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菅永福专利>正文

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518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涉及气体混合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混合箱体,混合箱体的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扰流机构,混合箱体的内部位于扰流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混合箱体的内部位于搅拌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气机构,混合箱体的左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混合箱体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扰流机构,能够对进入混合箱体内的多种气体进行阻挡,减小气体流通速度,使得被阻挡的气体两侧分布以便进行混合,通过设置搅拌机构,能够对混合箱体内的气体进行搅拌,使得气体再次混合均匀,通过设置排气机构能够将混合箱体内混合后的气体排出。合后的气体排出。合后的气体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气体混合
,特别是涉及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但油气资源相对匮乏,煤气化技术是一种将煤炭转化成清洁的可燃气体的主要技术手段。煤气化技术是煤和气化剂在气化炉反应器内进行气化反应,产生一定热值的清洁煤气。气化反应采用的气化剂通常为水蒸汽、氧气和空气的混合气或者水蒸汽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气。
[0003]目前为了简化操作,气化剂的混合方式基本采用炉内混合,即将各气化剂介质按照一定比例分别通入气化炉反应器内,使各气化剂介质在气化炉反应器内进行混合,再与煤粉进行反应,但是现有的气化炉反应器在使用时,将各气化剂介质通入反应器后仅通过自由流动、扩散进行混合,混合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导致气化反应的反应效率和反应稳定性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通过设置扰流机构,能够对进入混合箱体内的多种气体进行阻挡,减小气体流通速度,使得被阻挡的气体两侧分布以便进行混合,通过设置搅拌机构,能够对混合箱体内的气体进行搅拌,使得气体再次混合均匀,解决了现有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体,所述混合箱体的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扰流机构,能够对进入混合箱体内的多种气体进行阻挡,减小气体流通速度,使得被阻挡的气体两侧分布以便进行混合,所述混合箱体的内部位于扰流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能够对混合箱体内的气体进行搅拌,使得气体再次混合均匀,所述混合箱体的内部位于搅拌机构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气机构,能够将混合箱体内混合后的气体排出,以便混合箱体内重新进入新的气体,所述混合箱体的左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混合箱体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气管。
[0007]进一步地,所述扰流机构包括安装框架和扰流板,所述安装框架固定连接在混合箱体的内部,所述安装框架的内部前后两侧壁之间依次交错固定连接有扰流板,扰流板为折形板,能够在气体流动时对其进行阻挡,使气体流动速度减慢,延长气体的混合时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安装板、第一转动杆、搅拌扇叶和第一电机,所述安装板设有两个,左右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右侧所述安装板的右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与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电机能够驱动第一转动杆转动,进而使得搅拌扇叶转动起来,对混合箱体内的气体进行搅拌,使得气体进行第二次混
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排气机构包括第二转动杆、排气板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转动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混合箱体的前后两侧壁之间,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排气板,所述混合箱体的后侧面对应第二转动杆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混合箱体的后侧面与第二转动杆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电机能够驱动第二转动杆转动起来,使其带动排气板不停的转动,排气板转动过程中会将混合箱体内的气体不断的向右拨动。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阀门,所述进气管的末端外侧壁上均刻设有连接螺纹。
[001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位于第一电机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安装板相接触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条,能够对第一电机进行防护,避免混合箱体内的气体与第一电机相接触导致第一电机受损。
[0012]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箱体的上侧壁面转动设置有箱门,所述箱门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0013]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通过设置扰流机构,能够对进入混合箱体内的多种气体进行阻挡,使气体流动速度减慢,延长气体的混合时间。通过设置搅拌机构,能够对混合箱体内的气体进行搅拌,使得气体再次混合均匀。
[0015]2、本技术通过设置排气机构,并通过第二电机能够驱动第二转动杆转动起来,使其带动排气板不停的转动,排气板转动过程中会将混合箱体内的气体不断的向右拨动,进而能够将混合的气体从排气管排出,以便混合箱体内重新进入新的气体。
[001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的扰流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的排气机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混合箱体;2、扰流机构;201、安装框架;202、扰流板;3、搅拌机构;301、安装板;302、第一转动杆;303、搅拌扇叶;304、第一电机;305、防护罩;4、排气机构;401、第二转动杆;402、排气板;403、第二电机;5、进气管;6、排气管;7、箱门;8、把手;9、阀门;10、连接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体1,混合箱体1的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扰流机构2,通过设置扰流机构2,能够对进入混合箱体1内的多种气体进行阻挡,减小气体流通速度,使得被阻挡的气体两侧分布以便进行混合,混合箱体1的内部位于扰流机构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3,通过设置搅拌机构3,能够对混合箱体1内的气体进行搅拌,使得气体再次混合均匀,混合箱体1的内部位于搅拌机构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气机构4,通过设置排气机构4,能够将混合箱体1内混合后的气体排出,以便混合箱体1内重新进入新的气体,混合箱体1的左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进气管5,方便将气体通入混合箱体1内,进气管5上分别固定连接有阀门9,能够对进气管5进行控制,能够在通入气体时将多余的进气管5关闭,避免气体从多余的进气管5排出,进气管5的末端外侧壁上均刻设有连接螺纹10,方便将进气管5与气体通入设备连接,混合箱体1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气管6,混合箱体1的上侧壁面转动设置有箱门7,方便将混合箱体1打开,以便对其内部设备进行维修更换,箱门7上固定连接有把手8。...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箱体(1)的内部左端固定连接有扰流机构(2),所述混合箱体(1)的内部位于扰流机构(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3),所述混合箱体(1)的内部位于搅拌机构(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气机构(4),所述混合箱体(1)的左侧壁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进气管(5),所述混合箱体(1)的右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排气管(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机构(2)包括安装框架(201)和扰流板(202),所述安装框架(201)固定连接在混合箱体(1)的内部,所述安装框架(201)的内部前后两侧壁之间依次交错固定连接有扰流板(2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气化工艺气化剂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安装板(301)、第一转动杆(302)、搅拌扇叶(303)和第一电机(304),所述安装板(301)设有两个,左右两个所述安装板(301)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302),所述第一转动杆(302)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扇叶(303),右侧所述安装板(301)的右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304),所述第一电机(304)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菅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菅永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