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骆梅专利>正文

一种溢流交换型耐防腐涂层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725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溢流交换型耐防腐涂层制备工艺,属于防腐涂层领域,一种溢流交换型耐防腐涂层制备工艺,通过烛膜纱网的设置,可以在本防腐层内部形成溢流层,一方面在制备时的再处理过程中,可以实现蜡油与高温陶瓷颗粒的交换,使得溢流层内的高温陶瓷颗粒的量增多,进而提高本防腐层的防腐效果,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高温时,溢流层热熔处于液态,具备流动性,使得高温陶瓷颗粒分布更加均匀,使得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本防腐层的防腐强度逐渐提高,相较于现有技术,对于内部金属的保护作用更加持久,同时,使用时在高温到温度回落的过程中,溢流层不断重组,能够有效修复因意外产生的微裂痕,有效保证其防腐作用和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溢流交换型耐防腐涂层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腐涂层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溢流交换型耐防腐涂层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防腐涂层是指涂敷在金属表面上使之与周围介质隔离,以控制管道腐蚀的一种覆盖层。应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和隔水性,与管道表面有较强的附着力,能抗化学破坏和有一定的机械强度。防腐涂层常由三部分组成:第一层是涂在金属表面的底漆,用以增强金属与主要涂料的粘结力;第二层是主要涂料,常用的材料有煤焦油瓷漆、石油沥青、聚乙烯胶粘带、环氧树脂、聚烯烃涂层等,近年来国外使用较多的是后两种;第三层是包扎带,用以保持一定的机械强度,以免在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受损。涂层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耐冲击、抗剥离及电绝缘性等一系列测试,合格者方能投用。
[0003]按使用基材不同可分为环氧防腐涂层,鳞片防腐涂层,环氧聚酯混合型,户外纯聚酯等。按使用温度不同分为低温防腐涂层,常温防腐涂层,高温防腐涂层。
[0004]以鳞片防腐涂层胶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05]表面处理:喷砂或用角磨机将机件表面打磨粗化,并清除基面上的灰尘、油污、水分,使表面露出新鲜基材;
[0006]打底:把施工面上的气孔、麻面、凹槽用防腐胶填塞密实,然后涂敷BD417防腐涂层胶作为底涂;
[0007]鳞片胶涂敷:底涂初固后就可以把BD418鳞片防腐涂层胶涂敷于底涂上面,应向一个方向刮涂;前层鳞片涂层胶初固后就可以涂下一层;
[0008]面涂:最后一层鳞片涂层胶初固后就可以涂敷BD417防腐涂层胶做为面层。
[0009]养护:制备好的防腐涂层应固化24小时后再投入使用,温度低于5℃时需加热或延长固化时间。
[0010]防腐涂料防腐蚀机理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屏蔽涂层,阻止水和氧与金属表面接触。但有大量研究表明,涂层总有一定的透气性和渗水性,涂料透水和氧的速度往往高于裸露钢铁表面腐蚀消耗水和氧的速度,涂层不可能达到完全屏蔽作用,并且在防腐层涂覆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强度逐渐减弱,导致对于内部金属的保护作用逐渐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1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溢流交换型耐防腐涂层制备工艺,它通过烛膜纱网的设置,可以在本防腐层内部形成溢流层,一方面在制备时的再处理过程中,可以实现蜡油与高温陶瓷颗粒的交换,使得溢流层内的高温陶瓷颗粒的量增多,进而提高本防腐层的防腐效果,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高温时,溢流层热熔处于液态,具备流动性,使得高温陶瓷颗粒分布更加均匀,使得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本防腐层的
防腐强度逐渐提高,相较于现有技术,对于内部金属的保护作用更加持久,同时,使用时在高温到温度回落的过程中,溢流层不断重组,能够有效修复因意外产生的微裂痕,有效保证其防腐作用和寿命。
[0013]2.技术方案
[001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5]一种溢流交换型耐防腐涂层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6]S1、首先将待处理的金属板进行除锈除油的清洁处理;
[0017]S2、在金属板表面喷涂防腐底漆,形成底漆层;
[0018]S3、将纱网进行预处理,得到烛膜纱网,然后将烛膜纱网均匀铺设在防腐底漆上方,形成溢流层;
[0019]S4、在烛膜纱网外均匀喷涂纳米渗透防水剂,静置5-10min晾干,形成纳米防渗涂层;
[0020]S5、在纳米防渗涂层外表面进行再处理,再处理后喷涂外防腐层,静置晾干即可。
[0021]进一步的,所述S3中烛膜纱网制备步骤具体为:
[0022]S31、首先将玻璃丝制成的纱网在高温下进行紫外线照射,进行除湿除虫处理,有效避免本防腐层内部发生微生物侵蚀的情况,进而有效保证本防腐层的使用寿命;
[0023]S32、然后将纱网摊平浸入熔融态的蜡油内,然后捞起静置晾干,使蜡油在纱网表面形成一层膜,得到烛膜纱网。
[0024]进一步的,所述蜡油内掺入有纳米陶瓷颗粒,所述纳米陶瓷颗粒与蜡油的体积比为1:2-3,纳米陶瓷颗粒过多容易导致对蜡油产生较大的分离力,导致纱网上的膜难以形成,或者形成的膜均匀性较差,影响本防腐层的强度,可以通过蜡油将纳米陶瓷颗粒均匀的嵌入到烛膜纱网上,进而使得纳米陶瓷颗粒能够均匀的嵌在本防腐层内,同时由于蜡油熔点低,在高温情况下,其会变为液态,从而可以带动纳米陶瓷颗粒处于流动态,在温度变低后,其变为液态,使得此过程中,溢流层不断重组,能够有效修复因意外产生的微裂痕,有效保证其防腐作用和寿命。
[0025]进一步的,所述S32中的纱网浸入蜡油之前,对熔融态的蜡油进行抽真空处理,有效去除其内部的空气,进而减少纱网上形成的膜上不易存在气泡,进而有效保证溢流层的密室性,有效避免内部空气的存在,进而有效避免本防腐层从而内部被氧化而损坏的情况发生。
[0026]进一步的,所述S5中再处理的具体步骤为,通过热风机在所述纳米防渗涂层外表面均匀吹拂,使烛膜纱网上的蜡油微熔融,冷却后定型,熔融定型后,使得溢流层更加均匀,进而使得后续涂覆的外防腐层更加均匀,表面不易出现明显的凸起或凹陷,使得本防腐层对于内部金属的保护作用更好。
[0027]进一步的,在进行热风机吹拂时,纳米防渗涂层外表面的温度控制在60-70℃,该温度下,蜡油刚好处于液态,具备流动性,同时也不易因温度过高而对未完全涂覆完成的涂层造成损坏。
[0028]进一步的,所述烛膜纱网为多个纵横分布的吸油磨砂线编织而成,多个所述吸油磨砂线的交点处固定连接有补粒交换球,所述补粒交换球内部饱和填充有高温陶瓷颗粒,所述补粒交换球下端连接有立绳,立绳可以有效增加烛膜纱网与底漆层之间的连接强度更
高,进一步提高本防腐层的强度,使得对于内部金属的保护期限更长。
[0029]进一步的,所述补粒交换球和立绳的连接处设置有热熔球,所述热熔球固定贯穿补粒交换球,且立绳端部位于热熔球内,在受热时,热熔球溶解,使得立绳内外通透,此时内部的高温陶瓷颗粒溢出至蜡油中,同样蜡油逐渐深入补粒交换球内,实现蜡油与高温陶瓷颗粒的交换,使得溢流层内的高温陶瓷颗粒的量增多,有效弥补烛膜纱网中高温陶瓷颗粒含量不高问题,同时在本涂层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在遇到高温时,溢流层同样会热熔处于液态,具备流动性,从而使得高温陶瓷颗粒分布更加均匀,使得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本防腐层的防腐强度逐渐提高,相较于现有技术,使用寿命得到显著延长。
[0030]3.有益效果
[003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32](1)本方案通过烛膜纱网的设置,可以在本防腐层内部形成溢流层,一方面在制备时的再处理过程中,可以实现蜡油与高温陶瓷颗粒的交换,使得溢流层内的高温陶瓷颗粒的量增多,进而提高本防腐层的防腐效果,另一方面在使用过程中遇到高温时,溢流层热熔处于液态,具备流动性,使得高温陶瓷颗粒分布更加均匀,使得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本防腐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溢流交换型耐防腐涂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首先将待处理的金属板进行除锈除油的清洁处理;S2、在金属板表面喷涂防腐底漆,形成底漆层;S3、将纱网进行预处理,得到烛膜纱网,然后将烛膜纱网均匀铺设在防腐底漆上方,形成溢流层;S4、在烛膜纱网外均匀喷涂纳米渗透防水剂,静置5-10min晾干,形成纳米防渗涂层;S5、在纳米防渗涂层外表面进行再处理,再处理后喷涂外防腐层,静置晾干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溢流交换型耐防腐涂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烛膜纱网制备步骤具体为:S31、首先将玻璃丝制成的纱网在高温下进行紫外线照射,进行除湿除虫处理;S32、然后将纱网摊平浸入熔融态的蜡油内,然后捞起静置晾干,使蜡油在纱网表面形成一层膜,得到烛膜纱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溢流交换型耐防腐涂层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蜡油内掺入有纳米陶瓷颗粒,所述纳米陶瓷颗粒与蜡油的体积比为1:2-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溢流交换型耐防腐涂层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梅
申请(专利权)人:骆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