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349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02 1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包括吊卡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的吊卡部分由左舌头和右舌头构成;其中:所述的左舌头后部连接左侧轴套;所述的左侧轴套连接左扇形齿轮;所述的右舌头后部连接右侧轴套;所述的右侧轴套连接右扇形齿轮;所述的左扇形齿轮和右扇形齿轮相啮合;在其中的左或右侧轴套上连接直齿轮;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与舌头联动的先导驱动机构和与上述直齿轮联动的往复驱动机构。在进行修井作业时,通过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方式,开合动作可以通过系统机构相互作用来完成,不需人工参与,也不需提供外部动力和引入外部液压管路,即减少了作业工人的数量,又防止了泄露的液压油对环境的污染。露的液压油对环境的污染。露的液压油对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修井作业辅助工具领域中的一种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

技术介绍

[0002]修井作业是油田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起下作业指利用通井机、修井机等提升设备进行起下管柱的作业施工,完成对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油管、抽油杆、抽油泵等井下设备和工具提出,经过修理更换、再下入井内。还包括抽吸、捞砂、机械清蜡等操作,起下作业是小修作业过程中工作频率最高的作业形式,起下作业所耗费的时间一般要占据整个修井作业时间的 70%以上。
[0003]随着我国大多数的油田都已经进入开采的中、后期,采油设备老化,修井任务也就越来越繁重,这也就导致作业工人在修井作业的过程中劳动强度的增大,因此,有必要提高修井作业效率、减轻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工人远离恶劣的操作环境,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有必要提高修井作业自动化的程度。
[0004]在修井过程中,吊卡是修井作业中最主要的工具之一,目前吊卡的操作还是以工人手工操作为主,此种工具操作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容易造成重大的工程和人身事故。自动化吊卡是自动化修井作业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吊卡的自动化程度,对于提高修井作业效率,降低修井作业成本,实现最终修井自动化都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修井过程自动起下抽油管柱的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第一种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包括吊卡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的吊卡部分由左舌头和右舌头构成;其中:所述的左舌头后部连接左侧轴套;所述的左侧轴套连接左扇形齿轮;所述的右舌头后部连接右侧轴套;所述的右侧轴套连接右扇形齿轮;所述的左扇形齿轮和右扇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与舌头联动的先导驱动机构。
[0007]所述的先导驱动机构包括与左舌头和右舌头、单一左舌头或单一右舌头联动的先导液压缸活塞、先导液压缸筒。
[0008]第二种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包括吊卡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的吊卡部分由左舌头和右舌头构成;其中:所述的左舌头后部连接左侧轴套;所述的左侧轴套连接左扇形齿轮;所述的右舌头后部连接右侧轴套;所述的右侧轴套连接右扇形齿轮;所述的左扇形齿轮和右扇形齿轮相啮合;在其中的左侧轴套和右侧轴套或者单一左侧轴套、单一右侧轴套上连接直齿轮;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与上述直齿轮联动的往复驱动机构。
[0009]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柱塞、液压缸筒和齿条连杆;所述的齿条连杆与直齿轮构成齿动配合。
[0010]液压柱塞和齿条连杆之间设置液压缸弹簧。
[0011]第三种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包括吊卡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的吊卡部分由左舌头和右舌头构成;其中:所述的左舌头后部连接左侧轴套;所述的左侧轴套连接左扇形齿轮;所述的右舌头后部连接右侧轴套;所述的右侧轴套连接右扇形齿轮;所述的左扇形齿轮和右扇形齿轮相啮合;在其中的左或右侧轴套上连接直齿轮;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与舌头联动的先导驱动机构和与上述直齿轮联动的往复驱动机构。
[0012]所述的先导驱动机构包括与左舌头或右舌头联动的先导液压缸活塞、先导液压缸筒;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柱塞、液压缸筒和齿条连杆;所述的齿条连杆与直齿轮构成齿动配合。
[0013]所述的先导液压缸筒通过单向节流阀与液压缸筒相连。
[0014]在液压柱塞和齿条连杆之间设置液压缸弹簧。
[0015]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包括吊卡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的吊卡部分由左舌头和右舌头构成;所述的左舌头后部连接左侧轴套;所述的左侧轴套连接左扇形齿轮;所述的右舌头后部连接右侧轴套;所述的右侧轴套连接右扇形齿轮。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桶式自动吊卡方式,整个操作过程不需要人工参与,开合动作可以通过系统机构相互作用来完成,不需提供外部动力,便可开合执行机构。即减少了作业工人的数量,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又不需要引入外部液压管路,安装简便,同时防止了泄露的液压油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吊卡总体示意图。
[0018]图中:1-左扇形齿轮,2-左舌头,3-左侧轴套,4-先导液压缸活塞,5-先导液压缸筒,6-右扇形齿轮,7-右舌头,8-右侧轴套,9-直齿轮,10-齿条连杆,11-液压缸弹簧,12-液压柱塞,13-液压缸筒,14-单向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包括吊卡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的吊卡部分由左舌头2和右舌头7构成;所述的左舌头2后部连接左侧轴套3;所述的左侧轴套3连接左扇形齿轮1;所述的右舌头7后部连接右侧轴套8;所述的右侧轴套8连接右扇形齿轮6。
[0021]所述的左扇形齿轮1和右扇形齿轮6相啮合。
[0022]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先导液压缸活塞4、先导液压缸筒5、直齿轮9、齿条连杆10、液压缸弹簧11、柱塞12、液压缸筒13、单向节流阀14。
[0023]所述的右侧轴套8另一端连接直齿轮9。
[0024]所述的右舌头7下方连接先导液压缸活塞4。
[0025]所述的先导液压缸活塞4下方连接先导液压缸筒5。
[0026]所述的先导液压缸筒5通过单向节流阀14与液压缸筒13相连。
[0027]所述的液压缸筒13前方连接柱塞12。
[0028]所述的柱塞12前方连接液压缸弹簧11。
[0029]所述的液压缸弹簧11前方连接齿条连杆10。
[0030]所述的齿条连杆10与直齿轮9相啮合。
[0031]实施例2:一种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包括吊卡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的吊卡部分由左舌头2和右舌头7构成;所述的左舌头2后部连接左侧轴套3;所述的左侧轴套3连接左扇形齿轮1;所述的右舌头7后部连接右侧轴套8;所述的右侧轴套8连接右扇形齿轮6。
[0032]所述的左扇形齿轮1和右扇形齿轮6相啮合。
[0033]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先导液压缸活塞4、先导液压缸筒5;所述的右舌头7下方连接先导液压缸活塞4。
[0034]实施例3:一种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包括吊卡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的吊卡部分由左舌头2和右舌头7构成;其中:所述的左舌头2后部连接左侧轴套3;所述的左侧轴套3连接左扇形齿轮1;所述的右舌头7后部连接右侧轴套8;所述的右侧轴套8连接右扇形齿轮6。
[0035]所述的左扇形齿轮1和右扇形齿轮6相啮合;在其中的右侧轴套6上连接直齿轮9;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与上述直齿轮9联动的往复驱动机构。
[0036]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柱塞12、液压缸筒13和齿条连杆10;所述的齿条连杆10与直齿轮9构成齿动配合。
[0037]液压柱塞12和齿条连杆10之间设置液压缸弹簧1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包括吊卡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的吊卡部分由左舌头和右舌头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舌头后部连接左侧轴套;所述的左侧轴套连接左扇形齿轮;所述的右舌头后部连接右侧轴套;所述的右侧轴套连接右扇形齿轮;所述的左扇形齿轮和右扇形齿轮相啮合;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与舌头联动的先导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先导驱动机构包括与左舌头和右舌头、单一左舌头或单一右舌头联动的先导液压缸活塞、先导液压缸筒。3.一种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包括吊卡部分和驱动部分,所述的吊卡部分由左舌头和右舌头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舌头后部连接左侧轴套;所述的左侧轴套连接左扇形齿轮;所述的右舌头后部连接右侧轴套;所述的右侧轴套连接右扇形齿轮;所述的左扇形齿轮和右扇形齿轮相啮合;在其中的左侧轴套和右侧轴套或者单一左侧轴套、单一右侧轴套上连接直齿轮;所述的驱动部分包括与上述直齿轮联动的往复驱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3所述的桶式修井用自动吊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往复驱动机构包括液压柱塞、液压缸筒和齿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红伟史永晋邱宇尹慧敏李森崔希君魏羲崔青李明朝初新杰田海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