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660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换热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换热循环系统、第一相变介质、冷却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制冷循环系统与所述换热循环系统通过换热中心进行换热;所述第一相变介质设置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内,并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内循环运动,以通过自身相态的改变来与所述换热循环系统进行换热;所述冷却装置适于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处与所述第一相变介质换热以改变所述第一相变介质的相态;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第一相变介质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内循环运动。该冷却换热系统的换热效果更好且更节省能源。更好且更节省能源。更好且更节省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换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冷却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传统的冷却换热系统中制冷循环系统内的换热介质均为水等非相变介质,因此采用的换热方式为显热换热,换热系数较小,导致换热效果较差,且所消耗的驱动能源更多,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冷却换热系统,该冷却换热系统的换热效果更好且更节省能源。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冷却换热系统,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换热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与所述换热循环系统通过换热中心进行换热;第一相变介质,所述第一相变介质设置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内,并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内循环运动,以通过自身相态的改变来与所述换热循环系统进行换热;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适于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处与所述第一相变介质换热以改变所述第一相变介质的相态;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第一相变介质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内循环运动。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冷却换热系统,该冷却换热系统的换热效果更好且更节省能源。
[0006]另外,根据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换热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相变介质在与所述冷却装置换热后由气态的所述第一相变介质转变成液冷的所述第一相变介质以降低自身温度,液态的所述第一相变介质流动到所述换热中心以与所述换热循环系统换热。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相变介质在所述换热中心处由液态的所述第一相变介质转变回气态的所述第一相变介质以吸收所述换热循环系统的热量。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循环系统通过换热结构与待换热件换热。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结构包括:液冷柜体,所述待换热件设置在所述液冷柜体内,所述换热循环系统与所述液冷柜体进行换热,所述液冷柜体与所述待换热件接触换热。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换热循环系统包括:进液环管和出液环管,所述进液环管适于将所述换热循环系统在所述换热中心处换热后所得到的工质与所述换热结构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所述工质通过所述出液环管回流到所述换热中心。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液冷柜体内具有换热空腔,所述换热空腔具有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进液环管通过第一支管与所述进液端连通,所述出液环管通过第二支管与所述出液端连通。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液环管和所述出液环管上分别设置有多个关断
阀。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液环管上设置有多个排气阀。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相变介质为R134a换热剂、R410a换热剂、R407c换热剂中的至少一种。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换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换热循环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机柜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冷却换热系统100,制冷循环系统1,制冷循环管路11,换热循环系统2,换热中心3,冷却装置4,驱动装置5,换热结构6,待换热件200,进液环管21,出液环管22,关断阀23,排气阀24,第一支管25,第二支管26,第三支管27,第四支管28,电子膨胀阀271,感温包281,第二相变介质7,机柜8,冷却盘管8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4]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
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7]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换热系统100。
[002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换热系统100可以包括:制冷循环系统1、换热循环系统2、第一相变介质、冷却装置4和驱动装置5。该冷却换热系统100可用于冷却数据中心,当然也可冷却其他结构或设备,为了描述清楚,下面以冷却换热系统100冷却数据中心为例示意说明,但是这种示意说明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一种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理解,将冷却换热系统100应用于冷却其他结构或设备也落入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9]如图1所示,制冷循环系统1与换热循环系统2通过换热中心3进行换热。其中,制冷循环系统1适于设置在外部,以通过循环制冷持续与换热循环系统2进行换热,而换热循环系统2适于设置在内部,以用于与数据中心(待换热件200)换热,进而降低数据中心(待换热件200)的温度。
[0030]换言之,数据中心(待换热件200)的热量适于通过与换热循环系统2的换热而转移到换热循环系统2内,再由换热循环系统2与制冷循环系统1的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循环系统和换热循环系统,所述制冷循环系统与所述换热循环系统通过换热中心进行换热;第一相变介质,所述第一相变介质设置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内,并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内循环运动,以通过自身相态的改变来与所述换热循环系统进行换热;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适于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处与所述第一相变介质换热以改变所述第一相变介质的相态;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适于驱动所述第一相变介质在所述制冷循环系统内循环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变介质在与所述冷却装置换热后由气态的所述第一相变介质转变成液冷的所述第一相变介质以降低自身温度,液态的所述第一相变介质流动到所述换热中心以与所述换热循环系统换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变介质在所述换热中心处由液态的所述第一相变介质转变回气态的所述第一相变介质以吸收所述换热循环系统的热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循环系统通过换热结构与待换热件换热。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雒志明唐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