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组合连接的生产线用传送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46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组合连接的生产线用传送带,包括传动轴和安装壳,所述传动轴外部安装有传动轮,且传动轮上方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上方内部固定有卡条,且卡槽右端外部设置有旋转珠,所述旋转珠外部设置有固定条,且固定条后方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安装壳通过卡合固定于卡槽上方,且安装壳外部设置有传送带本体,所述传送带本体中间通过焊接固定有栓口,且栓口右端内部设置有固定栓。该一种便于组合连接的生产线用传送带设置有传送带本体、栓口和固定栓构成的固定结构,通过对固定栓的位移将固定栓移出栓口,将传送带本体分离,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传送带本体进行拼接或取下,增加装置的灵活性,同时可适应更多的传输装置。传输装置。传输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组合连接的生产线用传送带


[0001]本技术涉及传送带
,具体为一种便于组合连接的生产线用传送带。

技术介绍

[0002]传送带输送机受到机械制造、电机、化工和冶金工业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断完善,逐步由完成车间内部的传送,发展到完成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甚至城市之间的物料搬运,成为物料搬运系统机械化和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所需运送的物料种类增多,对传送带的功能需求也日益增多。
[0003]目前,市场上的生产线用传送带,大部分不能够进行组合连接,不便于保存运输,同时无法对物品进行冷却,容易对装置造成损坏,存在保存运输不便,无法降温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合连接的生产线用传送带,解决了现有的市场上的生产线用传送带,大部分不能够进行组合连接,不便于保存运输,同时无法对物品进行冷却,容易对装置造成损坏,存在保存运输不便,无法降温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组合连接的生产线用传送带,包括传动轴和安装壳,所述传动轴外部安装有传动轮,且传动轮上方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上方内部固定有卡条,且卡槽右端外部设置有旋转珠,所述旋转珠外部设置有固定条,且固定条后方设置有固定夹,所述安装壳通过卡合固定于卡槽上方,且安装壳外部设置有传送带本体,所述传送带本体中间通过焊接固定有栓口,且栓口右端内部设置有固定栓,所述传动轮后方设置有轴承,且轴承外部固定有储物箱,所述储物箱内部设置有竖板,且竖板左侧通过粘结固定有托槽,所述传送带本体上方表面设置有软条,且软条左侧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内部填充有冷却液,且冷却管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方中间设置有卡扣,且卡扣外部安装有固定槽。
[0006]优选的,所述传动轮通过卡槽与卡条构成固定结构,且卡条呈“T”字形形状,而且卡槽的纵向中心线与传动轮的纵向中心线重合。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条通过旋转珠与传动轮构成旋转结构,且其旋转范围为0-180度,而且固定条的纵向中心线与卡槽的纵向中心线对称。
[0008]优选的,所述传送带本体通过栓口与固定栓构成活动结构,且栓口的厚度与传送带本体的厚度相同。
[0009]优选的,所述储物箱通过轴承与传动轮构成转动结构,且轴承的直径与传动轮的直径相同,而且轴承的直径与储物箱的高度相同。
[0010]优选的,所述软条均匀分布于传送带本体的上表面,且软条呈“凸”字形形状,而且软条的厚度与传送带本体的厚度相同。
[0011]优选的,所述冷却管通过固定架与传送带本体构成固定结构,且冷却管的长度和软条之间缝隙的距离相同。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传动轮、卡槽和卡条构成的固定结构,将卡条推入卡槽中将安装壳进行固定,便于对传送带本体进行安装,同时便于安装相关配件,防止传动轮受到磨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影响正常工作。
[0014]2、本技术设置有固定条、旋转珠和传动轮构成的旋转结构,通过旋转珠对固定条进行旋转,然后将固定条固定于固定夹,避免在工作过程中造成卡条位移甚至导致安装壳脱落,造成装置受损,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0015]3、本技术设置有传送带本体、栓口和固定栓构成的固定结构,通过对固定栓的位移将固定栓移出栓口,将传送带本体分离,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传送带本体进行拼接或取下,增加装置的灵活性,同时可适应更多的传输装置。
[0016]4、本技术设置有冷却管、固定架和传送带本体构成的固定结构,在将温度过高的物品放置于传送带本体上时,与传送带本体直接接触会导致本体受损,影响工作效率,通过冷却管将热量隔绝的同时通过冷却液将热量消弱,保护装置的同时对物品进行降温。
[0017]5、本技术设置有软条与传送带本体构成的固定结构,软条设置于传送带本体表面,对物品进行固定的同时保护传送带本体,而且软条之间的空隙对冷却管进行固定,增加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内部剖析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局部后方内部剖析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A01、传动轴;A02、传动轮;A03、卡槽;A04、卡条;A05、旋转珠;A06、固定条;A07、固定夹;A08、安装壳;A09、传送带本体;A10、栓口;A11、固定栓;A12、轴承;A13、储物箱;A14、竖板;A15、托槽;A16、软条;A17、冷却管;A18、冷却液;A19、固定架;A20、卡扣;A21、固定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3,一种便于组合连接的生产线用传送带,包括传动轴A01、传动轮A02、卡槽A03、卡条A04、旋转珠A05、固定条A06、固定夹A07、安装壳A08、传送带本体A09、栓口A10、固定栓A11、轴承A12、储物箱A13、竖板A14、托槽A15、软条A16、冷却管A17、冷却液A18、固定架A19、卡扣 A20和固定槽A21,传动轴A01外部安装有传动轮A02,且传动轮A02上方内部设置有卡槽A03,传动轮A02通过卡槽A03与卡条A04构成固定结构,且卡条A04呈“T”字形形状,而且卡槽A03的纵向中心线与传动轮A02的纵向中心线重合;便于对传送带本体A09进行安装,同时便于安装相关配件,防止传动轮受到磨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影响正常工作;
[0024]卡槽A03上方内部固定有卡条A04,且卡槽A03右端外部设置有旋转珠 A05,旋转珠
A05外部设置有固定条A06,且固定条A06后方设置有固定夹A07,固定条A06通过旋转珠A05与传动轮A02构成旋转结构,且其旋转范围为0-180 度,而且固定条A06的纵向中心线与卡槽A03的纵向中心线对称,避免在工作过程中造成卡条A04位移甚至导致安装壳A08脱落,造成装置受损,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安装壳A08通过卡合固定于卡槽A03上方,且安装壳A08 外部设置有传送带本体A09,传送带本体A09通过栓口A10与固定栓A11构成活动结构,且栓口A10的厚度与传送带本体A09的厚度相同,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传送带本体A09进行拼接或取下,增加装置的灵活性,同时可适应更多的传输装置;
[0025]传送带本体A09中间通过焊接固定有栓口A10,且栓口A10右端内部设置有固定栓A11,传动轮A02后方设置有轴承A12,且轴承A12外部固定有储物箱A13,储物箱A13通过轴承A12与传动轮A02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组合连接的生产线用传送带,包括传动轴(A01)和安装壳(A08),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A01)外部安装有传动轮(A02),且传动轮(A02)上方内部设置有卡槽(A03),所述卡槽(A03)上方内部固定有卡条(A04),且卡槽(A03)右端外部设置有旋转珠(A05),所述旋转珠(A05)外部设置有固定条(A06),且固定条(A06)后方设置有固定夹(A07),所述安装壳(A08)通过卡合固定于卡槽(A03)上方,且安装壳(A08)外部设置有传送带本体(A09),所述传送带本体(A09)中间通过焊接固定有栓口(A10),且栓口(A10)右端内部设置有固定栓(A11),所述传动轮(A02)后方设置有轴承(A12),且轴承(A12)外部固定有储物箱(A13),所述储物箱(A13)内部设置有竖板(A14),且竖板(A14)左侧通过粘结固定有托槽(A15),所述传送带本体(A09)上方表面设置有软条(A16),且软条(A16)左侧设置有冷却管(A17),所述冷却管(A17)内部填充有冷却液(A18),且冷却管(A17)下方通过焊接固定有固定架(A19),所述固定架(A19)下方中间设置有卡扣(A20),且卡扣(A20)外部安装有固定槽(A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组合连接的生产线用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A02)通过卡槽(A03)与卡条(A04)构成固定结构,且卡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嘉敏
申请(专利权)人:粤省事广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