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资源化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釜残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495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2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资源化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釜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酰氯合成工艺,得到精馏釜残,将精馏釜残在1~10KPa进行除焦,除焦出料含90%二甲酰氯,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资源化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釜残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生产废弃物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资源化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釜残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间、对苯二甲酰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主要用于制备聚间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简称芳纶1313)及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简称芳纶1414);此外在材料及农药合成上也有广泛应用;其中芳纶材料是一种高科技合成纤维,具有超高强度、高模量、耐酸、耐碱、重量轻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复合材料、建材、特种防护服以及军工领域。作为芳纶合成的重要原料之一,间、对苯二甲酰氯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芳纶的产品性能;这是由于作为聚合反应单体使用的酰氯必须具备高纯度,单官能团杂质总量需低于800ppm。否则将会对芳纶产品的分子量、色泽、机械性能及稳定性等产生严重影响。
[0003]目前工业生产间、对苯二甲酰氯主要方法为氯化亚砜法及光气法。其中氯化亚砜法以氯化亚砜为溶剂及氯化剂,二甲酸为原料反应结束后通过脱溶、精制得到成品间、对苯二甲酰氯;光气法以氯苯为溶剂,光气为氯化剂,反应结束后通过脱溶及精制得到产品;由于单酰氯(氯化不完全的产物)与苯二甲酰氯沸点相差较小,精制过程中间、对苯二甲酸单酰氯会不断富集,造成精馏产品单酰氯超标(指标要求<800ppm),无法满足芳纶聚合级原料要求;目前工业生产中为保证产品质量,需定期排出精馏釜残,排出的釜残作为固废送资质厂家处理;釜残量约为0.05-0.1t/t产品,釜残中约含10%焦油,75%间、对苯二甲酰氯,3-5%间、对苯二甲酸(原料)以及8-10%间、对苯二甲酸单酰氯;直接作为固废处理,釜残中主要成分未能得到有效利用,产品收率偏低。同时会增加企业生产成本,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危害。
[0004]专利CN101935276B以对苯二甲酸、氯化亚砜为原料在催化剂催化下反应4-12h;脱溶除去多余氯化亚砜,后经过减压精馏得到产品;产品收率90.5-96.9%,纯度为99.9%,尾气经水吸收及碱吸收处理;该方法工艺简单,但收率偏低,且未对精馏釜残进行介绍及相应处理。
[0005]专利CN101805257A以苯二甲酸及固体光气为原料,1,2-二氯乙烷的有机溶剂中进行催化反应2-5h;反应液经过脱溶精馏后得到产品,收率为70%-81.2%。该方法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氯化亚砜及光气等,但收率偏低,产品质量及釜残未见说明。
[0006]专利CN106631769A以对苯二甲酸、光气/三光气为原料,采用微通道反应器无溶剂连续流合成对苯二甲酰氯;该方法未添加溶剂,反应液经过分层,精馏即可得到产品;产品收率97-98%,纯度99.9%。该方法产品收率及纯度较高,通过精馏得到产品,对精馏釜残的处理未进行研究。
[0007]专利CN204093074U及专利CN107998679A对精馏装置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装置的真空度,实现了连续化精馏;改进后苯二甲酰氯收率达到93%,纯度为99.93%;该专利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精馏产品的收率及质量,但仍未见对釜残进行处理及利用。
[0008]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资源化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釜残的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资源化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釜残的方法,解决了传统的间、对苯二甲酰氯生产无法对釜残进行处理,造成资源浪费,转运处理对环境产生影响,且产品纯度及收率偏低的问题。
[0010]本申请提供一种资源化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釜残的方法。该工艺优点在于对苯甲酰氯的釜残进行了综合处理,回收了釜残中的有效成分,大大降低了釜残量;通过定期排出釜残,避免了单酰氯的富集,提高了产品质量;该方法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适合工业化生产。
[001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资源化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釜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S1,通过酰氯合成工艺,得到精馏釜残,将精馏釜残在1~10KPa进行除焦,除焦出料含90%二甲酰氯,8-10%单酰氯,回用至酰氯合成工艺;
[0013]S2,在除焦釜残与溶剂用量比为1:1~1:10,除焦釜残经溶剂溶解1-6h,溶剂溶解温度至少为10℃,获得溶解液,在对溶解液进行过滤,获得滤液和滤饼,滤饼主要为原料苯二甲酸回用至酰氯合成工艺;
[0014]S3,滤液通过常压或负压脱溶回收溶剂循环使用,脱溶釜残主要为焦油作为固废,固废送有资质厂家处理
[0015]优选地,所述酰氯合成工艺为光气法或氯化亚砜法。
[0016]优选地,所述精馏釜残为间苯二甲酰氯或对苯二甲酰氯釜残。
[0017]优选地,所述除焦真空度为1~5KPa。
[0018]优选地,所述除焦控制温度<200℃。
[0019]优选地,所述溶剂为氯苯、氯化亚砜、二氯乙烷或二氯甲烷。
[0020]优选地,所述除焦釜残与溶剂用量比为1:1.5~1:3。
[0021]优选地,所述除焦釜残经溶剂溶解的时间为2-3h。
[0022]优选地,所述除焦釜残溶剂溶解温度为30-50℃。
[0023]优选地,所述过滤为常温下负压抽滤。
[0024]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针对目前苯二甲酰氯精馏釜残无有效处理,产品纯度及收率偏低问题;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精馏釜残资源化利用。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精馏釜残的资源化利用,釜残量降低80%~90%,釜残量由0.05-0.1t/t降低至0.01t/t以下,通过回用釜残中有效成分,收率>98%;
[0027]2、通过定期排出釜残,精馏系统中单酰氯富集程度低,产品纯度>99.93%。同时釜残中富集的单酰氯回用至酰氯合成工艺经氯化后得苯二甲酰氯,从源头降低了精馏系统中单酰氯的量,提高产品质量;
[0028]3、除焦釜残中的原料苯二甲酸,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通过用溶剂溶解焦油,过滤得苯二甲酸,进一步提高了釜残中有效成分的利用,降低釜残量;
[0029]4、本专利技术工艺操作简单,充分利用危险固废中的有效成分,将难处理的固废作为原料回用于酰氯合成以制备产品,同时固废中富集的单酰氯经酰氯化后合成苯二甲酰氯,
从源头降低了精馏系统中单酰氯的量,大大提高产品质量。该方法实现减排与增收的双重目的,经济环保。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案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资源化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釜残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3]参见图1,一种资源化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釜残的方法,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简图,图1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资源化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釜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酰氯合成工艺,得到精馏釜残,将精馏釜残在1~10KPa进行除焦,除焦出料含90%二甲酰氯,8-10%单酰氯,回用至酰氯合成工艺;S2,在除焦釜残与溶剂用量比为1:1~1:10,除焦釜残经溶剂溶解1-6h,溶剂溶解温度至少为10℃,获得溶解液,在对溶解液进行过滤,获得滤液和滤饼,滤饼主要为原料苯二甲酸回用至酰氯合成工艺;S3,滤液通过常压或负压脱溶回收溶剂循环使用,脱溶釜残主要为焦油作为固废,固废送有资质厂家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化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釜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氯合成工艺为光气法或氯化亚砜法。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化利用间、对苯二甲酰氯釜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釜残为间苯二甲酰氯或对苯二甲酰氯釜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资源化利用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斌严绘石苏洋亢玉荣刘勇王明晨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