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骨架线圈绕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6074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骨架线圈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中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等距离的转动安装有内六角筒座,所述内六角筒座的上端插入有绕线轴,所述绕线轴的下端设置为六角部,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挡圈,且下挡圈套设在绕线轴的圆周外部,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用以驱动内六角筒座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底座的内部下方转动安装有收卷轴,所述内六角筒座的内部下端与六角部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六角部的下端固定有钢丝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收卷轴可对钢丝绳进行收卷,进而可向下拉动绕线轴,在绕线轴向下运动时,绕线轴圆周上绕的线圈可被下挡圈阻挡,以实现绕线轴与线圈的相互脱离,以便于线圈的下料。以便于线圈的下料。以便于线圈的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骨架线圈绕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圈
,具体是一种无骨架线圈绕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无骨架的线圈一般先绕在绕线轴上,然后再手动将线圈与从绕线轴上脱离下来,下料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骨架线圈绕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骨架的线圈一般先绕在绕线轴上,然后再手动将线圈与从绕线轴上脱离下来,下料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骨架线圈绕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中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等距离的转动安装有内六角筒座,所述内六角筒座的上端插入有绕线轴,所述绕线轴的下端设置为六角部,且六角部插入内六角筒座的内部,所述绕线轴的上端穿过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挡圈,且下挡圈套设在绕线轴的圆周外部,所述底座的内部安装有用以驱动内六角筒座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底座的内部下方转动安装有收卷轴,所述内六角筒座的内部下端与六角部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六角部的下端固定有钢丝绳,且钢丝绳的下端固定在收卷轴上。
[0005]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一侧与收卷轴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用于收卷轴的一端相固定。
[0006]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方设置有上挡板,且上挡板的下端与绕线轴垂直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
[0007]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内六角筒座上端的从动链轮、位于底座内部一侧的主动链轮以及用以连接从动链轮与主动链轮的链条。
[0008]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内部上方与主动链轮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链轮相固定。
[0009]优选的,所述收卷轴通过轴承与底座转动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收卷轴可对钢丝绳进行收卷,进而可向下拉动绕线轴,在绕线轴向下运动时,绕线轴圆周上绕的线圈可被下挡圈阻挡,以实现绕线轴与线圈的相互脱离,以便于线圈的下料。
附图说明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内六角筒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收卷轴;2、钢丝绳;3、下挡圈;4、上挡板;41、凹槽;5、绕线轴;51、六角部;6、底座;61、隔板;7、驱动装置;71、从动链轮;72、链条;73、主动链轮;74、第二电机;8、内六角筒座;9、第一电机;1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无骨架线圈绕线装置,包括底座6,底座6的内部中间设置有隔板61,隔板61上等距离的转动安装有内六角筒座8,内六角筒座8与隔板61之间应当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内六角筒座8的上端插入有绕线轴5,绕线轴5的下端设置为六角部51,且六角部51插入内六角筒座8的内部,六角部51与内六角筒座8配合,可使得在内六角筒座8转动时带动绕线轴5转动,绕线轴5转动时即可进行绕线;
[0017]如图1所示,底座6的内部安装有用以驱动内六角筒座8转动的驱动装置7,驱动装置7包括固定在内六角筒座8上端的从动链轮71、位于底座6内部一侧的主动链轮73以及用以连接从动链轮71与主动链轮73的链条72,底座6的内部上方与主动链轮73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第二电机74,且第二电机74的动力输出端与主动链轮73相固定,第二电机74可带动主动链轮73转动,由于从动链轮71与链条72的配合,可使得从动链轮71转动,进而可带动所有的内六角筒座8转动,内六角筒座8转动可带动绕线轴5转动;
[0018]结合图1和图2所示,底座6的内部下方转动安装有收卷轴1,收卷轴1通过轴承与底座6转动连接,内六角筒座8的内部下端与六角部51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弹簧10,六角部51的下端固定有钢丝绳2,且钢丝绳2的下端固定在收卷轴1上,底座6的一侧与收卷轴1对应的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机9,且第一电机9的动力输出端用于收卷轴1的一端相固定,第一电机9可带动收卷轴1转动,收卷轴1可对钢丝绳2进行收卷,收卷时可向下拉动绕线轴5,此时的弹簧10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当收卷轴1反向转动时,钢丝绳2被放卷,弹簧10自动回弹,绕线轴5回到原有高度;
[0019]继续参照图1所示,绕线轴5的上端穿过底座6的上表面,底座6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挡圈3,且下挡圈3套设在绕线轴5的圆周外部,在绕线轴5向下运动时,绕线轴5圆周上绕的线圈可被下挡圈3阻挡,以实现绕线轴5与线圈的相互脱离;
[0020]如图1所示,底座6的上方设置有上挡板4,且上挡板4的下端与绕线轴5垂直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41,上挡板4可实现线圈缠绕的限位,避免缠绕发生偏歪。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本装置时,在如图1所示的状态下,第二电机74可带动主动链轮73转动,由于从动链轮71与链条72的配合,可使得从动链轮71转动,进而可带动所有的内六角筒座8转动,内六角筒座8通过六角部51带动绕线轴5转动,绕线轴5转动时可对线圈进行缠绕;
[0022]缠绕结束后,可通过第一电机9可带动收卷轴1转动,收卷轴1可对钢丝绳2进行收卷,收卷时可向下拉动绕线轴5,在绕线轴5向下运动时,绕线轴5圆周上绕的线圈可被下挡圈3阻挡,以实现绕线轴5与线圈的相互脱离,以便于线圈的下料,并且此时的弹簧10处于被
压缩的状态,当收卷轴1反向转动时,钢丝绳2被放卷,弹簧10自动回弹,绕线轴5回到原有高度,可进行下一个周期的绕线。
[00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骨架线圈绕线装置,包括底座(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内部中间设置有隔板(61),所述隔板(61)上等距离的转动安装有内六角筒座(8),所述内六角筒座(8)的上端插入有绕线轴(5),所述绕线轴(5)的下端设置为六角部(51),且六角部(51)插入内六角筒座(8)的内部,所述绕线轴(5)的上端穿过底座(6)的上表面,所述底座(6)的上表面安装有下挡圈(3),且下挡圈(3)套设在绕线轴(5)的圆周外部,所述底座(6)的内部安装有用以驱动内六角筒座(8)转动的驱动装置(7),所述底座(6)的内部下方转动安装有收卷轴(1),所述内六角筒座(8)的内部下端与六角部(51)的下端之间连接有弹簧(10),所述六角部(51)的下端固定有钢丝绳(2),且钢丝绳(2)的下端固定在收卷轴(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骨架线圈绕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的一侧与收卷轴(1)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爱多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