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文军专利>正文

一种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815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椎间融合器,涉及脊柱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包括框架主体及填设在所述框架主体内的多孔桁架,框架主体沿高度方向包括第一承重曲面及相对的第二承重曲面;沿长度方向包括第一植入端及相对的第二植入端,第一承重曲面和第二承重曲面之间呈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椎间融合器


[0001]本申请涉及脊柱外科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0002]腰椎退行性病变是临床最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当药物及物理保守治疗无效时,手术治疗往往是最终选择。常用的手术方法是切除病变的椎间盘或椎体,同时植入一个融合器,并辅以脊柱内固定系统,使相邻的两个椎体长成一体,从而达到消除疼痛,恢复脊柱功能的目的。
[0003]椎间融合器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现有技术中开发的产品种类繁多,但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在临床应用时,需要切除或剔除少量的椎间盘或椎体部分,为植入椎间融合器建立狭窄的植入通道。因植入通道的狭窄,植入椎间融合器时,需要一定的推力克服植入时椎间挤压融合器的阻力,以撑开间隙完成植入工作,增加了手术难度和时长。目前现有技术提供的一些椎间融合器,撑开间隙不够,植入不方便,另外多为PEEK材料其存在致密性高,骨组织很难附着在其表面,植入物与终板接触面结合差,植入后融合性不够,后期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恢复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主体及填设在所述框架主体内的多孔桁架;所述框架主体沿高度方向包括第一承重曲面及相对的第二承重曲面,所述第一承重曲面和所述第二承重曲面之间呈0
°-5°
的夹角;所述框架主体沿长度方向包括第一植入端及相对的第二植入端,所述第一植入端为弧形曲面,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承重曲面和所述第二承重曲面圆滑过渡,所述第二植入端用以与植入手术中用的夹持器相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包括子弹头形、肾形、梭形或条形中的一种,其中,所述第一承重曲面和所述第二承重曲面分别呈流线型,用以与椎体的骨面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桁架包括多面体结构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桁架的孔隙率为50-9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椎间融合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浣溢帆王文军晏怡果王程欧阳智华李学林曹勇康宇李珊
申请(专利权)人:王文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