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型抑菌保健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4291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抑菌保健面料,包括外表层、抑菌层、第一连接层、第二连接层和内护层,所述抑菌层设置在外表层和内护层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层将外表层和抑菌层编织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层将内护层和抑菌层编织连接;所述抑菌层采用如下材料混纺织造而成:竹纤维、棉纤维、弹性纤维、植物纤维。本发明专利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用抗菌溶液涂层具有高的抑菌杀菌能力,同时具有永久性,同时第一抑菌层与第二抑菌层通过经纬编织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环保保健面料,且第一抑菌层与第二抑菌层使用多种抑菌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抑菌、抗菌、吸湿及透气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保型抑菌保健面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
,尤其涉及环保型抑菌保健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人们不同需要的纺织品面料层出不穷,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有的生产衣服的面料一般由一种材质制成,特点也比较单一,不能同时具有多种功能,如保健面料,现有的市场还没有一种较好的产品,之前有远红外陶瓷材料制成的面料成本也高,不能广泛的普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消费者对于针织服装的消费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保暖、透气、舒适等服用性能要求外,也追求抗菌、热湿舒适的保健面料。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环保型抑菌保健面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环保型抑菌保健面料,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用抗菌溶液涂层在含量达到15%的时候均具有最高的抑菌杀菌能力,同时具有永久性,同时第一抑菌层与第二抑菌层通过经纬编织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环保保健面料,且第一抑菌层与第二抑菌层使用多种抑菌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抑菌、抗菌、吸湿及透气性。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环保型抑菌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表层、抑菌层、第一连接层、第二连接层和内护层,所述抑菌层设置在外表层和内护层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层将外表层和抑菌层编织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层将内护层和抑菌层编织连接;
[0005]所述抑菌层采用如下材料混纺织造而成:竹纤维、棉纤维、弹性纤维、植物纤维。
[0006]优选的,所述竹纤维为经纱和所述弹性纤维为纬纱交叉编织形成网状结构的上第一抑菌层。
[0007]优选的,所述棉纤维为经纱和所述植物纤维为纬纱交叉编织形成网状结构的上第二抑菌层。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抑菌层与第二抑菌层之间通过里经接结法编织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的纱线是以不锈钢短纤纱为芯外包铝箔制得的,所述不锈钢短纤纱是通过纺纱技术纺制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层采用经点纬线相结合的“点线式”连接方法分别与外表层和抑菌层编织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层采用经点纬线相结合的“点线式”连接方法分别与内护层和抑菌层编织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抑菌层与第二抑菌层表面均涂有抗菌溶液。
[0013]优选的,所述抗菌溶液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合而成:
[0014]甘油单硬脂酸酯3-5份;
[0015]丙烯酰胺1-3份;
[0016]硫氰酸钾1-3份;
[0017]不饱和双键的酰胺基酞菁锌溶液5-7份;
[0018]紫外光固化低聚物0.1-0.3份;
[0019]去离子水15-30份。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用抗菌溶液涂层在含量达到15%的时候均具有最高的抑菌杀菌能力,同时具有永久性,同时第一抑菌层与第二抑菌层通过经纬编织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环保保健面料,且第一抑菌层与第二抑菌层使用多种抑菌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抑菌、抗菌、吸湿及透气性,同时第一抑菌层与第二抑菌层使用里经接结法编织连接能很好的进行之间的连接,连接层连接两层采用了点线式连接,每一层经纱张力接近一致,面料比较平整,制造工艺简单,节约成本,抑菌环保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抗静电阻燃工装面料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外表层、2-抑菌层、3-第一连接层、4-第二连接层、5-内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5]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6]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7]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8]参照图1,一种环保型抑菌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表层1、抑菌层2、第一连接层3、第二连接层4和内护层5,抑菌层2设置在外表层1和内护层5之间,第一连接层3将外表层1和抑菌层2编织连接,第二连接层4将内护层5和抑菌层2编织连接,外表层1和内护层5采用常规材料,如内护层5采用绵羊毛纤维材料,外表层1采用防水材料;
[0029]抑菌层2采用如下材料混纺织造而成:竹纤维、棉纤维、弹性纤维、植物纤维,竹纤维为经纱和弹性纤维为纬纱交叉编织形成网状结构的上第一抑菌层2,竹纤维和弹性纤维之间的编织增加了竹纤维的收合力使得结构更加致密,富有弹性,面料挺括不易起皱,同时增加强度,棉纤维为经纱和植物纤维为纬纱交叉编织形成网状结构的上第二抑菌层2,植物
纤维选用抑菌效果好的纤维材料,同时棉纤维和植物纤维之间的编织增加了面料的柔软度。
[0030]第一抑菌层2与第二抑菌层2之间通过里经接结法编织连接,这样的结构简单,适合多层抑菌层2的连接。
[0031]第一连接层3和第二连接层4的纱线是以不锈钢短纤纱为芯外包铝箔制得的,不锈钢短纤纱是通过纺纱技术纺制而成,增加不锈钢短纤纱的强力和光洁度,还能起到多功能复合织物的股架效果,在织物遇到高温,甚至火焰燃烧时,直到碳化,结构保持稳定不变形,同时,这种纱线具有高强力、结构稳定的特性,在起到连接效果的同时还起到支撑外表层1和抑菌层2与内护层5和抑菌层2的效果,增加两层之间的空隙,提高透气性,增加舒适性,用这种面料做成的服装,可以直接贴近人体皮肤。
[0032]由于第一连接层3和第二连接层4是独立的,第一连接层3采用经点纬线相结合的“点线式”连接方法分别与外表层1和抑菌层2编织连接,第二连接层4采用经点纬线相结合的“点线式”连接方法分别与内护层5和抑菌层2编织连接,纱线弯曲度比较小,所以,每一层经纱张力接近一致,面料比较平整。
[0033]实施例1:
[0034]抗菌溶液采用如下重量份组成的原料混合而成:
[0035]甘油单硬脂酸酯3份,丙烯酰胺1份,硫氰酸钾1份,不饱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抑菌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表层、抑菌层、第一连接层、第二连接层和内护层,所述抑菌层设置在外表层和内护层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层将外表层和抑菌层编织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层将内护层和抑菌层编织连接;所述抑菌层采用如下材料混纺织造而成:竹纤维、棉纤维、弹性纤维、植物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抑菌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为经纱和所述弹性纤维为纬纱交叉编织形成网状结构的上第一抑菌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抑菌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棉纤维为经纱和所述植物纤维为纬纱交叉编织形成网状结构的上第二抑菌层。4.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环保型抑菌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抑菌层与第二抑菌层之间通过里经接结法编织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保型抑菌保健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可江朱亚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长隆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