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护理机器人可变形床面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护理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护理机器人可变形床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对于一些行为不便的病人,需要利用护理机器人来辅助他们行动,比如:仰卧、起坐、起立、辅助行走等。
[0003]现有的护理机器人功能单一,往往只能实现仰卧和起坐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功能单一的缺点,提出一种智能护理机器人可变形床面结构,可实现仰卧、起坐、起立、辅助行走的功能。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智能护理机器人可变形床面结构,包括用于支撑大腿和臀部的坐板、转动连接在坐板一端的用于支撑小腿的下板、转动连接在坐板另一端的用于支撑背部的靠板、用于转动下板从而使得下板和坐板齐平的第一转动机构、用于转动靠板从而使得靠板和坐板齐平的第二转动机构、位于坐板下方的用于移动坐板的移动机构、供人体支撑的支撑机构;所述坐板包括主体、位于主体上侧的凹槽、位于凹槽内的用于支撑臀部的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护理机器人可变形床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大腿和臀部的坐板、转动连接在坐板一端的用于支撑小腿的下板、转动连接在坐板另一端的用于支撑背部的靠板、用于转动下板从而使得下板和坐板齐平的第一转动机构、用于转动靠板从而使得靠板和坐板齐平的第二转动机构、位于坐板下方的用于移动坐板的移动机构、供人体支撑的支撑机构;所述坐板包括主体、位于主体上侧的凹槽、位于凹槽内的用于支撑臀部的支撑板、位于主体内的活塞腔、滑动连接在活塞腔内的活塞、若干下端固接在活塞上的活塞杆、用于驱动活塞在活塞腔内滑动的电缸;所述活塞杆相互平行,所述活塞杆上端朝向远离靠板一侧倾斜,所述活塞杆上端和支撑板固接,所述电缸位于主体下侧,所述电缸的输出端向上插入主体并和活塞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用于支撑手臂的支撑杆、上端连接在支撑杆上的第二活塞杆、下端固接在支撑板上的缸筒、滑动连接在缸筒内的第二活塞;所述缸筒和第二活塞杆同轴,所述缸筒上端朝向远离靠板一侧倾斜,所述第二活塞杆下端插入缸筒并和第二活塞连接,所述活塞内设有第一气道,所述活塞杆内设有第二气道,所述支撑板内设有第三气道,所述第一气道一端位于活塞腔上侧,所述第一气道另一端和第二气道下端连通,所述第二气道上端通过第三气道和缸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护理机器人可变形床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接在主体下方的支架、两个转动连接在支架一端的前腿、两个转动连接在支架另一端的后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春宝,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灵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