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日字扣的凉拖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365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日字扣的凉拖鞋,各鞋面组包括两个对置的第一帮带和第二帮带,第一帮带设有多个定位孔,第二帮带通过铆扣安装有日字扣及定位针,定位针包括可转动的U型主体以及一体成型在U型主体横臂中部的第一针体和在第一针体左右两侧的第二针体,第二帮带设有限制孔,第一针体与定位孔穿插配合以连接第一帮带和第二帮带,第二针体与限制孔穿插配合以限制日字扣、第一帮带和第二帮带扭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针体与第一帮带长度方向上不同的定位孔穿插配合可实现调整鞋面组的连接长度,以满足松紧度要求或达到最佳的合脚性;通过第二针体与限制孔的穿插配合可实现避免或明显降低第二帮带摩擦脚背造成的不适感,从而提高穿着舒适度。提高穿着舒适度。提高穿着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日字扣的凉拖鞋


[0001]本技术属于鞋类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日字扣的凉拖鞋。

技术介绍

[0002]凉拖鞋是日常生活中必备的生活用品。现有技术中有很多的实用的凉拖鞋。比如中国公开专利文献(CN204499608U)公开一种凉拖鞋,包含鞋底、鞋垫、鞋面以及鞋扣,所述鞋垫粘结在鞋底上,所述鞋面粘结在鞋垫缘,所述鞋扣固定在鞋面上以松紧鞋面;具体的鞋扣材质为不生锈合金,其结构包含一个外框、中间轴以及卡针,三个鞋扣固定在鞋外侧的鞋面上,对侧带状鞋面穿过鞋扣,调节鞋扣卡针插入的孔位可松紧鞋身。但是这种凉拖鞋的日字扣外框一般是通过铆扣安装在其中一侧的鞋面上,由于铆扣会发生相对转动,导致在穿着行走过程中受到脚背的摩擦作用使得通过日字扣相连接的两个鞋面也会发生扭转,从而造成穿着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日字扣的凉拖鞋,它能够限制鞋面扭转,提高穿着舒适度。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具有日字扣的凉拖鞋,包括前后间隔设置在鞋底脚背处的两组鞋面组,各鞋面组分别包括两个分别对置在鞋底左右侧的第一帮带和第二帮带,其中第一帮带的自由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二帮带的自由端通过铆扣安装有日字扣及可转动设置在日字扣的中间轴位置处的定位针,所述定位针包括可转动连接在中间轴上的U型主体以及一体成型在U型主体的横臂中部的第一针体和一体成型在第一针体左右两侧的U型主体上的第二针体,所述第二帮带对应第二针体的位置处设有限制孔,所述第一针体与定位孔穿插配合以连接第一帮带和第二帮带,所述第二针体与限制孔穿插配合以限制日字扣、第一帮带和第二帮带扭转。
[0006]优选地,所述第二帮带上的两个限制孔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帮带上的两个限制孔的长轴方向相互垂直。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针体的末端套设有耐磨贴肤材料套。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帮带内侧面对应卡板的位置处凹设有与卡板相适配的容置凹槽。
[0010]优选地,该凉拖鞋还包括第一鞋底和第二鞋底,所述第一鞋底与各鞋面组一体成型,且所述第一鞋底的前后两端左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鞋底顶面的前掌部和后跟部分别凸设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鞋底对应各第一卡孔的位置处凸设有第二卡块,所述第二鞋底对应各第一卡块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鞋底通过第一卡孔与第二卡块、第二卡孔与第一卡块的卡位配合可拆卸安装在第一鞋底上方。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鞋底顶面设有防滑纹。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鞋底底面开设有若干减重盲孔。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块表面凸设有按摩凸粒。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凉拖鞋包括由第一帮带、第二帮带、日字扣和定位针构成的鞋面组,首先通过定位针的第一针体与第一帮带长度方向上不同的定位孔穿插配合可实现调整鞋面组的连接长度,以满足用户脚背处的松紧度要求或达到最佳的合脚性;其次,定位针还包括两个第二针体,第二帮带上对应设置有两个限制孔,通过第二针体与限制孔的穿插配合可实现避免在穿着行走运动过程中第二帮带、第一帮带和日字扣发生错位以及避免或明显降低第二帮带摩擦脚背造成的不适感,从而提高穿着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凉拖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一帮带与第二帮带连接处剖视图。
[0018]图3为图2中所示的P局部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日字扣和定位针俯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第一鞋底与鞋面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第二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标记:10、第一鞋底;11、第一卡孔;12、第一卡块;13、按摩凸粒;20、第二鞋底;21、第二卡块;22、第二卡孔;31、第一帮带;32、第二帮带;33、定位孔;34、限制孔;41、铆扣;42、日字扣;43、定位针;431、U型主体;432、第一针体;433、第二针体;434、耐磨贴肤材料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24]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日字扣的凉拖鞋,包括鞋底组及前后间隔设置在鞋底组脚背处的两组鞋面组,其中鞋底组由第一鞋底10和第二鞋底20组成,第一鞋底10与第二鞋底20可拆卸配合,具体结构可采用如下方式:所述第一鞋底10的前后两端左右侧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孔11,所述第二鞋底20对应各第一卡孔11的位置处凸设有第二卡块21,所述第一鞋底10顶面的前掌部和后跟部分别凸设有第一卡块12,所述第二鞋底20对应各第一卡块12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卡孔22,所述第二鞋底20通过第一卡孔11与第二卡块21、第二卡孔22与第一卡块12的卡位配合可拆卸安装在第一鞋底10上方。由于第二鞋底20与第一鞋底10可拆卸配合,第二鞋底20顶面设有防滑纹,用户可根据脚底触感及防滑等功能需求选择更换不同的第二鞋底20,但是第二鞋底20与第一鞋底10之间的卡位配合结构在不同的第二鞋底20上表征一致。
[0025]为降低整个鞋底组的重量,降低运动负荷,提高穿着舒适度,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二鞋底20底面开设有若干减重盲孔,减重盲孔的截面形状可采用圆形或椭圆形都可以,而减重盲孔的大小有大有小,主要作用在于减轻第二鞋底20的重量,另外由于开设有减重盲孔,在相应位置触地期间会使减重盲孔适当的压缩变形,从而可起到一定的缓冲减震和回弹的功能。
[0026]另外,本实施例的第一鞋底10和第二鞋底20均优选采用EVA发泡材料注塑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因此方便第一鞋底10和第二鞋底20进行拆装。所述第一卡块12表面凸设有按摩凸粒13,通过按摩凸粒13可起到对脚底相应位置进行柔性刺激,起到一定的按摩保健的功效。
[0027]在本实施例中,两组鞋面组均与第一鞋底10一体成型,各鞋面组分别包括两个分别对置在第一鞋底10左右侧的第一帮带31和第二帮带32,其中第一帮带31的自由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33,所述第二帮带32的自由端通过铆扣41安装有日字扣42及可转动设置在日字扣42的中间轴位置处的定位针43。所述定位针43包括可转动连接在中间轴上的U型主体431以及一体成型在U型主体431的横臂中部的第一针体432和一体成型在第一针体432左右两侧的U型主体431上的第二针体433,所述第二帮带32对应第二针体433的位置处设有限制孔34,所述第一针体432与定位孔33穿插配合以连接第一帮带31和第二帮带32,所述第二针体433与限制孔34穿插配合以限制日字扣42、第一帮带31和第二帮带32扭转。
[0028]由于设置有两个第二针体433和两个限制孔34,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日字扣的凉拖鞋,其特征在于:该凉拖鞋包括前后间隔设置在鞋底脚背处的两组鞋面组,各鞋面组分别包括两个分别对置在鞋底左右侧的第一帮带和第二帮带,其中第一帮带的自由端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第二帮带的自由端通过铆扣安装有日字扣及可转动设置在日字扣的中间轴位置处的定位针,所述定位针包括可转动连接在中间轴上的U型主体以及一体成型在U型主体的横臂中部的第一针体和一体成型在第一针体左右两侧的U型主体上的第二针体,所述第二帮带对应第二针体的位置处设有限制孔,所述第一针体与定位孔穿插配合以连接第一帮带和第二帮带,所述第二针体与限制孔穿插配合以限制日字扣、第一帮带和第二帮带扭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日字扣的凉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帮带上的两个限制孔横截面形状为长方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日字扣的凉拖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帮带上的两个限制孔的长轴方向相互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如意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金宏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