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浅基础纠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466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础建设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浅基础纠偏的装置。浅基础下沉的一侧和未下沉的一侧各设有孔,孔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注浆管,注浆管内部设有钢筋,使用时,通过注浆管向孔内部注入水泥沙浆养护后,抽出注浆管继续养护形成桩体,浅基础上方设有水平角度传感器,浅基础的下沉的一侧下方设有小基础,小基础与浅基础之间设有千斤顶。注浆管上端设有止水阀。千斤顶的四周设有支撑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纠偏扶正浅基础,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施工方便。施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浅基础纠偏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础建设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浅基础纠偏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基多属软土地基,多层建筑物多采用浅基础,如条形基础、十字交叉基础、片筏基础或箱型基础。但由于土层分布不均,地下水位很高,如果地基勘探不详、设计考虑不周、施工有误或使用不当等,极容易造成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倾斜。如果倾斜值超过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中的允许值,就会严重影响正常使用,甚至成为危房。在上述情况下,必须进行稳定加固和纠偏扶正。目前我国对于浅基础纠偏的方法主要有增载预压、掏土卸荷、降水固结等方法,但因为施工方法和经济性的考虑都有相应的欠缺,故本文介绍一种浅基础纠偏地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浅基础纠偏的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浅基础纠偏装置,浅基础下沉的一侧和未下沉的一侧各设有孔,孔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注浆管,注浆管内部设有钢筋,使用时,通过注浆管向孔内部注入水泥沙浆养护后,抽出注浆管继续养护形成桩体,浅基础上方设有水平角度传感器,浅基础的下沉的一侧下方设有小基础,小基础与浅基础之间设有千斤顶。
[0005]上述的一种浅基础纠偏装置,注浆管上端设有止水阀。
[0006]上述的一种浅基础纠偏装置,千斤顶的四周设有支撑板。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8](1)开挖区回灌后与桩体形成整体,形成新的承载力更高的基础。
[0009](2)通过对未下沉一侧的桩体支撑,将下沉一侧抬升时浅基础不会下陷。
[0010](3)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纠偏扶正浅基础,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桩体形成时的示意图。
[0012]图2是浅基础纠偏装置在使用时的示意图。
[0013]图中标记:1、浅基础;2、注浆管;3、止水阀;4、钢筋5、桩体;6、水平角度传感器;7、回灌体;8、千斤顶;9、支撑板;10、小基础;11、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实施例
[0015]福建省某工厂地处软土地区,由于前期施工问题,在投入使用时发现基础一次有下陷的问题,故使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对该浅基础进行纠偏。
[0016]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对该基础进行角度纠偏。在浅基础下陷的一侧下方打两个深度为5m的孔11,在孔11内中间位置安装注浆管2,注浆管2的上端穿过浅基础,并暴露在地面以上,注浆管2的上端设有止水阀3,注浆管2下端距孔11的底部留有一定距离。安装完成后在注浆管中插入一根钢筋4,向孔11内注入水泥砂浆,养护一段时间后抽出注浆管2,继续养护待到水泥砂浆凝固,形成桩体5。在浅基础的未下沉的一侧采用同样的办法,做一个桩体5,以加固地基提高承载力。待到桩体完全成型后,在浅基础下陷的一侧,桩体5旁边开挖,直至露出部分桩体5,开挖至能够承载千斤顶纠偏产生的荷载的土层即可,土层承载力可根据相关规范计算。在露出的浅基础上方安装一个水平角度传感器6,在浅基础下沉的一侧下方,桩体5旁做两个小基础10并在小基础10上架设两台千斤顶8顶住待处理的浅基础,千斤顶8的四周设有支撑板9,用于支撑和保护千斤顶8。装置安装完成后,用千斤顶8对浅基础下沉一侧进行抬升,并时刻观察水平角度传感器6,当水平角度传感器6显示达到水平时,停止抬升并撤掉支撑板9和千斤顶8,用水泥沙浆进行回填,形成回灌体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基础纠偏装置,其特征在于,浅基础下沉的一侧和未下沉的一侧各设有孔(11),孔(11)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注浆管(2),注浆管(2)内部设有钢筋(4),浅基础上方设有水平角度传感器(6),浅基础的下沉的一侧下方设有小基础(10),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柱孙天佐孟庆一何长江陈嘉矫永岩高岩孙天佑吕含刘文进李世海史广文金守多郭镇宇钱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