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业务质量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74489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2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业务质量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确定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数据包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质量规则。因此,网络设备根据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确定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数据包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不同服务质量规则中QFI占用的比特数不同,因此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正确地获取QFI,并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FI获取应用层数据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映射,从而对待传数据包进行过滤并发送。数据包进行过滤并发送。数据包进行过滤并发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业务质量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2月9日的PCT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18/076057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80003770.8、专利技术名称为“基于业务质量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的分案申请。


[0002]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基于业务质量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3]在5G系统或称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中,不同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数据流(flow)由不同的服务质量数据流标识(QoS flow Identifier,QFI)进行标识。由于5G网络下的服务质量标识(5G Quality of Service Identifier,5QI)最大值为79,而QFI可以动态地分配或者隐式地等于5QI,因此,QFI至少需要7比特来表示,如果接入网侧的QFI仅支持6比特的QFI,那么终端设备就可能无法获取正确的QFI并确定应用层数据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映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质量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正确地获取应用层数据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映射。
[000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质量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确定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数据包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质量规则。
[0006]因此,网络设备根据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确定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数据包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不同服务质量规则中QFI占用的比特数不同,因此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正确地获取QFI,并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FI获取应用层数据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映射,从而对待传数据包进行过滤并发送。
[000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质量规则包括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或第二服务质量规则。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所属的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服务质量数据流标识QFI,确定应用层数据与业务质量数据流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所述映射关系传输上行数据包;所述第二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映射关系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
[000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包括所述QFI的取值。
[000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确定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包括:若所述QFI的取值小于或等于K,则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规则;若所述QFI的取值大于K,则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第二服务质量规则;其中,K=2
M-1,M为使用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时
QFI占用的比特数,K和M为正整数。
[00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包括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服务质量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资源类型、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优先级、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数据包时延预算、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包错误率、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平均窗口、以及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最大数据突发量。
[00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质量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资源类型,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确定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包括:若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资源类型为保证比特率GBR类型或迟延临界GBR类型,则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规则;若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资源类型为非GBR类型,则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第二服务质量规则。
[00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服务质量规则,确定QFI占用的比特数。
[00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服务质量规则,确定QFI占用的比特数,包括: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QFI占用的比特的数目为M;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第二服务质量规则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QFI占用的比特的数目为N;其中,M和N为正整数且M≠N。
[001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6,N=7。
[00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
[00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其他接入网设备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的信息。
[0017]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质量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确定用于标识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服务质量数据流标识QFI占用的比特数。
[0018]因此,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确定QFI占用的比特数,不同服务质量规则中QFI占用的比特数不同,因此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正确地获取QFI,并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FI获取应用层数据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映射,从而对待传数据包进行过滤并发送。
[00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质量规则包括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或第二服务质量规则。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所属的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服务质量数据流标识QFI,确定应用层数据与业务质量数据流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所述映射关系传输上行数据包;所述第二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映射关系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
[002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确定用于标识服务质量数据流的QFI占用的比特数,包括: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QFI占用的比特的数目为M;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第二服务质量规则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QFI占用的比特的数目为N;其中,M和N为正整数且M≠N。
[00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6,N=7。
[0022]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业务质量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上行数据包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服务质量规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包。
[0023]因此,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指示,确定传输上行数据包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不同服务质量规则中QFI占用的比特数不同,因此终端设备能够基于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正确地获取QFI,并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QFI获取应用层数据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映射,从而对待传数据包进行过滤并发送。
[00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服务质量规则包括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或第二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业务质量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根据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确定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数据包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服务质量规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质量规则包括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或第二服务质量规则,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所属的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服务质量数据流标识QFI,确定应用层数据与服务质量数据流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所述映射关系传输上行数据包,所述第二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映射关系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包括所述QFI的取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确定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包括:若所述QFI的取值小于或等于K,则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规则;若所述QFI的取值大于K,则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第二服务质量规则;其中,K=2
M-1,M为使用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时QFI占用的比特数,K和M为正整数。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包括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服务质量信息,所述服务质量信息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资源类型、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优先级、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数据包时延预算、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包错误率、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平均窗口、以及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最大数据突发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质量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资源类型,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确定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包括:若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资源类型为保证比特率GBR类型或迟延临界GBR类型,则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规则;若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资源类型为非GBR类型,则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第二服务质量规则。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服务质量规则,确定QFI占用的比特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服务质量规则,确定QFI占用的比特数,包括: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QFI占用的比特的
数目为M;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第二服务质量规则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QFI占用的比特的数目为N;其中,M和N为正整数且M≠N。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6,N=7。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核心网设备、其他接入网设备或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的信息。12.一种基于业务质量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确定用于标识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服务质量数据流标识QFI占用的比特数。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质量规则包括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或第二服务质量规则,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所属的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服务质量数据流标识QFI,确定应用层数据与服务质量数据流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所述映射关系传输上行数据包,所述第二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映射关系传输所述上行数据包。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确定用于标识服务质量数据流的QFI占用的比特数,包括: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QFI占用的比特的数目为M;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第二服务质量规则时,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QFI占用的比特的数目为N;其中,M和N为正整数且M≠N。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6,N=7。16.一种基于业务质量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传输上行数据包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服务质量规则,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包。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质量规则包括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或第二服务质量规则,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根据下行数据包中携带的所述下行数据包所属的服务质量数据流的服务质量数据流标识QFI,确定应用层数据与服务质量数据流之间的映射关系,并基于所述映射关系传输上行数据包,所述第二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终端设备基于网络设备配置的所述映射关系传输所述
上行数据包。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QFI的取值小于或等于K时,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所述QFI的取值大于K时,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第二服务质量规则;其中,K=2
M-1,M为使用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时QFI占用的比特数,K和M为正整数。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资源类型为保证比特率GBR类型或迟延临界GBR类型时,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资源类型为非GBR类型时,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所述第二服务质量规则。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时,所述QFI占用的比特的数目为M;所述服务质量规则为第二服务质量规则时,所述QFI占用的比特的数目为N;其中,M和N为正整数且M≠N。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M=6,N=7。22.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网络设备为接入网设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的信息,所述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的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服务质量规则。24.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服务质量数据流的属性,确定终端设备传输上行数据包所使用的服务质量规则;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所述服务质量规则。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质量规则包括第一服务质量规则或第二服务质量规则,所述第一服务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华石聪尤心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