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5833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包括转动平台、传送装置、图像识别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控制器和切割系统,其中转动平台包括竖直的转轴和安装在转轴顶端的转臂,图像识别系统安装在其中一个转臂上,切割系统安装在另一个转臂上,传送装置位于图像识别系统和切割系统的转动范围内;图像识别系统用于获取传送装置上的马铃薯试管苗图像,并发送给数据处理系统;由数据处理系统对马铃薯试管苗图像中的腋芽位置进行识别,控制切刀到达切割点位置之后,控制竖直移动装置使切刀向下切割马铃薯茎段之后复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仅需要人工将试管苗放置在传送带上以及密封培养瓶即可。置在传送带上以及密封培养瓶即可。置在传送带上以及密封培养瓶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马铃薯试管苗扩繁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马铃薯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世界第四大主要粮食作物,全世界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种植,在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贫困人群营养供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马铃薯生产中,病毒病的普遍发生导致马铃薯的产量降低和商品性状退化,而且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逐年加重,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和推广可以从根本上抑制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脱毒试管苗的扩繁是脱毒种薯繁育的基础。
[0003]目前,试管苗的繁殖主要通过人工切段扩繁,由于人工的工作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人力成本高,而且很容易引起真、细菌污染,所以很难大规模大批量的生产。
[0004]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解决人工扩繁效率低、成本高,难于大规模大批量生产的问题。
[0006]一种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包括转动平台、传送装置、图像识别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控制器和切割系统,其中转动平台包括竖直的转轴和安装在转轴顶端的转臂,图像识别系统安装在其中一个转臂上,切割系统安装在另一个转臂上,两个转臂呈角度布置,并且图像识别系统和切割系统与转轴之间的距离相等,传送装置位于图像识别系统和切割系统的转动范围内;图像识别系统用于获取传送装置上的马铃薯试管苗图像,并发送给数据处理系统;由数据处理系统对马铃薯试管苗图像中的腋芽位置进行识别,确定腋芽的坐标,并围绕腋芽的位置布置切刀的切割点,并由控制器根据切割点控制切刀在水平丝杆上的位置,确定水平丝杆的转动数据,形成控制信号发送给切割系统并控制切割系统的水平丝杆的驱动电机;当切割系统在转臂的带动下到达传送装置的上方,控制切刀到达切割点位置之后,控制竖直移动装置使切刀向下切割马铃薯茎段之后复位。
[0007]所述切割系统包括所述水平丝杆、所述竖直移动装置、所述切刀、支架,其中所述水平丝杆平行安装在支架的下方,切刀套接在水平丝杆上并能够沿着支架做轴向滑动;支架固定在竖直移动装置的下端,随着竖直移动装置在竖直方向移动。
[0008]所述竖直移动装置为竖直丝杆或者伸缩气缸。
[0009]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和所述切割系统一对一配置,并且二者间隔旋转角度为10度-180度之间。
[0010]当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和所述切割系统均配置一个时,二者共用一个转臂并且位于转臂的两端对称布置,所述转轴按照固定的方向旋转,或者二者的转臂之间呈一个锐角或
直角布置,转轴按照往复运动的方式驱动,此时配置一个配重臂以平衡转臂、图像识别系统和切割系统的重量。
[0011]当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和所述切割系统均配置两个时,采用十字交叉的转臂,其中一个转臂的两端均布置图像识别系统,另一个转臂的两端均布置切割系统,转轴采用连续转动或往复运动的方式驱动。
[0012]当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和所述切割系统均配置三个以上时,图像识别系统和切割系统围绕转轴间隔交错且均匀布置。
[0013]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台、减速器、传送带辊轮,减速器驱动传送带辊轮在传送台上输送马铃薯试管苗。
[0014]在传送台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托辊,用于支撑传送带;在传送台上设置有卡槽和挡板,并在挡板的行程位置上设置有光电开关,光电开关遇到挡板阻隔后发送信号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减速器停止运动。
[0015]所述减速器通过带有变频器的电动机带动V带驱动。
[0016]所述转轴由电动机驱动。
[0017]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0018]在传送装置的输出端设有载物台、广口瓶和漏斗,漏斗放在广口瓶的瓶口,广口瓶坐落在载物台上。
[0019]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仅需要人工将试管苗放置在传送带上以及密封培养瓶即可。此装置不仅扩繁效率高,而且可以大大降低试管苗的污染率。
[0020]附图说明
[0021]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其中: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0022]图1是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示意图。
[0023]图2是切割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和算法,而是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和算法的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专利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0025]现在将参考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6]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创意。
[0027]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方法提供一种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包括转动平台1、传送装置2、图像识别系统3、数据处理系统4、控制器5和切割系统6,其中转动平台1包括竖直的转轴11和安装在转轴顶端的转臂12,图像识别系统3安装在其中一个转臂上,切割系统6安装在另一个转臂上,两个转臂呈角度布置,并且图像识别系统3和切割系统6与转轴之间的距离相等,传送装置位于图像识别系统和切割系统的转动范围内;图像识别系统3用于获取传送装置上的马铃薯试管苗图像,并发送给数据处理系统;由数据处理系统4对马铃薯试管苗图像中的腋芽位置进行识别,确定腋芽的坐标,并围绕腋芽的位置布置切刀的切割点,并由控制器5根据切割点控制切刀在水平丝杆上的位置,确定水平丝杆的转动数据,形成控制信号发送给切割系统并控制切割系统的水平丝杆的驱动电机;当切割系统在转臂的带动下到达传送装置的上方,控制切刀到达切割点位置之后,控制竖直移动装置使切刀向下切割马铃薯茎段之后复位。
[0028]所述切割系统6包括所述水平丝杆61、所述竖直移动装置62、所述切刀63、支架64,其中所述水平丝杆61平行安装在支架64的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动平台、传送装置、图像识别系统、数据处理系统、控制器和切割系统,其中转动平台包括竖直的转轴和安装在转轴顶端的转臂,图像识别系统安装在其中一个转臂上,切割系统安装在另一个转臂上,两个转臂呈角度布置,并且图像识别系统和切割系统与转轴之间的距离相等,传送装置位于图像识别系统和切割系统的转动范围内;图像识别系统用于获取传送装置上的马铃薯试管苗图像,并发送给数据处理系统;由数据处理系统对马铃薯试管苗图像中的腋芽位置进行识别,确定腋芽的坐标,并围绕腋芽的位置布置切刀的切割点,并由控制器根据切割点控制切刀在水平丝杆上的位置,确定水平丝杆的转动数据,形成控制信号发送给切割系统并控制切割系统的水平丝杆的驱动电机;当切割系统在转臂的带动下到达传送装置的上方,控制切刀到达切割点位置之后,控制竖直移动装置使切刀向下切割马铃薯茎段之后复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系统包括所述水平丝杆、所述竖直移动装置、所述切刀、支架,其中所述水平丝杆平行安装在支架的下方,切刀套接在水平丝杆上并能够沿着支架做轴向滑动;支架固定在竖直移动装置的下端,随着竖直移动装置在竖直方向移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移动装置为竖直丝杆或者伸缩气缸。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试管苗快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识别系统和所述切割系统一对一配置,并且二者间隔旋转角度为10度-180度之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铃薯试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小霞汤瑛芳刘微容齐恩芳张志强李治俊马胜吕和平史长宏文国宏刘石黄伟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