮蜗杆摆动机构98安装连接,如图16所示,在工作状态下,喷头模具1靠近板材97的边缘和机架99,在需要更换喷头模具1的时候,由于喷头模具1是通过穿过喷头模具1的四个螺钉固定,而喷头模具1的后方操作空间不足,于是须通过蜗轮蜗杆摆动机构98将喷头装置向上摆动至图18所示位置,这样操作员才能将喷头模具1拆下,更换了喷头模具1后,又需要通过蜗轮蜗杆摆动机构98将喷头装置复位,这样操作很费时,所以现有技术的喷头装置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快换喷头装置,它有利于快速更换喷头模具。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本技术公开的快换喷头装置,包括喷头模具及喷头进油板,所述喷头进油板的后部形成有安装面,所述喷头模具形成有模具前侧面,所述模具前侧面与所述安装面贴靠连接;其中,所述喷头进油板的左部形成有垂直于所述安装面的横向定位面,所述喷头进油板形成有垂直于所述横向定位面的竖向定位面,所述竖向定位面垂直于所述安装面,所述喷头模具的左部向左延伸形成有第一滑板部,所述第一滑板部的左端形成有第一贴靠面,所述第一滑板部的后端形成有第一受压面,所述喷头模具的右部向右延伸形成有第二滑板部,所述第二滑板部的后端形成有第二受压面,所述第一贴靠面与所述横向定位面贴靠连接;包括第一螺栓及用于将所述模具前侧面压在所述安装面上的第一定位压块,所述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压块及所述喷头进油板,所述第一螺栓的前端螺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定位压块与所述第一受压面贴靠连接;包括第二螺栓及用于将所述模具前侧面压在所述安装面上的第二定位压块,所述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压块及所述喷头进油板,所述第二螺栓的前端螺接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定位压块与所述第二受压面贴靠连接;所述喷头模具形成有第二贴靠面,所述第二贴靠面与所述竖向定位面贴靠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喷头模具的前部向前延伸形成有凸缘部,所述第二贴靠面设置在所述凸缘部上。
[0007]优选地,所述凸缘部设置在所述喷头模具的上端部,所述第二贴靠面设置在所述凸缘部的下端。
[0008]优选地,包括螺纹棒及用于将所述第二贴靠面压在所述竖向定位面上的第三定位压块,所述螺纹棒穿过所述第三定位压块,所述螺纹棒的下端部与所述喷头进油板螺接固
定,所述螺纹棒的上端部螺接有第三螺母,所述凸缘部的上端形成有第三受压面,所述第三定位压块与所述第三受压面贴靠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三定位压块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长孔,所述螺纹棒穿过所述长孔。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及所述第三螺母都设为蝶形螺母。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受压面设为从左向右前方延伸的斜面,所述第二定位压块形状适配所述第二受压面。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模具前侧面与安装面贴靠连接、第一贴靠面与横向定位面贴靠连接及第二贴靠面与竖向定位面贴靠连接,第一定位压块结合第二定位压块将喷头模具锁定在喷头进油板上,使喷头模具可以快速定位固定或拆卸,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喷头装置不需要向上摆开喷头进油板,也能将喷头模具取下,本技术的喷头装置简化了更换喷头模具的操作,有利于快速更换喷头模具。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移除了喷头支架、进油管及吸油连接管的正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依据图3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依据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依据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技术的喷头进油板的正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8为本技术的喷头进油板的后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本技术的喷头进油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10为本技术的喷头进油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11为本技术的喷头模具的正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2为本技术的喷头模具的后视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3为本技术的喷头模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4为本技术的喷头模具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5为本技术的喷头模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6为现有技术的喷头装置的工作状态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7为现有技术的喷头装置的工作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8为依据图16的喷头模具向上摆动移位的状态示意图。
[0031]标号说明:1-喷头模具;101-模具前侧面;102-第一滑板部;1021-第一受压面;1022-第一贴靠面;103-第二滑板部;1031-第二受压面;104-凸缘部;1041-第二贴靠面;105-第三受压面;1098-吸油孔;1099-喷油孔;2-喷头进油板;201-安装面;202-横向定位面;203-竖向定位面;3-第一定位压块;31-第一螺母;32-第一螺栓;4-第二定位压块;41-第二螺母;42-第二螺栓;5-第三定位压块;501-长孔;51-第三螺母;52-螺纹棒;6-连接板;7-喷头支架;8-盖板;9-吸油连接管;10-进油管;96-调位支架;97-板材;98-蜗轮蜗杆摆动机构;99-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
[0033]本实施方式的快换喷头装置,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喷头模具1及喷头进油板2,如图7至图10所示,喷头进油板2的后部形成有安装面201,如图11至图15所示,喷头模具1形成有模具前侧面101,如图2所示,模具前侧面101与安装面201贴靠连接。为了与调位支架96的蜗轮蜗杆摆动机构98安装连接,喷头进油板2的前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前侧面的右部固定安装有喷头支架7,如图17所示,喷头支架7与蜗轮蜗杆摆动机构98安装连接。如图13所示,喷头模具1的中部形成有倾斜的用于喷油的喷油孔1099,喷油孔1099的左右两侧各设有吸油孔1098,图1中的进油管10与喷头模具1的喷油孔1099连通,吸油连接管9的前端用于连接高压吸风机,吸油连接管9的后端连通吸油孔1098。如图2所示,喷头模具1的后侧面安装有用于调整喷油范围的盖板8。如图16所示,在工作状态下,喷头模具1的前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换喷头装置,包括喷头模具(1)及喷头进油板(2),所述喷头进油板(2)的后部形成有安装面(201),所述喷头模具(1)形成有模具前侧面(101),所述模具前侧面(101)与所述安装面(201)贴靠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进油板(2)的左部形成有垂直于所述安装面(201)的横向定位面(202),所述喷头进油板(2)形成有垂直于所述横向定位面(202)的竖向定位面(203),所述竖向定位面(203)垂直于所述安装面(201),所述喷头模具(1)的左部向左延伸形成有第一滑板部(102),所述第一滑板部(102)的左端形成有第一贴靠面(1022),所述第一滑板部(102)的后端形成有第一受压面(1021),所述喷头模具(1)的右部向右延伸形成有第二滑板部(103),所述第二滑板部(103)的后端形成有第二受压面(1031),所述第一贴靠面(1022)与所述横向定位面(202)贴靠连接;包括第一螺栓(32)及用于将所述模具前侧面(101)压在所述安装面(201)上的第一定位压块(3),所述第一螺栓(32)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压块(3)及所述喷头进油板(2),所述第一螺栓(32)的前端螺接有第一螺母(31),所述第一定位压块(3)与所述第一受压面(1021)贴靠连接;包括第二螺栓(42)及用于将所述模具前侧面(101)压在所述安装面(201)上的第二定位压块(4),所述第二螺栓(42)穿过所述第二定位压块(4)及所述喷头进油板(2),所述第二螺栓(42)的前端螺接有第二螺母(41),所述第二定位压块(4)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少华孙玉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快涂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