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746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5:03
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沿着主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光学镜头、光线调整组件及图像传感器;所述光线调整组件包括第一折光件、第二折光件和挡光件,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折光件位于所述光学镜头和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从所述光学镜头传递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传递至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挡光件位于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所述挡光件用于遮档从所述光学镜头传递到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的杂散光。本申请的摄像模组用以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像模组的成像质量。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器件
,特别涉及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上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如拍照功能。用户对拍照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更高质量的图像,更高的光学变焦倍数等。现有技术通过在摄像模组中设置结构部件以增长摄像模组的光路,从而提高摄像模组的变焦倍率,但是设置结构部件会使摄像模组结构更为复杂,随之产生更多的杂散光,影响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模组,用以提高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000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0005]本申请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沿着主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光学镜头、光线调整组件及图像传感器;所述光线调整组件包括第一折光件、第二折光件和挡光件,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折光件位于所述光学镜头和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从所述光学镜头传递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传递至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挡光件位于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所述挡光件用于遮档从所述光学镜头传递到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的杂散光。
[0006]可以理解的是,在所述摄像模组中,用于成像的光线为成像光线,不用于成像的光线为杂散光,杂散光的存在会影响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外界的光线进入所述光学镜头后,从所述光学镜头的像侧射出,经由所述光线调整组件调整,即通过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调整,最后传递至所述图像传感器进行成像,该光线可以理解为成像光线。还有少部分杂散光会穿过所述光线调整组件中的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的缝隙,最后传递至图像传感器进行成像。所述杂散光在穿过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的缝隙时也会影响成像光线的传递,影响成像光线的成像质量。且所述杂散光部分会传递到所述图像传感器上,影响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0007]本申请所述摄像模组通过在所述光线调整组件的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设置所述挡光件,通过所述挡光件遮挡从所述光学镜头传递到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的杂散光,能有效避免从所述光学镜头传递到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的杂散光穿过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避免所述杂散光传递到所述图像传感器上,提高了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000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光件包括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折光件包括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相对设置,从所述光学镜头传递的光线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所述挡光件包括第一挡光件,所述第一挡光件设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并朝向所述第二反射面延伸。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对从所述光学镜头传递到所述图像传感器的光线进行折叠和对焦,从而在保证所述摄像模组
一定尺寸的情况下,增大所述摄像模组的光学总长,进而增大所述摄像模组的变焦倍率,保证所述摄像模组的远摄能力。
[000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光件包括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段相对所述第一段朝向光线入射侧弯折。通过将所述第一挡光件弯折以阻挡具有较大偏转角的杂散光,有效避免具有较大偏转角的杂散光穿过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传递到所述图像传感器上,有效提高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0010]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夹角为90~180度。通过将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夹角限制为90~180度,能有效阻挡具有较大偏转角的杂散光,避免具有较大偏转角的杂散光穿过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传递到所述图像传感器上,提高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质量。
[0011]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光件与所述第一反射面连接的部分的面积为所述第一挡光件的总面积的1/3及以上。通过限制所述第一挡光件与所述第一反射面连接的部分的面积,以使所述第一挡光件固定得更加稳固。
[0012]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反射面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反射面包括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三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四面相对设置,从所述光学镜头传递的光线从所述第一面依次反射至所述第三面、所述第四面和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一挡光件设于所述第一面或设于所述第二面。概括来说,所述光学镜头传递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面反射至所述第二反射面,然后又由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至第一反射面以完成对光线的折叠,有效提高所述摄像模组的变焦倍率的同时有利于所述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001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光件包括第二挡光件,所述第二挡光件设于所述第二折光件朝向所述第一折光件的表面,并朝向所述第一折光件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挡光件错位相对。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挡光件和所述第一挡光件不正对。通过设置所述第二挡光件,以使所述第二挡光件与所述第一挡光件配合阻挡杂散光,能更好的阻挡杂散光,保证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通过将所述第一挡光件和所述第二挡光件错位相对设置,当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的间距减小时,所述第一挡光件和所述第二挡光件不会碰到,从而所述第一挡光件和所述第二挡光件在阻挡杂散光的同时不会影响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的运动。
[0014]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光件到所述第一折光件的距离和所述第二挡光件到所述第二折光件的距离之和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的距离,从而杂散光无法穿过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的间隙,更好的保证了所述摄像模组的成像效果。
[0015]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折光件包括连接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的第五面,所述第五面朝向所述第一折光件,所述第二挡光件设于所述第五面。也就是说,所述第二折光件为三棱镜,所述第二挡光件设于该三棱镜上。
[001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挡光件与所述第五面呈夹角设置。从而在所述第一反射面沿垂直于主光轴的方向移动进行对焦的过程中避免所述第二挡光件接触所述第一挡光件的表面并发生刮蹭。
[0017]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挡光件与所述第五面之间的夹角为45~90度。通过将所述第二挡光件与所述第五面之间的夹角限制为45~90度,从而在所述第一反射面沿垂直于主光轴的方向移动进行对焦的过程中有效避免所述第二挡光件接触所述第一挡光件的表面并发生刮蹭,同时还保证所述第一挡光件和所述第二挡光件配合,有效阻挡杂散光。
[0018]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挡光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固定部和遮光部,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第五面上,所述遮光部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五面呈夹角设置。也就是说,固定部为弯折的,所述遮光部并非弯折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挡光件为一体成型的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挡光件弯折以与所述第五面呈夹角设置。
[0019]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面包括消光区和透光区,所述消光区用于遮挡杂散光,所述透光区用于允许从所述光学镜头透过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模组包括沿着主光轴方向依次排列的光学镜头、光线调整组件及图像传感器;所述光线调整组件包括第一折光件、第二折光件和挡光件,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折光件位于所述光学镜头和所述图像传感器之间,从所述光学镜头传递的光线通过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传递至所述图像传感器,所述挡光件位于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所述挡光件用于遮档从所述光学镜头传递到所述第一折光件和所述第二折光件之间的杂散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光件包括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折光件包括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与所述第二反射面相对设置,从所述光学镜头传递的光线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反射面和所述第二反射面反射,所述挡光件包括第一挡光件,所述第一挡光件设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并朝向所述第二反射面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光件包括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二段相对所述第一段朝向光线入射侧弯折。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夹角为90~180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光件与所述第一反射面连接的部分的面积为所述第一挡光件的总面积的1/3及以上。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面包括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反射面包括第三面和第四面,所述第三面和所述第四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三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面和所述第四面相对设置,从所述光学镜头传递的光线从所述第一面依次反射至所述第三面、所述第四面和所述第二面,所述第一挡光件设于所述第一面或设于所述第二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卓林卢建龙王庆平邓良君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