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科勇专利>正文

一种新能源汽车康复治疗按摩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516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康复治疗按摩仪,涉及汽车技术领域,一种新能源汽车康复治疗按摩仪,应用于汽车行驶中,对汽车行使中的驾驶人腿部进行按摩,包括安装在汽车驾驶位左脚踩区的铰支座,所述铰支座上安装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底端通过铰支座铰接于汽车驾驶位左脚踩区,所述按摩板为弧形弯板结构,弧形弯板结构的所述按摩板具有内凹面,所述按摩板的内凹面朝向于驾使人的腿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通过折皱进行伸缩,调节左贴合板二与右贴合板二之间的高度,便于根据驾驶人的腿部长度以及身高习惯进行调节,配合铰支座以及第一拉绳的调节,进而提高驾驶人的腿部舒适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康复治疗按摩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康复治疗按摩仪。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0003]现有的,提高汽车的驾驶舒适度是汽车的未来发展新方向,由于驾驶人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驾驶人进行久坐,而久坐会使驾驶人小腿发麻,对于中老年人,容易引发行驶过程中的各类并发症,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在现有汽车中,驾驶人的左脚一般放置在脚踩区的左侧,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几乎不使用左脚完成任何动作,久而久之,左脚就会在驾驶过程中长期放置,而由于长期放置,在左脚长时间处于一个动作而不做任何伸展,更容易加快驾驶人腿部发麻的速度。目前,专利号CN201120355035.9公开了一种汽车按摩坐垫,属于汽车
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按摩坐垫上只设有颈椎按摩器,无法对其他部位进行按摩的问题。本汽车按摩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坐垫本体上具有用于将坐垫本体固定在汽车座椅上的固定结构,坐垫本体上设置有能够按摩腰部的滚动按摩器和能够按摩背部的震动按摩器,滚动按摩器和震动按摩器分别与坐垫本体相固连。本汽车按摩坐垫上设置有滚动按摩器和震动按摩器,能够分别对乘客的腰部和背部进行按摩,缓解乘客乘车的疲劳;坐垫本体上设置有卡接带,卡接带在坐垫本体安装时卡入汽车座椅的中缝,使坐垫本体不容易相对于汽车座椅滑动。
[0004]上述专利公开汽车按摩装置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不足之处在于:
[0005]一、驾驶人的左脚一般放置在脚踩区的左侧,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几乎不使用左脚完成任何动作,久而久之,左脚就会在驾驶过程中长期放置,而由于长期放置,在左脚长时间处于一个动作而不做任何伸展,更容易加快驾驶人腿部发麻的速度,尤其是小腿部位和膝盖部位,小腿和膝盖容易受寒受冷的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更容易使这一片区域的血液循环加慢,而造成加速驾驶人腿部发麻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康复治疗按摩仪,解决驾驶人的左脚一般放置在脚踩区的左侧,行驶过程中,驾驶人几乎不使用左脚完成任何动作,久而久之,左脚就会在驾驶过程中长期放置,而由于长期放置,在左脚长时间处于一个动作而不做任何伸展,更容易加快驾驶人腿部发麻的速度,尤其是小腿部位和膝盖部位,小腿和膝盖容易受寒受冷的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更容易使这一片区域的血液循环加慢,而造成加速驾驶人腿部发麻的速度的技术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能源汽车康复治
疗按摩仪,应用于汽车行驶中,对汽车行使中的驾驶人腿部进行按摩,包括安装在汽车驾驶位左脚踩区的铰支座,所述铰支座上安装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底端通过铰支座铰接于汽车驾驶位左脚踩区,所述按摩板为弧形弯板结构,弧形弯板结构的所述按摩板具有内凹面,所述按摩板的内凹面朝向于驾使人的腿部,所述按摩板的左侧依次铰接有左贴合板一、左贴合板二,所述按摩板的右侧依次铰接有右贴合板一、右贴合板二,相邻的所述左贴合板一与所述左贴合板二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右贴合板一与右贴合板二之间各设置有弹簧;
[0008]所述左贴合板二的顶端设置有滑动铰支座,所述滑动铰支座顶端铰接有捆绑套,所述捆绑套内壁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凸起的第二按摩球,所述第二按摩球为半球形结构;
[0009]所述右贴合板二的顶端开设有调节滑道,所述调节滑道的内壁其中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捆绑套的另一端开设有按钮滑槽,所述捆绑套的另一端按钮滑槽内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与按钮滑槽内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块的底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锁紧齿,位于按钮滑槽内的所述按压块内侧壁设置有压簧;
[0010]所述捆绑套与所述左贴合板二以及右贴合板二之间连接后形成圆筒状;
[0011]所述左贴合板一、左贴合板二、按摩板、右贴合板一以及所述右贴合板二的内壁各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凸起的第一按摩球;
[0012]靠近于脚踩区左侧的所述左贴合板二上方设置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顶端固定于脚踩区左侧的顶端,所述第一拉绳的底端固定于左贴合板二上,所述第一拉绳为可伸缩的柔性绳;
[0013]所述左贴合板一、左贴合板二、按摩板、右贴合板一以及所述右贴合板二均具有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组成,每一个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可伸缩的折皱,且每一个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通过折皱进行伸缩。
[0014]做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一个所述上支撑杆或每一个所述下支撑杆均包括挤压柱、滚动槽、滑道、滑块、传动丝杆、导向滚槽、行走轮、弹簧、电动机,所述上支撑杆或所述下支撑杆内部均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的中部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安装有行走轮;
[0015]所述滑道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电动机驱动,所述传动丝杆外圆面开设有螺旋结构的导向滚槽,所述导向滚槽为凹形槽,所述滑块中部贯通的圆孔套入于传动丝杆外圆面上,且所述滑块中部圆孔内的行走轮嵌入于传动丝杆的导向滚槽内,螺旋结构的所述导向滚槽在传动丝杆外圆面两端形成一条封闭的回路,滑块在传动丝杆的外圆面根据传动丝杆的旋转往复滑动,所述滑块中部设置有挤压柱,所述滑块中部的挤压柱伸入于滚动槽内,所述挤压柱的左右两侧向两侧的滚动槽内对称设置有滚动轴杆,所述滚动轴杆的外圆面设置有圆柱结构的按摩辊。
[0016]做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左贴合板一、左贴合板二、按摩板、右贴合板一以及所述右贴合板二的内凹面均采用柔性结构的橡胶皮,所述按摩辊的外圆面等间距设置有凸起的按摩齿。
[0017]做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橡胶皮的中部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伸缩孔,所述第二按摩球的底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伸入于橡胶皮的伸缩孔内,所述第二按摩球的外圆面等间距开设有S形导向滑道,所述S形导向滑道均设置为凹形槽,所述橡胶皮的伸
缩孔内壁等间距设置有锁紧销,所述第二按摩球外圆面的S形导向滑道与对应的锁紧销滑动连接,所述橡胶皮的内壁位于滚动槽内设置有包皮层,伸入于橡胶皮伸缩孔内的所述第二按摩球底端设置有第二压簧。
[0018]做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捆绑套内部等间距固定有若干个振动马达,所述捆绑套内壁的若干个第一按摩球通过振动马达产生高频振动。
[0019]做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靠近于脚踩区左侧的所述左贴合板二上方设置有第一滑座,所述第一滑座在脚踩区左侧与驾驶人的左右腿平行,所述第一滑座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拉绳,所述第二拉绳底端固定安装有膝盖套,所述膝盖套设置为具有松紧伸缩的圆环套,所述膝盖套内壁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半圆球状的第一按摩球,所述膝盖套内部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振动马达,所述膝盖套内部设置有升温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康复治疗按摩仪,应用于汽车行驶中,对汽车行使中的驾驶人腿部进行按摩,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汽车驾驶位左脚踩区的铰支座,所述铰支座上安装有按摩板,所述按摩板底端通过铰支座铰接于汽车驾驶位左脚踩区,所述按摩板为弧形弯板结构,弧形弯板结构的所述按摩板具有内凹面,所述按摩板的内凹面朝向于驾使人的腿部,所述按摩板的左侧依次铰接有左贴合板一、左贴合板二,所述按摩板的右侧依次铰接有右贴合板一、右贴合板二,相邻的所述左贴合板一与所述左贴合板二之间,以及相邻的所述右贴合板一与右贴合板二之间各设置有弹簧;所述左贴合板二的顶端设置有滑动铰支座,所述滑动铰支座顶端铰接有捆绑套,所述捆绑套内壁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凸起的第二按摩球,所述第二按摩球为半球形结构;所述右贴合板二的顶端开设有调节滑道,所述调节滑道的内壁其中一侧设置有齿条,所述捆绑套的另一端开设有按钮滑槽,所述捆绑套的另一端按钮滑槽内设置有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与按钮滑槽内滑动连接,所述按压块的底端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锁紧齿,位于按钮滑槽内的所述按压块内侧壁设置有压簧;所述捆绑套与所述左贴合板二以及右贴合板二之间连接后形成圆筒状;所述左贴合板一、左贴合板二、按摩板、右贴合板一以及所述右贴合板二的内壁各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凸起的第一按摩球;靠近于脚踩区左侧的所述左贴合板二上方设置有第一拉绳,所述第一拉绳的顶端固定于脚踩区左侧的顶端,所述第一拉绳的底端固定于左贴合板二上,所述第一拉绳为可伸缩的柔性绳;所述左贴合板一、左贴合板二、按摩板、右贴合板一以及所述右贴合板二均具有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组成,每一个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可伸缩的折皱,且每一个所述上支撑杆和下支撑杆之间通过折皱进行伸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康复治疗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上支撑杆或每一个所述下支撑杆均包括挤压柱、滚动槽、滑道、滑块、传动丝杆、导向滚槽、行走轮、弹簧、电动机,所述上支撑杆或所述下支撑杆内部均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的中部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中部开设有贯通的圆孔,所述圆孔的内壁安装有行走轮;所述滑道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的其中一端设置有电动机驱动,所述传动丝杆外圆面开设有螺旋结构的导向滚槽,所述导向滚槽为凹形槽,所述滑块中部贯通的圆孔套入于传动丝杆外圆面上,且所述滑块中部圆孔内的行走轮嵌入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科勇
申请(专利权)人:田科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