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电池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88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电池保护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3、电阻R1、电容C1、电阻R3和电容C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源端B+、输出端P+和电阻R3,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和芯片U1的引脚5,芯片U1的引脚6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源端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电池保护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
,具体是一种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电池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池保护控制电路采用单电路设计控制,容易出现短路,循环寿命.容量保持过放,充电,静态电电流消耗.保护恢复时间,延迟短路时间。
[0003]现有技术为了解决短路保护在电路增加静电管以及串二极管,短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是是电路内阻增加,静电电流加大,消耗电池以及破坏电池寿命时间。电池储存时间缩短,并没有解决电池短路过程中,第一时间起到保护电池以及应用的电路保护,影响应用后面的电路设计,以及减少电池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电池保护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电池保护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3、电阻R1、电容C1、电阻R3和电容C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源端B+、输出端P+和电阻R3,电阻R1的另一端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电池保护电路,包括芯片U1、芯片U3、电阻R1、电容C1、电阻R3和电容C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源端B+、输出端P+和电阻R3,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和芯片U1的引脚5,芯片U1的引脚6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电源端B-和开关管Q2的源极,芯片U1的引脚2连接电阻R2,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开关管Q3的源极,开关管Q3的漏极连接开关管Q2的漏极,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2和芯片U3的引脚5,芯片U3的引脚6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和开关管Q4的源极,芯片U3的引脚2连接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输出端P-、开关管Q5的源极,开关管Q5的漏极连接开关管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向利张兵王思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景创科技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