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前路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598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椎前路融合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植骨仓窗、楔形槽、防滑齿、融合孔和连接孔,主体包括上贴面、下贴面、左侧壁、右侧壁、前端面和后端面,主体的上贴面和下贴面上均设置有多个防滑齿,植骨仓窗设置在主体的中心位置处,且贯穿主体的上、下贴面,主体的上贴面靠近前端面的一侧设置有楔形槽,楔形槽对称设置在主体的中心线两侧,主体的左侧壁至右侧壁贯穿设置有融合孔,主体的前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利于钢板的固定,能够减小钢板使用长度,从而减少术后吞咽困难,甚至在颈椎前路翻修术中无需取出既往手术钢板,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拥有更大前凸角,更有利于颈椎后凸畸形患者恢复颈椎生理前凸。理前凸。理前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前路融合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颈椎前路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融合器的前凸角通常为6
°
,采用6
°
前凸角的融合器,在一些颈椎后凸畸形的患者中,需要使用8-10
°
前凸更大的融合器,对于此类患者来说椎体存在前高后低,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钢板的放置、螺钉的固定显得较为不便,过长,过于靠近头端或尾端椎间隙会影响到头端、或尾端椎间盘的手术,同时,目前融合器在钢板选择上比较单一,只能使用一种对应型号的钢板,没有选择性,且钢板的安装位置容易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颈椎前路融合器,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主体、植骨仓窗、楔形槽、防滑齿、融合孔和连接孔,所述主体包括上贴面、下贴面、左侧壁、右侧壁、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主体的上贴面和下贴面上均设置有多个防滑齿,所述植骨仓窗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中心位置处,且贯穿所述主体的上、下贴面,所述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前路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植骨仓窗(2)、楔形槽(3)、防滑齿(4)、融合孔(5)和连接孔(6),所述主体(1)包括上贴面、下贴面、左侧壁、右侧壁、前端面和后端面,所述主体(1)的上贴面和下贴面上均设置有多个防滑齿(4),所述植骨仓窗(2)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中心位置处,且贯穿所述主体(1)的上、下贴面,所述主体(1)的上贴面靠近前端面的一侧设置有楔形槽(3),所述楔形槽(3)对称设置在所述主体(1)的中心线两侧,所述主体(1)的左侧壁至右侧壁贯穿设置有所述融合孔(5),所述主体(1)的前端面上设置有连接孔(6),且所述连接孔(6)为螺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前路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上贴面靠近后端面的位置处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东徐增陈宇张颖王建喜臧法智孙斌杨晨陈华江袁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长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