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研伟专利>正文

硬膜开口闭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378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33
一种硬膜开口闭合装置,包括内支撑组件、外压紧组件、连接组件和封装组件,所述封装组件包含管道结构,管道内依次放置内支撑组件、连接组件和外压紧组件;所述内支撑组件和外压紧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关键组件是预先装入封装组件中,方便取用,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硬膜开口闭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科手术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硬膜开口闭合装置,属于 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外科手术中对于硬膜损伤一般需要缝合解剖复位,如硬脑膜和硬脊膜 的损伤,但在内镜中操作时,由于内镜空间狭小,医生手动缝合的难度太大, 故大部分医生采用塞填材料的方式进行修复,一般包括以下三种:1、单纯用 明胶海绵进行填塞;2、医用胶水与明胶海绵结合的方式进行填塞;3、用人体 脂肪进行填塞。上述方法虽然简单,但产生的问题也较多,包括:1、填塞后 效果不确切,如果填塞的明胶海绵过松,可能会导致术后脑脊液复发;2、与 胶水结合时需要人工设计填塞,操作较复杂;3、如果采用脂肪填塞需要增加 其他部位损伤。目前市场上暂无专业工具用于硬膜缺口的填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简化硬膜闭合手术操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的硬膜开口闭合 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硬膜开口闭合装置,包括内支撑组件、外压紧组 件、连接组件和封装组件,所述封装组件包含管道,管道内依次放置内支撑组 件、连接组件和外压紧组件;
[0005]所述内支撑组件包含膨胀材料,在膨胀材料的作用下所述内支撑组件由第 一结构径向膨胀至第二结构,所述内支撑组件在所述封装组件内保持第一结 构,且第一结构状态下的内支撑组件的周长小于硬膜开口的周长;当所述内支 撑组件从封装组件脱离并进入硬膜开口后径向膨胀至第二结构,第二结构状态 下的内支撑组件的周长大于硬膜开口的周长,以使得内支撑组件接触并覆盖在 硬膜开口的内表面;
[0006]所述外压紧组件包含记忆金属材料,在记忆金属材料的形状记忆作用下所 述外压紧组件由收缩结构恢复为展开结构;所述外压紧组件在封装组件内呈收 缩结构;所述外压紧组件在脱离封装组件后恢复为展开结构,所述展开结构状 态下的外压紧组件的周长大于硬膜开口的周长,以使得外压紧组件接触并覆盖 在硬膜开口的外表面;
[0007]所述内支撑组件和外压紧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为线 结构,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硬膜开口的外边缘夹紧在内支撑组件和外压紧组件 之间。
[0008]进一步地,所述硬膜开口闭合装置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置于所述封装组 件内,并排布在所述硬膜开口闭合装置的近端,与所述外压紧组件接触,用于 将外压紧组件、连接组件和内支撑组件从封装组件内推出,从而使操作更简便。
[0009]进一步地,所述推杆沿长度方向上标有刻度线,从而能精确控制推杆的推 动距离,使所述内支撑组件与所述外压紧组件到达相应的位置,有利于装置的 操作。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封装组件的远端由透明材料制成,从而便于操作者观察, 进一步确认相关部件从管内脱离。
[00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膨胀材料为明胶海绵,从而保证内支撑组件 有比较好的膨胀性。
[0012]较佳地,所述内支撑组件为明胶海绵与硬膜补片组成的复合材料,所述明 胶海绵的两侧布置硬膜补片,所述一侧的硬膜补片与硬膜开口的内表面接触, 且所述硬膜补片的周长大于硬膜开口的周长,以使得硬膜补片接触并覆盖在硬 膜开口的内表面。增加硬膜补片一方面增强内支撑组件与硬膜开口内表面的贴 合效果,另一方面支撑明胶海绵,提高其填充强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硬膜补片由I型胶原材料、心包膜材料、聚乳酸材料、膨 体聚四氟乙烯、丝素蛋白、医用聚酯膜或人工合成修补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材 料的组合材料制成。
[0014]优选地,所述硬膜补片由I型胶原材料、聚乳酸材料或心包膜材料中的一 种或多种材料的组合材料制成。
[0015]更优选地,所述硬膜补片由I型胶原材料制成。
[0016]进一步地,所述硬膜补片与所述明胶海绵通过生物蛋白胶粘贴,从而使硬 膜补片与明胶海绵贴合更紧密。
[0017]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压紧组件为伞形结构,内部呈圆弧状,中间设 有穿线孔与所述连接组件连接。伞形结构设计使外压紧组件与硬膜开口的外表 面贴合更紧密,从而提高硬膜开口闭合效果。
[0018]进一步地,所述记忆金属材料为镍钛合金。
[0019]进一步地,所述外压紧组件还包括硬膜补片,所述记忆金属材料的一侧与 所述硬膜补片贴合接触,所述硬膜补片的另一侧接触并覆盖硬膜开口的外表 面,且所述硬膜补片的周长大于硬膜开口的周长。增加硬膜补片使外压紧组件 与硬膜开口的外表面贴合更紧密。
[0020]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线结构由弹性材料制成。在弹性材料的作用下, 硬膜开口的外边缘更牢固地夹紧在内支撑组件和外压紧组件之间。
[0021]进一步地,所述线结构由羊肠线、聚乳酸类缝线、聚乙交酯类缝线、聚乙 醇酸PGA缝线、聚对二氧杂环已酮缝线、蚕丝线、尼龙缝线、涤纶聚酯缝线或 聚丙烯缝线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构成。
[0022]进一步地,硬膜开口的外边缘被牢固夹紧在内支撑组件和外压紧组件之 间,使得闭合的硬膜开口具有防水作用。
[0023]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撑组件、外压紧组件和连接组件均由生物相容性材料 制成。
[002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5]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硬膜开口闭合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内支撑 组件、连接组件和外压紧组件是预先装入封装组件中,方便取用,省时省力。
[0026]2、本专利技术的外压紧组件采用记忆金属材料,在记忆金属材料的形状记忆 作用下所述外压紧组件由收缩结构恢复为展开结构,从而更好地闭合硬膜开 口。
[0027]3、在连接组件的作用下,内支撑组件、外压紧组件与硬膜开口的贴合更 紧密,效果更好。
[0028]4、推杆沿长度方向上标有刻度线,从而能精确控制推杆的推动距离,便 于操作。
[0029]5、封装组件的远端由透明材料制成,便于操作者观察,进一步确认相关 部件从管
内脱离。
[0030]6、增加硬膜补片使内支撑组件与硬膜开口内表面贴合更紧密,同时也使 外压紧组件与硬膜开口外表面贴合更紧密。
附图说明
[003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方案和优点对于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 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33]图2为实施例1的操作步骤图。
[0034]图3为镍钛合金从收缩结构恢复为展开结构的示意图。
[0035]图4为展开结构状态下镍钛合金的俯视图。
[0036]图5为羊肠线和明胶海绵的连接示意图。
[003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38]图7为外压紧组件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0039]图8为实施例2的操作步骤图。
[0040]图9为外压紧组件从收缩结构恢复为展开结构的示意图。
[0041]图10为展开结构状态下外压紧组件的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膜开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支撑组件、外压紧组件、连接组件和封装组件,所述封装组件包含管道,管道内依次放置内支撑组件、连接组件和外压紧组件;所述内支撑组件包含膨胀材料,在膨胀材料的作用下所述内支撑组件由第一结构径向膨胀至第二结构,所述内支撑组件在所述封装组件内保持第一结构,且第一结构状态下的内支撑组件的周长小于硬膜开口的周长;当所述内支撑组件从封装组件脱离并进入硬膜开口后径向膨胀至第二结构,第二结构状态下的内支撑组件的周长大于硬膜开口的周长,以使得内支撑组件接触并覆盖在硬膜开口的内表面;所述外压紧组件包含记忆金属材料,在记忆金属材料的形状记忆作用下所述外压紧组件由收缩结构恢复为展开结构;所述外压紧组件在封装组件内呈收缩结构;所述外压紧组件在脱离封装组件后恢复为展开结构,所述展开结构状态下的外压紧组件的周长大于硬膜开口的周长,以使得外压紧组件接触并覆盖在硬膜开口的外表面;所述内支撑组件和外压紧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为线结构,所述连接组件将所述硬膜开口的外边缘夹紧在内支撑组件和外压紧组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开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杆,所述推杆置于所述封装组件内,并排布在所述硬膜开口闭合装置的近端,与所述外压紧组件接触,用于将外压紧组件、连接组件和内支撑组件从封装组件内推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膜开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沿长度方向上标有刻度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开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材料为明胶海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开口闭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组件为明胶海绵与硬膜补片组成的复合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研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研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