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接口和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656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28
本公开题为“以太网接口和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公开的实施方案总体涉及在物理层(PHY)处改进的数据接收处理。一些实施方案涉及线路系统的端部,该线路系统的端部包括传统介质访问控制(MAC)和PHY,该传统介质访问控制(MAC)和PHY实现本文所公开的改进的数据接收处理。改进的数据接收处理改进了线路系统的端部(更具体地,MAC)的操作,并且在一些情况下,符合在物理层实现的介质访问调谐协议。符合在物理层实现的介质访问调谐协议。符合在物理层实现的介质访问调谐协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以太网接口和相关系统、方法和设备


[0001]公开的实施方案总体涉及以太网,并且更具体地,一些实施方案涉及以太网接口。

技术介绍

[0002]互连件被广泛用于促进网络的设备之间的通信。一般来说,电信号在物理介质(例如,总线、同轴电缆或双绞线-但通常简称为“线路”)上通过被耦接到物理介质的设备传输。
[0003]根据开放式系统互连模型(OSI模型),基于以太网的计算机联网技术使用基带传输(即,电信号为离散的电脉冲)来传输数据包以及最终传送在网络设备之间传送的消息。根据OSI模型,称为物理层(PHY)设备的专用电路或控制器用于在线路的模拟域与数据链路层(本文中也仅称为“链路层”)的根据分组信令操作的数字域之间进行交互。虽然数据链路层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层,但在基于以太网的计算机网络中,数据链路层通常包括至少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所述介质访问控制(MAC)层提供物理层的控制抽象。以举例的方式,当将数据传输至网络上的另一设备时,MAC控制器可为物理介质准备帧、添加纠错元素并实现避免冲突。此外,当从另一个设备接收数据时,MAC控制器可确保所接收数据的完整性,并为较高层准备帧。
[0004]存在各种网络拓扑,所述网络拓扑实现物理层和链路层(并且可包括不限于其他层)。自九十年代初期以来,外围部件互连(PCI)标准和并行高级技术附件(并行ATA)均可以实现多站总线拓扑。自2000年代初以来的趋势是使用点对点总线拓扑,例如PCI Express标准和串行ATA(SATA)标准实施点到点拓扑。
[0005]典型的点到点总线拓扑可实现每个设备之间的线路(例如,专用点到点)或设备与交换机之间的线路(例如,不限于切换的点对点)。在多站拓扑中,物理介质是共享总线,并且每个网络设备例如经由基于物理介质类型(例如不限于同轴电缆或双绞线)而选择的电路耦接到共享总线。
[0006]点到点总线拓扑(诸如专用的点到点拓扑或交换点到点拓扑)需要比多站拓扑更多的电线和更昂贵的材料,这部分是由于设备之间的链路数较多。在某些应用(诸如汽车)中,可能存在使得难以直接连接设备的物理约束,因此在网络或子网络中不需要或不需要尽可能多的直接连接(例如,不限于多站拓扑)的拓扑可能不太容易受到此类约束的影响。
[0007]基带网络上的设备(例如,不限于多站网络)共享相同的物理传输介质,并且通常使用该介质的整个带宽进行传输(换句话说,用于基带传输的数字信号占用介质的整个带宽)。因此,在给定的时刻,仅基带网络上的一个设备可传输。因此,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用于处理共享传输介质的争用。
附图说明
[0008]为了容易地识别对任何特定元素或行为的讨论,参考标记中最重要的一个或多个数字是指首次引入该元素的图号。
[0009]图1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网络段。
[0010]图2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实现公共时钟接口的系统的框图。
[0011]图3示出了用于实现通用时钟接口系统(诸如图2所示的系统)的系统的实施方案的框图。
[0012]图4示出了根据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的过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在以下详细说明中,参考了形成本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并且在附图中以举例说明的方式示出了可实践本公开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充分详细地描述了这些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践本公开。然而,可利用其他实施方案,并且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材料和工艺变化。
[0014]本文所呈现的图示并不旨在为任何特定方法、系统、设备或结构的实际视图,而仅仅是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理想化表示。本文所呈现的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为了读者的方便,各附图中的类似结构或部件可保持相同或相似的编号;然而,编号的相似性并不意味着所述结构或部件在尺寸、组成、配置或任何其它特性方面必须是相同的。
[0015]应当容易理解,如本文一般所述并且在附图中示出的实施方案的部件可被布置和设计成多种不同的配置。因此,以下对各种实施方案的描述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代表各种实施方案。
[0016]以下描述可包括示例,以帮助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实践所公开的实施方案。术语“示例性的”、“通过举例”和“例如”的使用是指相关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虽然本公开的范围旨在涵盖示例和法律等同形式,但使用此类术语并不旨在将实施方案或本公开的范围限制于指定的部件、步骤、特征或功能等。
[0017]因此,所示出和描述的具体实现方式仅为示例,并且不应理解为实施本公开的唯一方式,除非本文另外指明。元件、电路和功能可以框图形式示出,以便以不必要的细节模糊本公开。相反,所示出和描述的具体实现方式仅为示例性的,并且不应理解为实施本公开的唯一方式,除非本文另外指明。另外,块定义和各个块之间逻辑的分区是示例性特定实现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本公开可通过许多其他分区解决方案来实践。在大多数情况下,省略了关于定时考虑等的细节,其中不需要此类细节来获得本公开的完全理解,并且是在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的能力范围内。
[0018]本文所述的信息和信号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和技法中的任一种来表示。例如,可在整个说明书中引用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和符号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学场或粒子或它们的任何组合表示。为了清晰地呈现和描述,一些附图可以将信号示出为单个信号。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信号可表示信号总线,其中总线可具有多种位宽度,并且本公开可对包括单个数据信号在内的任意数量的数据信号实现。
[0019]如本文所用,涉及给定参数、特性或条件的术语“基本上”和“大约”是指并且包括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给定参数、特性或条件满足一定程度的方差(诸如在可接受的制造公差内)的程度。例如,基本上或约为指定值的参数可是指定值的至少约90%,指定值的至少约95%、指定值的至少约99%或指定值的甚至至少约99.9%。
[0020]应当理解,除非明确说明此类限制,否则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的名称对本文中的元件的任何引用并不因此限制那些元件的数量或顺序。相反,本文将这些命名用作两
个或更多个元件或元件的实例进行区分的便利方法。因此,引用的第一元件和第二元件并不意味着只能使用两个元件,或者第一元件必须以某种方式在第二元件之前。另外,除非另有说明,一组元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元件。同样,有时单数形式所指的元件也可包括该元件的一个或多个实例。
[0021]结合本文所公开的实施方案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和电路可使用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设备、离散栅极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它们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或实施,以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在本文中也可称为主机处理器或简单地称为主机)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另外地,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系统,包括:物理层侧接收数据路径,所述物理层侧接收数据路径被配置为朝向链路层侧接收数据路径移动接收数据;和物理层侧传输数据路径,所述物理层侧传输数据路径被配置为朝向共享传输介质移动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数据路径和所述传输数据路径位于第一时钟域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控制数据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数据路径被配置为将控制数据移动到所述系统的所述物理层或从所述系统的所述物理层移动所述控制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数据路径被配置为在所述系统的所述物理层与网络协议栈的应用层之间移动所述控制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数据路径被配置为在所述系统的所述物理层和与网络协议栈分开的设备之间移动所述控制数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控制数据路径能够用于一个或多个控制循环,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循环包括将控制数据移动到所述物理层或从所述物理层移动所述控制数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循环中的一者与时间感知协议、流量整形协议和物理层冲突避免协议中的一者相关联。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物理层侧接收数据路径包括: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第二时钟域中;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时钟域中;和过渡边界,其中通过所述物理层侧接收数据路径移动的接收数据从所述第二时钟域跨越到所述第一时钟域。9.一种物理层设备的电路,包括:本地时钟发生器,所述本地时钟发生器被配置为生成本地时钟;接收电路和发射电路,其中所述接收电路和所述发射电路中的每一者操作地耦接到所述本地时钟发生器的输出端,并被配置用于由所述本地时钟进行时钟控制;和一个或多个输出端,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输出端包括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输出端操作地耦接到所述时钟发生器,并被配置为传播所述本地时钟。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还包括互连件,所述互连件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输出端可操作地耦接到链路层设备的接收时钟输入端和所述链路层设备的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V
申请(专利权)人:微芯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