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扭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13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输入轴、输出轴、弹性片、应变片和线路板,输入轴、输出轴转动设于座体上,弹性片设于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将两轴进行连接,弹性片上设置惠斯顿电桥应变片来感应弹性片在工作时的微小形变,线路板上设有信号调理电路将应变片的离散输出信号规整到统一输出范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扭力的精准控制,可靠保证装配质量。配质量。配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扭力传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传感器
,具体涉及一种扭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很多工件(比如电机端盖组件、传感器端盖组件)需要通过螺钉进行连接装配,为了使每个螺钉能够具有足够的拧紧力,通常还会采用定扭矩的电动螺丝刀来拧紧螺钉,但电动螺丝刀的电机输出扭矩往往受到太多因素干扰,不同螺钉的拧紧力还是会存在较大区别,所以目前普遍存在工件装配质量不可靠的问题,导致产品使用时出现易松动等各种故障,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扭力的精准控制,可靠保证装配质量的扭力传感器。
[0004]本技术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
[0005]一种扭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输入轴、输出轴、弹性片、应变片和线路板,输入轴、输出轴转动设于座体上,弹性片设于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将两轴进行连接, 弹性片上设置惠斯顿电桥应变片来感应弹性片在工作时的微小形变,线路板上设有信号调理电路将应变片的离散输出信号规整到统一输出范围。
[0006]座体具有上盖和下盖,输入轴通过上轴承转动设于上盖上,输出轴通过下轴承转动设于下盖上,输出轴连接导电滑环。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扭力传感器,当用于工件螺钉的连接装配时,随着装配过程中的螺钉拧入,伺服电机的定输出扭矩通过扭力传感器对螺丝刀进行驱动,扭力传感器及时反馈螺丝刀拧紧螺钉的负载情况,快速响应并实时输出扭力信号给PLC,再由PLC修正伺服电机的定输出扭矩参数,进而保证螺钉拧紧力的精准控制,来可靠保证装配质量。
附图说明
[0008]本技术有如下附图:
[0009]图1为扭力传感器的分体结构图,
[0010]图2为扭力传感器去掉座体中间的连接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扭力传感器,包括座体47、输入轴41、输出轴51、弹性片44、应变片45和线路板46,座体47具有上盖43和下盖50,输入轴41通过上轴承42转动设于上盖43上,输出轴51通过下轴承52转动设于下盖50上,输出轴51固定连接轴杆48,轴杆48连接导电滑环49,导电滑环49的内环与轴杆48固定,导电滑环49的外环与座体47固定,弹性片44为弹簧钢片,弹性片44设于输入轴41和输出轴51之间将两轴进行连接,输入轴41、轴杆48
设有对应的连接卡槽和连接孔,弹性片44上设置惠斯顿电桥应变片45来感应弹性片44在工作时的微小形变,应变片45用高能胶水粘贴固定在弹性片44的表面,线路板46上设有信号调理电路将应变片的惠斯顿电桥电路的离散输出信号规整到统一输出范围,线路板46通过连接孔与弹性片44连接,线路板46上的信号调理电路与PLC电连接。
[0012]上述扭力传感器,当用于工件螺钉的连接装配时,输入轴41与伺服电机传动连接,输出轴51与固定螺丝刀的螺丝刀夹紧头连接。工作时,伺服电机的定输出扭矩通过扭力传感器对螺丝刀进行驱动,随着装配过程中的螺钉拧入,如果螺丝刀拧紧螺钉的负载情况有变化,则弹性片产生微小形变,应变片上设置的惠斯顿电桥电路会瞬间感应此形变并发出相应电信号,由于惠斯顿电桥电路发出的信号过于离散,所以通过电路板上的信号调理电路可以将惠斯顿电桥电路的离散输出信号规整到统一输出范围,从而将不受干扰的稳定可靠的输出扭力信号实时传递给PLC,及时反馈螺丝刀拧紧螺钉的负载情况,再由PLC修正伺服电机的定输出扭矩参数,进而保证螺钉拧紧力的精准控制,来可靠保证装配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输入轴、输出轴、弹性片、应变片和线路板,输入轴、输出轴转动设于座体上,弹性片设于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将两轴进行连接, 弹性片上设置惠斯顿电桥应变片来感应弹性片在工作时的微小形变,线路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炜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瑞安市福达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