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换容量的炉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33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变换容量的炉灶,它包括炉灶主体,炉灶主体内设有燃烧室以及设于该燃烧室顶部的出火口、设于燃烧室底部的废渣室,上述燃烧室截面呈矩形,燃烧室内可拆卸的装设有内胆,内胆中部围形成一燃烧腔,燃烧腔截面面积为该燃烧室截面面积的一半;该燃烧腔配设有长方体形的蜂窝煤,蜂窝煤包括若干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煤孔,蜂窝煤底面的煤孔沿该底面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煤孔之间设有通气沟槽,通气沟槽截面呈V字形。该炉灶的燃烧室内可拆卸的装设有内胆,燃料燃烧空间可调节,以满足不同场合对火力的需求,与燃烧室相配适的蜂窝煤的结构设置,使得加煤时无须调整即可使上下蜂窝煤的煤孔对齐,使用更为方便。使用更为方便。使用更为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换容量的炉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炉灶,特别是指一种可变换容量的炉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使用蜂窝煤的炉灶,其燃烧室容置蜂窝煤的容量是固定的,该炉灶的每次蜂窝煤的燃烧量是固定的,能够提供的热源也是相对固定的。而针对不同的热源需求,市场上存在着大燃烧量燃烧室的炉灶和小燃烧量的炉灶,然而消费者通常只能择一购置,实际使用中仍不能根据实际的热源需求量而作出改变,使用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变换容量的炉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炉灶的燃烧室容积是固定的,消费者实际中难以根据实际热源需求而方便作出燃烧室容积改变的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可变换容量的炉灶,包括炉灶主体,炉灶主体内设有燃烧室以及设于该燃烧室顶部的出火口、设于燃烧室底部的废渣室,上述燃烧室底部还设有用于控制空气进入量的鼓风机构,固体燃料于该燃烧室内燃烧。上述燃烧室截面呈矩形,燃烧室内可拆卸的装设有内胆,内胆中部围形成一燃烧腔,燃烧腔截面面积为该燃烧室截面面积的一半;该燃烧腔配设有长方体形的蜂窝煤,蜂窝煤包括若干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煤孔,蜂窝煤底面的煤孔沿该底面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煤孔之间设有通气沟槽,通气沟槽截面呈V字形。
[0006]上述炉灶主体侧壁设有固体燃料入料口,该入料口顶部由外而内向下倾斜布置,该入料口配设有形状与之相配的封块;该入料口顶部还设有横向设置的导向槽,该导向槽配设有可封盖上述燃烧室顶部的封火板。
[0007]上述燃烧室与上述废渣室交界处可拆卸地设有用于破碎固态废渣的棘轮组,棘轮组包括至少两个的可转动地装设于上述炉灶主体的棘轮。
[0008]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该炉灶的燃烧室内可拆卸的装设有内胆,燃料燃烧空间可调节,以满足不同场合对火力的需求,与燃烧室相配适的蜂窝煤的结构设置,使得加煤时无须调整即可使上下蜂窝煤的煤孔对齐,使用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炉灶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炉灶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蜂窝煤底面朝上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照图1,可变换容量的炉灶,包括炉灶主体1,炉灶主体1内设有燃烧室10以及设于该燃烧室10顶部的出火口1a、设于燃烧室10底部的废渣室1b。上述燃烧室10底部还设有用于控制空气进入量的鼓风机。燃料于该燃烧室10内燃烧,废渣室1b用于承接燃烧室10内产生的废渣。
[0014]继续参照图2、图3,上述燃烧室10截面呈矩形,燃烧室10内可拆卸的装设有内胆14,内胆14中部围形成一燃烧腔140,如图2所示,内胆14的外轮廓为两个燃烧腔140轮廓并排构成,即燃烧腔140截面面积为该燃烧室10截面面积的一半。继续参照图3,该燃烧腔140配设有长方体形的蜂窝煤6,蜂窝煤6包括若干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煤孔60,蜂窝煤6底面的煤孔60沿该底面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煤孔60之间设有通气沟槽61,通气沟槽61截面呈V字形。该炉灶的燃烧室10内可拆卸的装设有内胆14,燃料燃烧空间的大小可据需进行调节。当需要加大火力时可将内胆14拆除,则燃烧室10内同一层可并排容纳两块蜂窝煤6;而火力要求较小时,将内胆14装入,此时内胆14的燃烧腔140同一层只能容纳一块蜂窝煤6;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场合对火力的需求,与燃烧室10相配适的蜂窝煤6的结构设置,使得加煤时无须调整即可使上下蜂窝煤6的煤孔60对齐,使用更为方便;蜂窝煤6底面V形沟槽的设置则有利于蜂窝煤6接触面之间的空气流通,使蜂窝煤6燃烧更充分,同时,棘轮15表面的突刺可以卡合于通气沟槽61内,使得棘轮15与蜂窝煤6连接更紧密,转动棘轮15时,可以更好地破碎蜂窝煤6的燃烧废渣。
[0015]继续参照图1,上述炉灶主体1侧壁设有固体燃料入料口11,该入料口顶部由外而内向下倾斜布置,该入料口11配设有形状与之相配的封块12;该入料口11顶部还设有横向设置的导向槽110,该导向槽110配设有可封盖上述燃烧室10顶部的封火板13;封火板13插设于导向槽110,并经导向槽110定向滑入或者拔出,当封火板13封盖燃烧室10时,将封块12插入入料口11,封块12顶部即可将封火板13顶持住,使其位置相对固定。封火板13的配置能够对燃烧室10内固体燃料(非蜂窝煤6时,如树枝、柴禾等)燃烧时产生的扬尘进行有效的阻挡,有效降低燃料飞灰随火焰扩散至炉渣周围环境的概率,也降低了飞灰携带火星造成的安全隐患。
[0016]继续参照图1,上述燃烧室10与上述废渣室1b交界处可拆卸地设有用于破碎固态废渣的棘轮15组,棘轮15组包括至少两个可同向或者逆向转动地装设于上述炉灶主体1的棘轮15;棘轮15转动能够将其顶部抵接的蜂窝煤6废渣搅碎并落入其正下方的炉渣盒16内,炉渣盒16可通过其一体连接的手柄直接由其置放的通道取出,炉渣倒完后,再将炉渣盒16归放原位,使得蜂窝煤6的添加操作更为简易、方便,炉渣的清理也十分方便。而当炉灶不使用固体燃料时,则棘轮15组可拆卸下来。
[0017]上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变换容量的炉灶,包括炉灶主体,炉灶主体内设有燃烧室以及设于该燃烧室顶部的出火口、设于燃烧室底部的废渣室,固体燃料于该燃烧室内燃烧;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截面呈矩形,燃烧室内可拆卸的装设有内胆,内胆中部围形成一燃烧腔,燃烧腔截面面积为该燃烧室截面面积的一半;该燃烧腔配设有长方体形的蜂窝煤,蜂窝煤包括若干贯穿其厚度方向的煤孔,蜂窝煤底面的煤孔沿该底面长度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煤孔之间设有通气沟槽,通气沟槽截面呈V字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芳云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盛芳工业设计服务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