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燃油管道万向滑动的管夹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359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辅助管道固定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抗燃油管道万向滑动的管夹支架,包括两个第一槽钢、一个第二槽钢和两个支撑板,两个第一槽钢以槽对槽的方式相对设置,两个支撑板固定在两个第一槽钢中间缝隙的两端,第二槽钢活动夹设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两个第一槽钢之间的缝隙中,且第二槽钢腹板的厚度小于支撑板的厚度,第二槽钢的长度小于第一槽钢的长度减去两个支撑板的长度,管夹固定在上侧的第一槽钢上端,第二槽钢固定在型钢支架上。本新型可以同时使管道在垂直于管道和沿着管道的方向上移动,消除机组热膨胀引起的管道硬性拉伸,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燃油管道万向滑动的管夹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辅助管道固定装置
,特别提供了一种抗燃油管道万向滑动的管夹支架。

技术介绍

[0002]汽轮机进汽压力及温度较高,在机组启动运行过程中,高压缸及中压缸连带主汽门会发生轴向及径向位移。目前EH油管道普遍采用管夹固定,管夹通过螺栓固定在型钢上,机组受热膨胀后,管道无法跟随汽缸热膨胀移动,只能硬拉,靠管道韧性消除热膨胀产生的位移。这样容易将管接头撕裂,造成漏油,危害机组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油管道万向滑动的管夹支架。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抗燃油管道万向滑动的管夹支架,包括两个第一槽钢、一个第二槽钢和两个支撑板,两个第一槽钢以槽对槽的方式相对设置,两个支撑板固定在两个第一槽钢中间缝隙的两端,第二槽钢活动夹设在两个支撑板之间的两个第一槽钢之间的缝隙中,且第二槽钢腹板的厚度小于支撑板的厚度,第二槽钢的长度小于第一槽钢的长度减去两个支撑板的长度,管夹固定在上侧的第一槽钢上端,第二槽钢固定在型钢支架上。
[0005]优选地,在上侧的所述第一槽钢上固定有连接板。
[0006]进一步优选,两个所述第一槽钢为5号槽钢,长度为400mm,所述第二槽钢为10号槽钢,长度为250mm,所述支撑板长宽高分别是50mm、50mm、10mm。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08]可以同时使管道在垂直于管道和沿着管道的方向上移动,消除机组热膨胀引起的管道硬性拉伸,减少危险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0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使用状态主视图;
[0014]图5为本技术使用状态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
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参考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抗燃油管道万向滑动的管夹支架,包括两个第一槽钢1、一个第二槽钢2和两个支撑板3,两个第一槽钢1以槽对槽的方式相对设置,两个支撑板3固定在两个第一槽钢1中间缝隙的两端,第二槽钢2活动夹设在两个支撑板3之间的两个第一槽钢1之间的缝隙中,且第二槽钢2腹板的厚度小于支撑板3的厚度,第二槽钢2的长度小于第一槽钢1的长度减去两个支撑板3的长度,管夹固定在上侧的第一槽钢1上端,第二槽钢2固定在型钢支架上。
[0017]参考图4和图5,使用时,将第二槽钢2固定在型钢5上,将管夹6的上下两半夹住管道7,固定在上侧的第一槽钢1上,当机组热膨胀发生位移时,由于第二槽钢2腹板的上下左右均有空隙,因此管道7可以带动着管夹6和两个第一槽钢1一起活动。
[0018]为了方便在支架上连接管夹,作为改进,在上侧的所述第一槽钢1上固定有连接板4,使用时管夹上的螺栓固定到连接板4内或者管夹的下半部分粘接到连接板4上,管夹的上下两部分通过螺栓连接。
[0019]具体的,两个所述第一槽钢1为5号槽钢,长度为400mm,所述第二槽钢2为10号槽钢,长度为250mm,所述支撑板3长宽高分别是50mm、50mm、10mm。
[0020]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燃油管道万向滑动的管夹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槽钢(1)、一个第二槽钢(2)和两个支撑板(3),两个第一槽钢(1)以槽对槽的方式相对设置,两个支撑板(3)固定在两个第一槽钢(1)中间缝隙的两端,第二槽钢(2)活动夹设在两个支撑板(3)之间的两个第一槽钢(1)之间的缝隙中,且第二槽钢(2)腹板的厚度小于支撑板(3)的厚度,第二槽钢(2)的长度小于第一槽钢(1)的长度减去两个支撑板(3)的长度,管夹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王鹏武森陈亮吴丽娟张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东北电力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