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福州专利>正文

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5291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包括导套、阀门和堵漏组件,所述导套呈圆管状,导套圆周侧壁外侧设置有环形的容纳槽,所述阀门安装于导套下端,所述堵漏组件对应设置于导套的容纳槽处,所述堵漏组件包括支脚和膨胀密封垫,所述支脚呈平板状,支脚位于导套的容纳槽内,支脚上端通过扭簧铰接于导套的容纳槽上端,若干个支脚以导套的中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设置,所述膨胀密封垫套合于导套圆周侧壁外侧且位于导套的容纳槽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或至少减轻减轻隧道堵漏应急抢险无法迅速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提供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提供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及运营维护
,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施工中,经常遇到突发涌水的情况,目前隧道堵漏应急抢险常规技术是通过无机速凝材料或有机快速固化膨胀材料对漏水点进行封堵,这种方法施工时间长,很难迅速处理,涌水量较大时会水淹设备,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解决或至少减轻隧道堵漏应急抢险无法迅速处理的问题,提供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包括导套、阀门和堵漏组件,所述导套呈圆管状,导套圆周侧壁外侧设置有环形的容纳槽,所述阀门安装于导套下端,所述堵漏组件对应设置于导套的容纳槽处;
[0006]所述堵漏组件包括支脚和膨胀密封垫,所述支脚呈平板状,支脚位于导套的容纳槽内,支脚上端通过扭簧铰接于导套的容纳槽上端,若干个支脚以导套的中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设置,所述膨胀密封垫套合于导套圆周侧壁外侧且位于导套的容纳槽上方。
[0007]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可优先选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优选的,所述堵漏组件为沿导套轴向阵列设置的多个。
[0009]优选的,所述膨胀密封垫为吸水膨胀树脂制成的圆环状。
[0010]优选的,所述导套的容纳槽的深度值大于支脚的厚度值;
[0011]支脚处于完全收合状态时,支脚内壁抵至导套的容纳槽的底面;
[0012]支脚处于完全弹出状态时,支脚外壁抵至导套的容纳槽的上端面。
[0013]优选的,所述支脚远离其与导套铰接处的一端呈锯齿状。
[0014]优选的,所述支脚的锯齿状的缺口形状呈三棱锥形。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术为预制成型的装置,当隧道发生涌水时,选取适当直接和长度的本技术,将本技术插入涌水的空洞内部,此时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到达合适的位置时,支脚由扭簧带动向外弹出,将导套固定在涌洞内,此时阀门位于涌洞外侧,导套位置固定后关闭阀门;膨胀密封垫吸水变大将导套与涌洞之间的间隙封堵,在水流的压力下,膨胀密封垫贴向支脚,水压越大密封性越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的完全收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的完全收合状态的结构剖视图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的完全弹出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的完全弹出状态的结构剖视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的导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的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1-导套;2-阀门;3-支脚;4-膨胀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5]下面将结合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1:
[0027]如图1-6所示,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包括导套1、阀门2和堵漏组件,导套1呈圆管状,导套1圆周侧壁外侧设置有环形的容纳槽,阀门2安装于导套1下端,堵漏组件对应设置于导套1的容纳槽处,堵漏组件为沿导套1轴向阵列设置的多个;
[0028]堵漏组件包括支脚3和膨胀密封垫4,支脚3呈平板状,支脚3位于导套1的容纳槽内,支脚3上端通过扭簧铰接于导套1的容纳槽上端,若干个支脚3以导套1的中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设置,膨胀密封垫4套合于导套1圆周侧壁外侧且位于导套1的容纳槽上方,膨胀密封垫4为吸水膨胀树脂制成的圆环状。
[0029]为了保证支脚3仅在0-90度范围内转动,防止支脚3转动角度过大,使导套1从涌洞中脱落,导套1的容纳槽的深度值大于支脚3的厚度值;支脚3处于完全收合状态时,支脚3内壁抵至导套1的容纳槽的底面;支脚3处于完全弹出状态时,支脚3外壁抵至导套1的容纳槽的上端面。
[0030]为了提高支脚3固定于涌洞内的可靠程度,支脚3远离其与导套1铰接处的一端呈锯齿状,支脚3的锯齿状的缺口形状呈三棱锥形。
[0031]本技术为预制成型的装置,当隧道发生涌水时,选取适当直接和长度的本技术,将本技术插入涌水的空洞内部,此时阀门2处于开启状态,到达合适的位置时,支脚3由扭簧带动向外弹出,将导套1固定在涌洞内,此时阀门2位于涌洞外侧,导套1位置固定后关闭阀门2;膨胀密封垫4吸水变大将导套1与涌洞之间的间隙封堵,在水流的压力下,膨胀密封垫4贴向支脚3,水压越大密封性越好。
[003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
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套(1)、阀门(2)和堵漏组件,所述导套(1)呈圆管状,导套(1)圆周侧壁外侧设置有环形的容纳槽,所述阀门(2)安装于导套(1)下端,所述堵漏组件对应设置于导套(1)的容纳槽处;所述堵漏组件包括支脚(3)和膨胀密封垫(4),所述支脚(3)呈平板状,支脚(3)位于导套(1)的容纳槽内,支脚(3)上端通过扭簧铰接于导套(1)的容纳槽上端,若干个支脚(3)以导套(1)的中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设置,所述膨胀密封垫(4)套合于导套(1)圆周侧壁外侧且位于导套(1)的容纳槽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涌水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组件为沿导套(1)轴向阵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州方圆李大炯王福霞
申请(专利权)人:王福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