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继进专利>正文

防堵塞微溉滴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6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农田灌溉用的防堵塞微灌滴头,滴头连接在输水管道上,丝网板设置在设有节流孔的滴头壳体内部,将壳体内腔分隔成空腔体和盛渗水物质的容器,盛渗水物质的容器充填阻止泥土进入滴头的渗水物质。灌溉水经壳体上节流孔和空腔体,流速被降低,再经过丝网板和渗水物质的阻尼作用,水流量被有效抑制。滴头在使用中不会被泥沙堵塞,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实际应用中投资低,节水效果显著,适用于地埋式和地表面的管道灌溉。(*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堵塞微溉滴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田灌溉防堵塞微灌滴头,尤其适用于地埋式管道灌溉。农田输水灌溉分为地表面方式灌溉和地埋式灌溉,地表面灌溉有喷溉、滴溉,地埋式灌溉是埋入地下的滴头以输水方式进行渗溉。在现有灌溉技术中,地表面方式灌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漫灌方式水资源浪费严重,喷灌、滴灌方式,管道设施安装、拆卸频繁,管道设施容易损坏。地埋式灌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防止滴头堵塞的技术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已有一种“渗水载体容器”技术,也因其输送水的三通接头口径较大且直接置于沙石中、所选的沙石颗粒太大等问题未能解决滴头堵塞问题,采用现有技术制造的滴头只能适用于某些区域的土质,制造设备也非常复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堵塞微灌滴头,它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地埋式灌溉方式的土壤堵塞滴头问题,而且适用于多种土质及多种方式灌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制造滴头所用的材料均为耐腐蚀材料,在滴头壳体内部设置丝网板,丝网板将壳体内腔分隔成具有均衡水流速度作用的空腔体和可以盛放渗水物质的容器,在由丝网板与壳体形成的空腔体的壳体部位上,设置与壳体上的进水口相通的节流孔,在盛放渗水物质的容器中充填渗水物质。在实际应用中,滴头的进水口与输水管连接,灌溉水由输水管进入滴头壳体,从壳体上的节流孔进入丝网板与壳体形成的空腔体,由于节流孔的孔径小于输水管的管径,加上空腔体的空间远大于单位时间内从节流孔流入的水量体-->积,水流进入空腔体后流速大幅度减小,加上丝网板对水的阻尼效应,水在丝网板面各处的流量近似相等,水经丝网板进入渗水物质,渗水物质即有效地抑制了水流量,水流反复冲洗渗水物质,又能阻止泥土进入滴头。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滴头在使用中不会被泥沙堵塞,保证了滴头能够长期使用,达到防止堵塞滴头的目的。滴头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实际应用中投资低,节水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征:1.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丝网板置于壳体内部,丝网板的侧面连接壳体,将壳体内腔分隔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空腔体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盛渗水物质的容器,在由丝网板与壳体形成的空腔体的壳体部位上设置一个及一个以上的节流孔,节流孔与壳体上的进水口相通,节流孔与丝网板之间有一段距离,在由丝网板与壳体形成的盛渗水物质容器中充填渗水物质。2.壳体为非金属材料制成,可以是整体结构,也可以由若干部件组合而成,壳体上的进水口与输水管连通,与丝网板共同形成盛渗水物质的壳体部位可以是各种柱形体,也可以是各种槽形体。3.丝网板的中部是丝网,边缘是板状体,丝网板可以是丝网和板状体整体成形构成,也可以是丝网、板状体连接形成。4.渗水物质可以是沙粒,或是岩石粉碎物,也可以是塑料及玻璃珠状体,渗水物质在盛渗水物质容器内可以按颗粒粗细从容器底部向容器口部由粗而细分层设置,也可以将粗细颗粒混合设置,分层设置的颗粒的界面上可以设置丝网,也可以不设置丝网。5.丝网板中部的丝网选用耐腐蚀材料制成,丝网的孔径小于盛渗水物质容器内充填的渗水物质的颗粒尺寸,丝网板边缘的板状体选用耐腐蚀材料制成。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A-A剖面构造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B-B剖面构造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个实施例的C-C剖面构造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四个实施例的D-D剖面构造图。图中,1.输水管2.壳体3.渗水物质4.丝网板5.V型件6.V型端盖7.直角弯管在图1和图2所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壳体(2)为圆锥形管状体,还可以是多棱锥形管状体,多棱柱形或圆柱形管状体、多台阶棱柱形或多台阶圆柱形管状体、槽体,输水管(1)上设置出水口,壳体(2)与输水管(1)连接部分为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节流孔的凸起端,凸起端置于输水管(1)的出水口内,丝网板(4)设置在壳体(2)腔体内的台阶上,其外侧面与壳体(2)腔体的内侧面连接,丝网板(4)将壳体(2)内腔分隔为两部分,壳体(2)腔体下部被分隔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空腔体,壳体(2)腔体的上部被分隔为一个及一个以上盛渗水物质(3)的容器,与壳体(2)进水口连通的节流孔与丝网板(4)之间有一段距离,在由丝网板(4)与壳体(2)形成的盛渗水物质容器中充填渗水物质(3)。在图3和图4所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壳体由一个V型件(5)和两个V型端盖(6)组合而成,输水管(1)与组成壳体的V型端盖(6)连接,V型件(5)是一段管状体与连接在管状体上的两块板状体构成,图4所示的管状体为圆柱形管状体,也可以是多棱柱形管状体,两块板状体成一定角度连接在管状体上,也可以成平行状态连接在管状体上,在两块板状体之间的管状体的管壁上分布有一个及一个以上的节-->流孔,节流孔与管状体相通,两个V型端盖(6)分别连接在V型件(5)的两端,V型件(5)的管状体、两块板状体与两个V型端盖(6)构成一个槽形体,丝网板(4)设置在槽形体内,丝网板(4)的边缘置于两个板状体的凹槽内,丝网板(4)将槽形体分隔为下部的空腔体和上部的盛渗水物质(3)的容器,空腔体下部的节流孔与丝网板(4)之间有一段距离,在由丝网板(4)与壳体形成的盛渗水物质容器中充填渗水物质(3)。在图5和图6所示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壳体(2)是由一段圆柱形管状体与一个锥柱管状体连接而成,图6所示的锥柱管状体由上部的圆柱管状体和下部的圆锥管状体连接而成,锥柱管状体还可以是其它管状柱体、多台阶管状体或其它锥管管状体,壳体(2)的圆柱形管状体与锥柱管状体的连接部位设置有一个及一个以上的节流孔,节流孔与壳体(2)的圆柱形管状体连通,丝网板(4)设置于壳体(2)的锥柱管状体腔内的凸台上,丝网板(4)的外侧面与锥柱管状体的腔体内侧面连接,丝网板(4)将壳体(2)的锥柱管状体部分的腔体下部分隔成空腔体,将壳体(2)的锥柱管状体部分的腔体上部分隔成盛渗水物质(3)的容器,空腔体下部的节流孔与丝网板(4)之间有一段距离,在由丝网板(4)与壳体(2)形成的盛渗水物质容器中充填渗水物质(3)。在图7和图8所示的第四个实施例中,图8所示的壳体为由一个带有凸起端的管状体、在管状体的两端连接两个直角弯管(7)组合而成,也可以将一个带有凸起端的管状体两端弯曲形成管状体两端的弯头而形成,输水管(1)上设置出水口,壳体与输水管(1)连接的部分为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节流孔的凸起端,凸起端一端置于输水管(1)的出水口内,另一端连接形成壳体的管状体,两个丝网板(4)置于壳体两端的直角弯管(7)内,丝网板(4)的外侧面与直角弯管(7)的内侧面连接,丝网板(4)将壳体的腔体分隔成一个位于壳体下部的空腔体和两个位于壳体上部的盛渗水物质(3)的容器,空腔体下部的节-->流孔与丝网板(4)之间有一段距离,在由丝网板(4)与壳体形成的盛渗水物质容器中充填渗水物质(3)。在各个实施例中,壳体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丝网板(4)的中部是丝网,丝网选用耐腐蚀材料制成,包括非金属材料和耐腐蚀的金属材料,丝网的孔径小于盛渗水物质容器内充填的渗水物质(3)的颗粒尺寸,丝网板(4)的边缘是板状体,板状体选用耐腐蚀材料制成,丝网板(4)可以是丝网和板状体整体成形构成,也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堵塞微溉滴头,其特征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丝网板置于壳体内部,丝网板的侧面连接壳体,将壳体内腔分隔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空腔体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盛渗水物质的容器,在由丝网板与壳体形成的空腔体的壳体部位上,设置一个及一个以上的节流孔,节流孔与壳体上的进水口相通,节流孔与丝网板之间有一段距离,在由丝网板与壳体形成的盛渗水物质容器中充填渗水物质。

【技术特征摘要】
CN 1998-2-17 98232464.21.一种防堵塞微溉滴头,其特征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丝网板置于壳体内部,丝网板的侧面连接壳体,将壳体内腔分隔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空腔体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盛渗水物质的容器,在由丝网板与壳体形成的空腔体的壳体部位上,设置一个及一个以上的节流孔,节流孔与壳体上的进水口相通,节流孔与丝网板之间有一段距离,在由丝网板与壳体形成的盛渗水物质容器中充填渗水物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塞微溉滴头,其特征是:壳体为非金属材料制成,可以是整体结构,也可以是由若干部件组合而成,壳体上的进水口与输水管连通,与丝网板共同形成盛渗水物质的壳体部位可以是各种柱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进
申请(专利权)人:陈继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