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按摩高度的双模式背部按摩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5862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按摩椅相关领域,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按摩高度的双模式背部按摩椅装置,包括靠背,靠背内设有开口向右的按摩球腔,按摩球腔左端壁连通设有主带轮腔,主带轮腔左端壁连通设有高度调节腔,高度调节腔上侧设有位于主带轮腔左侧的传动锥齿轮腔,本装置通过按下座椅扶手处的两个调节按钮,可随意改变按摩球的按摩高度,从而可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且可实现人体背部的定点按摩,泛用性较高,且通过转动启动旋钮,可使装置启动背部的大面积往复按摩的模式,从而在实现了背部大面积按摩的前提下也节省了按摩成本,且配合调节旋钮,也可随意调节背部往复按摩的区域,从而可适应不同背部状况的人群,适用性较高。适用性较高。适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按摩高度的双模式背部按摩椅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椅相关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调节按摩高度的双模式背部按摩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按摩椅的背部按摩区块大多都是固定按摩位置的,即无法进行调节背部的按摩位置,从而也就无法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同时也无法对背部进行针对性的定点按摩,即对人的背部某一处进行长时间按摩,从而泛用性较低,且为了达到背部的大面积按摩,大多按摩椅都会在靠背内设置多个按摩区块,从而对所有人群都将进行全背部的按摩,成本较大,且对背部某一处有伤或者不需要大面积按摩的人群并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按摩高度的双模式背部按摩椅装置,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调节按摩高度的双模式背部按摩椅装置,包括靠背,所述靠背内设有开口向右的按摩球腔,所述按摩球腔左端壁连通设有主带轮腔,所述主带轮腔左端壁连通设有高度调节腔,所述高度调节腔上侧设有位于所述主带轮腔左侧的传动锥齿轮腔,所述高度调节腔下侧设有位于所述主带轮腔左侧的转向锥齿轮腔,所述传动锥齿轮腔上侧设有与所述靠背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带轮腔之间设有副带轮腔,所述高度调节腔左端壁下侧末端连通设有触发磁板腔,所述转向锥齿轮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内且向上延伸贯穿所述高度调节腔至所述传动锥齿轮腔内的高度调节轴,所述高度调节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高度调节轴螺纹配合连接的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触发磁块,所述调节滑块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主带轮腔至所述按摩球腔内的按摩轴,所述按摩轴右端面固定连接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以所述按摩轴为中心周向设置的四个按摩球,所述靠背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按摩球抵接的座椅靠垫,所述靠背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座椅底座,所述座椅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以所述靠背为中心前后对称设置的座椅扶手。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左端壁连通设有转向切换腔,所述转向切换腔左端壁连通设有磁性通腔,所述磁性通腔左端壁连通设有双磁块腔,所述传动锥齿轮腔左侧设有往复线轮腔,所述往复线轮腔上端壁左侧末端连通设有往复滑块腔,所述往复线轮腔上端壁右侧末端连通设有推杆滑块腔,所述推杆滑块腔上端壁连通设有曲柄转盘腔,所述副带轮腔右端壁连通设有绷紧块腔,所述绷紧块腔上端壁连通设有限位块腔,后侧所述座椅扶手内设有启动线轮腔,后侧所述座椅扶手内设有以所述启动线轮腔为中心前后对称设置且开口向上的调节按钮腔,所述启动线轮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至外界且向下延伸至所述启动线轮腔内的启动旋钮轴,所述启动旋钮轴上端面固定连接有
启动旋钮,后侧所述座椅扶手上端面固定连有与所述启动旋钮摩擦配合连接的摩擦片,所述启动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启动旋钮轴固定连接的启动线轮,所述调节按钮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下端面与所述调节按钮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调节按钮弹簧。
[0006]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触发磁板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能够与所述触发磁块对应的触发磁板,所述触发磁板左端面与所述触发磁板腔左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触发磁板弹簧,所述双磁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衔接滑块,所述衔接滑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副磁块,所述衔接滑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主磁块,所述转向切换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能够与所述副磁块以及所述主磁块对应的转向切换滑块,所述转向切换滑块左端面与所述转向切换腔左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向切换弹簧,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主带轮腔内且向左延伸至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内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内花键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贯穿所述转向锥齿轮腔至所述转向切换腔内且与所述转向切换滑块转动配合连接的切换主轴,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高度调节轴固定连接的转向锥齿轮,所述转向锥齿轮左侧设有与所述切换主轴固定连接且能够与所述转向锥齿轮啮合的主转向锥齿轮,所述转向锥齿轮右侧设有与所述切换主轴固定连接且能够与所述转向锥齿轮啮合的副转向锥齿轮。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传动锥齿轮腔左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左延伸至所述往复线轮腔内且向右延伸至所述传动锥齿轮腔内的往复线轮轴,所述传动锥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往复线轮轴固定连接的主锥齿轮,所述主锥齿轮下侧动力配合连接有与所述高度调节轴固定连接的副锥齿轮,所述往复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往复线轮轴固定连接的往复线轮,所述往复滑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往复滑块,所述往复滑块上端面与所述往复滑块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滑块弹簧,所述曲柄转盘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副带轮腔内且向左延伸至所述曲柄转盘腔内的曲柄转盘轴,所述曲柄转盘腔内设有与所述曲柄转盘轴固定连接的曲柄转盘,所述曲柄转盘左端面固定连接有圆柱销,所述圆柱销上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推杆滑块腔内的推杆,所述推杆下端面铰接有与所述推杆滑块腔滑动配合连接的推杆滑块,所述往复线轮外侧摩擦配合连接有摩擦拉绳,所述摩擦拉绳一端与所述推杆滑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摩擦拉绳另一端与所述往复滑块下端面固定连接。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电机右端面固定连接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副带轮腔至所述主带轮腔内且与所述靠背转动配合连接的电机轴,所述电机轴与所述调节滑块以及所述转向锥齿轮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主带轮腔内的主皮带,所述曲柄转盘轴与所述电机轴之间动力配合连接有位于所述副带轮腔内的副皮带,所述绷紧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绷紧块,所述绷紧块内设有开口向上的限位槽,所述绷紧块右端面与所述绷紧块腔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绷紧块弹簧,所述限位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能够与所述限位槽对应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端面与所述限位块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弹簧。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启动线轮与所述绷紧块右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绷紧块拉绳,前侧所述调节按钮下端面与所述副磁块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调节主拉绳,后侧所述调节按钮下端面与所述主磁块下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调节副拉绳,所述触发磁板左端面与所述限位块上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限位拉绳,所述限位块弹簧的推力小于所述触发磁
板弹簧的推力,所述绷紧块弹簧的推力小于所述启动旋钮与所述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副磁块与所述转向切换滑块之间的吸引力大于所述转向切换弹簧的推力,所述主磁块与所述转向切换滑块之间的斥力大于所述转向切换弹簧的拉力,所述触发磁块与所述触发磁板之间的斥力大于所述触发磁板弹簧的推力。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装置通过按下座椅扶手处的两个调节按钮,可随意改变按摩球的按摩高度,从而可适应不同身高的人群,且可实现人体背部的定点按摩,泛用性较高,且通过转动启动旋钮,可使装置启动背部的大面积往复按摩的模式,从而在实现了背部大面积按摩的前提下也节省了按摩成本,且配合调节旋钮,也可随意调节背部往复按摩的区域,从而可适应不同背部状况的人群,适用性较高。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按摩高度的双模式背部按摩椅装置,包括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内设有开口向右的按摩球腔,所述按摩球腔左端壁连通设有主带轮腔,所述主带轮腔左端壁连通设有高度调节腔,所述高度调节腔上侧设有位于所述主带轮腔左侧的传动锥齿轮腔,所述高度调节腔下侧设有位于所述主带轮腔左侧的转向锥齿轮腔,所述传动锥齿轮腔上侧设有与所述靠背固定连接的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主带轮腔之间设有副带轮腔,所述高度调节腔左端壁下侧末端连通设有触发磁板腔,所述转向锥齿轮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下延伸至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内且向上延伸贯穿所述高度调节腔至所述传动锥齿轮腔内的高度调节轴,所述高度调节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与所述高度调节轴螺纹配合连接的调节滑块,所述调节滑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触发磁块,所述调节滑块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贯穿所述主带轮腔至所述按摩球腔内的按摩轴,所述按摩轴右端面固定连接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以所述按摩轴为中心周向设置的四个按摩球,所述靠背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按摩球抵接的座椅靠垫,所述靠背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座椅底座,所述座椅底座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以所述靠背为中心前后对称设置的座椅扶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按摩高度的双模式背部按摩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左端壁连通设有转向切换腔,所述转向切换腔左端壁连通设有磁性通腔,所述磁性通腔左端壁连通设有双磁块腔,所述传动锥齿轮腔左侧设有往复线轮腔,所述往复线轮腔上端壁左侧末端连通设有往复滑块腔,所述往复线轮腔上端壁右侧末端连通设有推杆滑块腔,所述推杆滑块腔上端壁连通设有曲柄转盘腔,所述副带轮腔右端壁连通设有绷紧块腔,所述绷紧块腔上端壁连通设有限位块腔,后侧所述座椅扶手内设有启动线轮腔,后侧所述座椅扶手内设有以所述启动线轮腔为中心前后对称设置且开口向上的调节按钮腔,所述启动线轮腔上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上延伸至外界且向下延伸至所述启动线轮腔内的启动旋钮轴,所述启动旋钮轴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启动旋钮,后侧所述座椅扶手上端面固定连有与所述启动旋钮摩擦配合连接的摩擦片,所述启动线轮腔内设有与所述启动旋钮轴固定连接的启动线轮,所述调节按钮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下端面与所述调节按钮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调节按钮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调节按摩高度的双模式背部按摩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磁板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能够与所述触发磁块对应的触发磁板,所述触发磁板左端面与所述触发磁板腔左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触发磁板弹簧,所述双磁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衔接滑块,所述衔接滑块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副磁块,所述衔接滑块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主磁块,所述转向切换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能够与所述副磁块以及所述主磁块对应的转向切换滑块,所述转向切换滑块左端面与所述转向切换腔左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向切换弹簧,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主带轮腔内且向左延伸至所述转向锥齿轮腔内的花键轴,所述花键轴内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朝澈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再刚玩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