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级冷却器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以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5305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双级冷却器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以及车辆,双级冷却器包括:第一级冷却器、第二级冷却器以及控制阀,第一级冷却器包括第一冷却器主体,第一冷却器主体内形成有第一气道和第一冷却流道,第一冷却流道用于容纳冷却液以对第一气道进行冷却;第二级冷却器包括第二冷却器主体,第二冷却器主体内形成有第二气道和第二冷却流道,第二冷却流道用于容纳冷却液以对第二气道进行冷却;控制阀连接在第一冷却器主体与第二冷却器主体,且连通第一气道的出口与第二气道的进口,控制阀的开度可调节。由此,高温废气通过第一级冷却器冷却后,废气温度被初步降低,不用额外设计冷却水道对控制阀冷却,节约了成本,控制阀不易产生结焦、积碳。积碳。积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双级冷却器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以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双级冷却器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车辆通常具有废气循环冷却装置,废气循环冷却装置的双级冷却器需要对废气进行处理并进行降温,以将冷却后的气体输送到发动机,双级冷却器内设置有调节流量的控制阀,控制阀设置在双级冷却器的冷端(初始进气端)或热端(最终排气端),若在冷端,结焦积碳问题严重;若在热端,为保护阀,需要在阀座增加冷却水道,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双级冷却器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以及车辆,双级冷却器无需对控制阀设计专门的冷却水道,节约了成本,而且不易产生结焦、积碳。
[0004]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具有双级冷却器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双级冷却器包括:第一级冷却器、第二级冷却器以及控制阀,所述第一级冷却器包括第一冷却器主体,所述第一冷却器主体内形成有第一气道和第一冷却流道,所述第一气道用于供废气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用于容纳冷却液以对所述第一气道进行冷却;所述第二级冷却器包括第二冷却器主体,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内形成有第二气道和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气道用于供废气通过,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用于容纳冷却液以对所述第二气道进行冷却;所述控制阀连接在所述第一冷却器主体与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且连通所述第一气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气道的进口,所述控制阀的开度可调节。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装置,通过将控制阀设置在第一级冷却器与第二级冷却器之间,使高温废气通过第一级冷却器冷却后,废气温度被初步降低,由于控制阀位于第一级冷却器后,不用额外设计冷却水道对控制阀冷却,节约了成本,同时,由于废气经过了第一级冷却器后温度相较于刚进入双级冷却器的气体温度而言被初步冷却,而且废气温度不至于太低,对于控制阀来说,也不易产生结焦、积碳等问题。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器主体包括壳体、进气隔板、出气隔板、进气室、出气室、进气法兰和出气法兰,进气隔板、进气室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进气法兰之间,出气隔板、出气室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出气法兰之间,所述控制阀的一个接口与所述出气法兰相连接。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的第二气道的进口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控制阀的另一个接口通过法兰连接。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的第二气道的出口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的外壳直接焊接。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的两个接口之间的夹角呈钝角,所述夹角为120-160
度。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级冷却器还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气道贯通所述第一冷却器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与所述第一冷却器主体的侧壁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靠近所述第一气道的进口设置,所述第一出水管靠近所述第一气道的出口设置;所述控制阀的连接于连接管的接口朝向所述第一出水管所在的一侧壁倾斜。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为弧形且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管段、第二管段、波纹管段以及第三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控制阀的另一个接口连接,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之间的夹角呈锐角,所述第二管段与所述第三管段通过所述波纹管段连接,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连接且倾斜设置。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级冷却器还包括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气道贯通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的两端,所述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与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的侧壁连接,并且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管靠近所述第二气道的进口设置,所述第二出水管靠近所述第二气道的出口设置,所述第三管段朝向所述第二出水管所在的一侧壁倾斜。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冷却器主体、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为长方体形且内部设有多个板翅式换热片。
[0014]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冷却装置。
[00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6]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7]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双级冷却器的示意图。
[0018]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双级冷却器的第一级冷却器的示意图。
[0019]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双级冷却器的第一级冷却器的立体拆分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
[0021]双级冷却器100,
[0022]第一级冷却器10,第一冷却器主体11,壳体111,进气隔板112,出气隔板113,进气法兰114,出气法兰115,进气室116,出气室117,第一进水管12,第一出水管13,支架14、15,
[0023]第二级冷却器20,第二冷却器主体21,出气管22,第二进水管23,第二出水管24,
[0024]控制阀30,一个接口31,另一个接口32,
[0025]连接管40,第一管段41,第二管段42,波纹管段43,第三管段44,
[0026]进气管50,软管60,硬管70。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8]下面参考图1-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装置。
[0029]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具有双级冷却器100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第一级冷却器10、第二级冷却器20以及控制阀30。
[0030]第一级冷却器10包括第一冷却器主体11,第一冷却器主体11内形成有第一气道和第一冷却流道,第一气道用于供废气通过,第一冷却流道用于容纳冷却液以对第一气道进行冷却。第二级冷却器20包括第二冷却器主体21,第二冷却器主体21内形成有第二气道和第二冷却流道,第二气道用于供废气通过,第二冷却流道用于容纳冷却液以对第二气道进行冷却。
[0031]控制阀30连接在第一冷却器主体11与第二冷却器主体21,且连通第一气道的出口与第二气道的进口,控制阀30的开度可调节。
[0032]也就是说,高温废气从催化器出来,进入到第一级冷却器10的第一气道中,冷却液从缸盖出来通过进水硬管70、进水胶管进入到第一级冷却器10的第一冷却流道以将第一气道内的高温废气冷却,经过冷却的废气通过控制阀30进入第二级冷却器20进行冷却,控制阀30会精准调控通过的废废气量,最终经过双级冷却器100冷却的废废气入进气歧管并均匀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级冷却器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级冷却器包括:第一级冷却器,所述第一级冷却器包括第一冷却器主体,所述第一冷却器主体内形成有第一气道和第一冷却流道,所述第一气道用于供废气通过,所述第一冷却流道用于容纳冷却液以对所述第一气道进行冷却;第二级冷却器,所述第二级冷却器包括第二冷却器主体,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内形成有第二气道和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二气道用于供废气通过,所述第二冷却流道用于容纳冷却液以对所述第二气道进行冷却;以及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连接在所述第一冷却器主体与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且连通所述第一气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气道的进口,所述控制阀的开度可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器主体包括壳体、进气隔板、出气隔板、进气室、出气室、进气法兰和出气法兰,进气隔板、进气室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进气法兰之间,出气隔板、出气室连接在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出气法兰之间,所述控制阀的一个接口与所述出气法兰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的第二气道的进口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控制阀的另一个接口通过法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的第二气道的出口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所述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二冷却器主体的外壳直接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的两个接口之间的夹角呈钝角,所述夹角为120-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长海张晶明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