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邓俊晖专利>正文

一种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368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5 0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其包括可分离的肛管和多功能件。其中肛管可实现引流、减压和直肠内侧支撑的作用。所述多功能件在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分别膨胀后可实现肛管的自固定作用(不再需要目前临床常用的缝合或胶布固定肛管的方法),同时可针对不同病患实现直肠末端差异性地扩张、直肠末端的差异性压迫止血功能。所述多功能件的第二腔体膨胀后,还可实现人体肛管压迫止血功能,针对肛管狭窄的病患,可根据病人忍受程度随时调节实现最佳的肛门扩张功能。此外,可根据需要单独使用多功能件,也可实现引流的功能。也可实现引流的功能。也可实现引流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

技术介绍

[0002]在结直肠外科手术中,常需切除部分或全部直肠行远近肠管吻合,为减少肠内容物对吻合口的压力,常经肛放置肛管,以减压,引流肠内容物及对吻合口远近端肠管起支撑作用。由于肛门特殊位置及结构,肛管常无较好的固定方法。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缝合或胶布固定,实际效果不理想,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术后活动。
[0003]在末端直肠或肛管手术后,如直肠良恶性肿瘤局部切除或痔手术后,时有大出血的情况发生,油纱填塞是较常用而有效的方法。由于直肠与肛管内径不同及肛门司排便,排气功能,临床实施常效果不理想。
[0004]目前也有在结直肠外科手术后可实现固定和压迫止血的方案,例如申请日为2010年06月08日,公开日为2010年12月15日的中国技术专利CN201020219014.X公开的切合肛肠生理结构的痔压迫止血器,其包括作为肛管的中空导管、可充气的膨胀囊和用于向膨胀囊充气的充填管。其中,膨胀囊包括大端、中间段和小端三个连续的部分。使用时,通过充填管向膨胀囊注入气体或水或冰山,使膨胀囊扩张,目的是想使膨胀囊贴合在内、外痔及混合痔区域,扩张、挤压、紧密嵌合压迫于肛管及其上、下,达到压迫止血的功能。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病患的术后直肠末端形状、尺寸不同,肛门内周状态也不同,因此需要膨胀囊的大端和中间段的充气状态也不同,使得该方案的实际使用效果不会理想。
[0005]目前市场上并没有可供临床使用的供结直肠外科手术后可实现固定和压迫止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经肛引流、减压、支撑、压迫止血及狭窄扩张的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
[0007]一种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包括肛管以及与所述肛管可分离连接的多功能件。所述多功能件包括:用于可分离套设在肛管外的套管;自所述套管第一端向套管的第二端方向依次相连地形成在套管外周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内部空间互不相通;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相连并内部相通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其中,所述肛管和套管可通过形成在两者之间的卡扣部件连接和分离。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腔体在膨胀至预设大小时大体呈圆台形,且最大外径的一端靠近所述套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腔体在膨胀至预设大小时大体呈圆球或橄榄球形。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在膨胀至预设大小时大体呈圆柱形。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在非膨胀情况下自其两端向中部方向的外径有变小的趋势,使第二腔体的中部段相对两端处呈内凹状。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的至少中部段上形成有在第二腔体膨胀至预设大小时可伸
展开来的皱褶,所述皱褶延伸的方向大体与所述套管的延伸方向相同。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腔体与第一腔体相连的部位以及第二腔体与第三腔体相连的部位的外表面圆滑过渡。
[0013]优选的,所述肛管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肛管的靠近其第一端处形成有多个引流孔;当肛管与套管通过卡扣部件连接后,形成有引流孔的肛管部位伸出套管的第一端,肛管的第二端伸出套管的第二端。
[0014]优选的,所述肛管的外周形成有突起,所述套管上形成有可收容所述突起的孔或槽,所述突起和所述孔或槽作为所述卡扣部件可分离连接所述肛管和所述套管。
[001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孔或槽形成在靠近套管的第二端的部位。
[0016]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沿所述套管内侧或外侧延伸,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其另一端暴露在所述套管外;所述第三管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腔体的壁相连,并朝向多功能件外侧延伸。
[0017]本技术的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包括可分离的肛管和多功能件。其中肛管可实现引流、减压和直肠内侧支撑的作用。所述多功能件在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分别膨胀后可实现肛管的自固定作用(不再需要目前临床常用的缝合或胶布固定肛管的方法),同时可针对不同病患实现直肠末端差异性地扩张、直肠末端的差异性压迫止血功能。所述多功能件的第二腔体膨胀后,还可实现人体肛管压迫止血功能,针对肛管狭窄的病患,可根据病人忍受程度随时调节实现最佳的肛门扩张功能。此外,可根据需要单独使用多功能件,也可实现引流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的爆炸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1]请参考图1,实施例一中,本技术的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主要包括肛管10和多功能件20。其中肛管10和多功能件20可分离连接,医者可根据需要使用组合后的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也可以将其拆分开了单独选用肛管10或多功能件20中的一者。
[0022]肛管10与现有肛管结构基本相同,具有贯通的两端,其第一端11及靠近第一端的部位用于伸入人体内部,其第二端12及靠近第二端的部位一般留在人体外。肛管10的靠近其第一端处形成有多个贯穿肛管10壁部的引流孔13,用于实现引流、通气。特别的,肛管10的靠近其第二端12处形成有一个或多个突起14作为卡扣部件。肛管10优选采用硅胶材料制成,不易导致皮肤过敏。当设有多个突起14时,该多个突起14可呈沿肛管10延伸方向延伸的一列或两列或三列。
[0023]多功能件20主要包括可分离套设在肛管10外的套管21、形成在套管21外周上的第一腔体22、第二腔体23和第三腔体24、以及分别与第一腔体22、第二腔体23和第三腔体24相连的第一管道25、第二管道26和第三管道27。第一腔体22、第二腔体23和第三腔体24内部空
间互不相通,且仅可分别通过第一管道25、第二管道26和第三管道27与外部空间相通。
[0024]本实施例中套管21为硅胶材料制成,其内径基本与肛管10外径相等或略大以方便穿插肛管10。第一腔体22、第二腔体23和第三腔体24自套管21的第一端211向套管21的第二端122方向依次相连地形成在套管21外周。也即,第一腔体22的朝向第二腔体23的壁与第二腔体23的壁相连,第二腔体23的朝向第三腔体24的壁与第三腔体24的朝向第二腔体23的壁相连;或第一腔体22和第二腔体23连着的部位共用部分壁,第二腔体23和第三腔体24连着的部位共用部分壁。优选的,第一腔体22、第二腔体23和第三腔体24为硅胶材料制成,其与套管21一体成型。
[0025]第一管道25沿套管21的内侧或外侧延伸,其一端穿过第一腔体22的壁,使第一管道25的内部空间与第一腔体22的内部空间相通。第一管道25越过或穿过第三腔体24后,可与套管21外壁分离,使得第一管道25的另一端成为自由端。第一管道25的自由端上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包括肛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肛管可分离连接的多功能件;所述多功能件包括:用于可分离套设在肛管外的套管;自所述套管第一端向套管的第二端方向依次相连地形成在套管外周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内部空间互不相通;分别与所述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相连并内部相通的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其中,所述肛管和套管可通过形成在两者之间的卡扣部件连接和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在膨胀至预设大小时呈圆台形,且最大外径的一端靠近所述套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腔体在膨胀至预设大小时呈圆球或橄榄球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在膨胀至预设大小时呈圆柱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在非膨胀情况下自其两端向中部方向的外径有变小的趋势,使第二腔体的中部段相对两端处呈内凹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多功能自固定肛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体的至少中部段上形成有在第二腔体膨胀至预设大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俊晖徐煜俊章晓霞
申请(专利权)人:邓俊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