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5184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收卷组件和充电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侧部,所述充电组件安装于所述收卷组件的侧部,所述充电组件的侧部从所述支撑组件的侧部伸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支撑组件对整体进行支撑,且能有效的进行防雨和照明;通过收卷组件的运行,在充电线缆伸出时,带动线辊转动,线辊的转动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对涡卷弹簧进行蓄力,在充电完成后,蓄力的涡卷弹簧复位,进而将充电线缆重新收卷,实现充电线缆的收储,充电线缆在收卷的过程中,带动充电接头移动,进而实现对充电接头的收储,达到良好的防护,降低隐患。降低隐患。降低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主要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如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汽车等,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作为发展较为成熟的汽车,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使用前,一般需要对其带有的蓄电池进行充电,需要用到充电装置进行充电。
[0003]目前的充电装置,一般安装在停车位侧部,在使用时,用户将充电插头从充电装置的侧部取下,并与车体的充电插座连接,支付相应的费用后,即可进行充电。
[0004]但是,现有的充电装置在使用时,缺少对线缆和充电插头本身的收储,容易导致线缆接地,而在后续车辆的使用过程中,产生碾压损坏的风险,且充电插头缺少防护,容易沾上灰尘,或在雨雪天气的影响下而漏电,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的充电装置,线缆缺少收卷,且缺少对充电插头的防护,具有较大安全隐患的难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包括支撑组件、收卷组件和充电组件,所述收卷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的侧部,所述充电组件安装于所述收卷组件的侧部,所述充电组件的侧部从所述支撑组件的侧部伸出,其中:
[0009]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底座、箱体、遮雨件和照明灯,所述箱体的侧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箱体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遮雨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照明灯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上侧部;
[0010]所述收卷组件包括两个连接件、转轴、线辊和涡卷弹簧,两个所述连接件对称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转轴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所述线辊键连接于所述转轴的外侧,所述涡卷弹簧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侧,所述涡卷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所述涡卷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线辊的侧壁相连;
[0011]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充电线缆、手柄、充电接头和磁铁块,所述充电线缆卷绕于所述线辊的外侧,所述充电线缆的输出端从所述贯穿孔伸出,所述手柄安装于所述充电线缆的输出端,所述充电接头安装于所述手柄的内侧,所述充电接头与所述充电线缆电性相连,所述磁铁块安装于所述手柄的端部,所述磁铁块套设于所述充电接头的外侧。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包括支撑板、螺纹杆、螺纹套和脚座,所述螺纹杆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下部,所述螺纹套螺纹安装于所述螺纹杆的外侧,所述脚
座安装于所述螺纹套的下端。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侧部安装有检修门板,所述箱体的侧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箱体的侧壁开设有进线孔。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遮雨件包括支撑架、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感应开关,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上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四侧均延伸至所述箱体上投影的外侧,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感应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蓄电池电性相连,所述感应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照明灯电性相连。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横板和立板,所述横板安装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立板安装于所述横板的侧部,所述立板的侧部安装有与所述转轴配合的轴承,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立板相连,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转轴相连。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线辊的两侧外壁均安装有限位盘,所述线辊的外壁套设有橡胶套。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防护座、导向辊和两个刷洗件,所述防护座安装于所述箱体的侧部,所述防护座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手柄配合的滑道,所述导向辊转动安装于所述防护座邻近所述滑道的侧部,两个所述刷洗件对称安装于所述防护座的侧部。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刷洗件包括支杆、连接板和毛刷,所述支杆安装于所述防护座的侧部,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支杆的侧部,所述毛刷安装于所述连接板的侧部。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断面和所述毛刷的断面均呈半圆环形设置。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手柄呈空心圆柱体形设置,所述手柄的侧部安装有柔性垫,所述柔性垫套设在所述磁铁块的侧部。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支撑组件包括底座、箱体、遮雨件和照明灯,底座用于对整体进行支撑,箱体用于对收卷组件和充电组件进行收纳,遮雨件用于进行挡雨挡雪,照明灯用于进行照明,便于后续充电时使用者的操作;
[0023]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收卷组件包括两个连接件、转轴、线辊和涡卷弹簧,连接件用于对转轴进行支撑,并方便与箱体的连接,转轴便于进行转动,线辊方便充电组件的安装,涡卷弹簧用于提供收卷所需的动力;
[0024]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充电线缆、手柄、充电接头和磁铁块,手柄方便手部的持握,充电接头便于与汽车充电插口对接,便于充电,磁铁块提供磁力吸附,增强充电接头与充电插口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
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图2中B处放大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磁铁块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刷洗件部分结构侧视示意图;
[0032]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收卷组件部分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33]图中:100、支撑组件;110、底座;111、支撑板;112、螺纹杆;113、螺纹套;114、脚座;120、箱体;121、检修门板;122、散热风扇;123、进线孔;130、遮雨件;131、支撑架;132、太阳能电池板;133、蓄电池;134、感应开关;140、照明灯;160、贯穿孔;200、收卷组件;210、连接件;211、横板;212、立板;220、转轴;230、线辊;231、限位盘;232、橡胶套;240、涡卷弹簧;300、充电组件;310、充电线缆;320、手柄;321、柔性垫;330、充电接头;340、磁铁块;400、防护机构;410、防护座;420、导向辊;430、刷洗件;431、支杆;432、连接板;433、毛刷;440、滑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00)、收卷组件(200)和充电组件(3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组件(200)安装于所述支撑组件(100)的侧部,所述充电组件(300)安装于所述收卷组件(200)的侧部,所述充电组件(300)的侧部从所述支撑组件(100)的侧部伸出,其中:所述支撑组件(100)包括底座(110)、箱体(120)、遮雨件(130)和照明灯(140),所述箱体(120)的侧部开设有贯穿孔(160),所述箱体(120)安装于所述底座(110)的上部,所述遮雨件(130)安装于所述箱体(120)的上部,所述照明灯(140)安装于所述箱体(120)的上侧部;所述收卷组件(200)包括两个连接件(210)、转轴(220)、线辊(230)和涡卷弹簧(240),两个所述连接件(210)对称安装于所述箱体(120)的内壁,所述转轴(220)转动安装于两个所述连接件(210)之间,所述线辊(230)键连接于所述转轴(220)的外侧,所述涡卷弹簧(240)套设于所述转轴(220)的外侧,所述涡卷弹簧(24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件(210)相连,所述涡卷弹簧(240)的另一端与所述线辊(230)的侧壁相连;所述充电组件(300)包括充电线缆(310)、手柄(320)、充电接头(330)和磁铁块(340),所述充电线缆(310)卷绕于所述线辊(230)的外侧,所述充电线缆(310)的输出端从所述贯穿孔(160)伸出,所述手柄(320)安装于所述充电线缆(310)的输出端,所述充电接头(330)安装于所述手柄(320)的内侧,所述充电接头(330)与所述充电线缆(310)电性相连,所述磁铁块(340)安装于所述手柄(320)的端部,所述磁铁块(340)套设于所述充电接头(330)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10)包括支撑板(111)、螺纹杆(112)、螺纹套(113)和脚座(114),所述螺纹杆(112)安装于所述支撑板(111)的下部,所述螺纹套(113)螺纹安装于所述螺纹杆(112)的外侧,所述脚座(114)安装于所述螺纹套(113)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20)的侧部安装有检修门板(121),所述箱体(120)的侧部安装有散热风扇(122),所述箱体(120)的侧壁开设有进线孔(12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倩楠
申请(专利权)人:奥尔森镇江电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